《西安晚报》曾是全国知名晚报品牌之一,涌现出众多精品佳作和名记者、名专栏,在国内报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目前西安晚报是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全媒体矩阵四大品牌之一,读者覆盖市民群众和社会单位。随着集团全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改革步伐加快,《西安晚报》作为传统媒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拥抱新媒体,迎接新技术,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西安晚报》在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涌现出一大批亮点产品和栏目,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从“蝴蝶版”到“全运专号”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高潮迭起
摆脱传统模式,走在融媒大道。经过多年打磨,《西安晚报》目前运营报、网、端、微、号总计14个媒体产品,其中新媒体账户13个,包括《西安晚报》、“西安XIAN”微信公众号以及西安晚报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百家号、企鹅号、人民号、澎湃号、新浪看点等。品类众多的媒体产品,为《西安晚报》服务读者网民、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西安晚报》各新媒体平台坚守新闻舆论阵地、履行媒体职责,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的宣传和阐释,西安市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报道,围绕中央、省、市重要工作开展了多层次的主题宣传。
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一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全国和省市两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十四运会及西安创文、西安十项重点工作等重大新闻事件,《西安晚报》及其新媒体平台协同发力,开设了专题报道版面或栏目(话题),推出了一大批立意高、创意足、形式新、传播广的优秀主题报道。
2021年7月1日,《西安晚报》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刊——西安百年追梦志。该特刊采用1360毫米长的“蝴蝶版”形式,一经面世,即引起围观。《西安晚报》当天推出16个版,其中特刊8个版,名为“建党百年 西安追梦志”,主题是“走过百年,日月换新天”。城建篇、工业篇、农业篇、开放篇、生态篇……一册在手,徐徐展开,内容充实、文图并茂,犹如一幅生动凝练的画卷。版面文图相得益彰,每个篇章都有“数说变化”,充分展现了西安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辉煌成就。这1360毫米长的“蝴蝶版”,新颖大气,获得大量点赞,被许多读者收藏。
备受瞩目的十四运会于2021年9月15-27日在陕西举办。对于这场举国关注的盛会,《西安晚报》编辑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十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200天、100天、50天、30天、10天,直至盛会举办期间,都策划了相关主题报道,做到重点包装、精彩呈现。如“三秦迎盛会 西安好运来”报纸特刊、“晚报主播探秘十四运场馆”新媒体直播活动、“西安一日每时每刻 我们都在准备着”深度报道、倒计时10天海报等系列全媒体产品等,传播效果良好。
2021年9月15日晚,十四运会开幕式举行,《西安晚报》编辑部提前制作了一份海报版号外。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时40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后,西安晚报各新媒体平台以最快速度推出,受到网民的肯定和点赞。
而2021年9月16日出版的《西安晚报》活用照片增加设计感,强化视觉冲击力。9月16日《西安晚报》推出双报头报纸。全运会的8个版为“全运专号”,头版以跨版形式,提纲挈领的文字介绍、大标题、开幕式现场新闻大照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的新闻图,气势恢宏。当天的另一个报头则出现在新闻版面上,大事突出、重点分明,对新闻进行了很好的统筹及兼顾。就这样,有头脑的小编们用自己的创意让报纸版面“燃”了起来!
从“西安一日”到“春山新籁”策划原创作品打造品牌栏目
技术是支撑,内容为根本。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深耕新闻品质、坚守专业价值、打造品牌产品,为用户提供独家、优质的传播内容,是《西安晚报》的不懈追求。
2021年8月16日,在十四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西安晚报》编辑部按照前期制定的策划方案推出“西安一日 每时每刻 我们都在准备着”系列全媒体产品。记者编辑独具创意匠心打磨,通过灵动真实的融媒产品,细致展示了一天12个时辰中西安市各行各业的人员紧张有序备战十四运会的12幅场景,其时报纸、微信、微博、抖音、头条号等平台齐上阵,形成多平台多频次传播冲击波。
在策划执行上,全集团上下紧密配合,专职编委、全指中心负责人提前协调部署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奔赴一线,兵分多路,往返多个地点,奔波总里程300公里,记录了12个各具特色的全运故事。如何完美呈现记者辛苦采访来的图文素材,讲好这些生动鲜活的全运故事,成了这次任务的聚焦点。经过不断磋商,最后决定用一幅原创手绘长图作为基础表现形式,纸媒和新媒体根据平台属性制作出各自的特色产品,从而达到一次生产、多次制作、多头分发的“一虾多吃,精彩纷呈”的传播效果。
在最终呈现上,《西安晚报》封面一个整版导读,后版一个跨版。而新媒体平台则通过直播、漫画、H5、短视频、图文、音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报道。可以说,这是一个多部门、多“兵种”完美合作,较为成功的媒体融合案例。
而2021年4月推出的“春山新籁”系列融媒报道,是《西安晚报》编辑部精心打造的一款拳头产品。本次报道前期准备了将近半年,报道于4月20日起正式启帷,一个多月共刊发12期内容。每期报道均以声音切入,最终落点在秦岭里发生的动人故事。这些作品以小节拍奏响大旋律,呈现出一幅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作品文、图、视频相结合,尤其是大量使用航拍素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秦岭动人旋律。
这些作品除了在《西安晚报》刊发外,还在“西安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西安XIAN”微信、“西安晚报”头条号、“西安晚报”抖音号、“西安晚报”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线上线下联动赋能,除了新闻报道,还同步开展了“慢火车 享阅读”公益捐书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为山区孩子捐出各类图书800余册,并精心设计制作了“春山新籁”书签。这次报道活动可谓一举多得,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一年来,陕西在做好秦岭保护工作上的一次小小总结,还扩大了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的影响力,这次报道的持续进行,也给了长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编辑们一次一线采访的尝试。
2021年12月,西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城实行封闭式管理。《西安晚报》集中人力资源,选调精兵强将,倾力进行原创视频和直播,各类海报即时发布,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热点、反击澄清谣言等方面起到了主力军作用。短视频《即日起,雁塔区、长安区、高新区每天开展一次全区核酸筛查》观看量达1067万次,“西安晚报”抖音“同心抗疫 西安有你”播放量达到1647.8万。《西安晚报》和封面新闻、《新民晚报》《长江日报》等数十家城市媒体联动,在网上推出系列主题海报《我们都是面字辈!全国各地为biangbiang面加油》,刷屏西安人的朋友圈,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人民日报》予以转发。这些成功的案例,给《西安晚报》融媒体传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集团抗疫宣传报道的亮点。
从“带你看西安”到“探秘十四运” 积极开拓新渠道满足用户阅读需求
智能终端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近两年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主流价值观的传递有了新路径。抖音、快手、微视频等各种APP层出不穷,并且迅速占领了大量用户资源。
央媒、地方媒体的纷纷入驻,推动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西安晚报》在坚守主阵地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闻作品新的表达方式。
2020年初,《西安晚报》编辑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化危为机,乘势而为。报纸缩版,及时增加新媒体编辑力量。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等火力全开,同时申请注册了抖音号、快手号,下半年开启运营视频号。根据集团发展方向、媒体发展态势,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及时清理或放弃一些影响弱、无力运营的账号。整个编辑部整合资源、重新定位、调整人力,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媒体大号。
在传播运营方面,不断推进报纸和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一体化发展,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报纸上做融媒体链接,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报纸版面,报纸编辑也同时兼职新媒体编辑,新媒体编辑跟着报纸编辑学习。遇到重大主题报道或节点性时段,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起发力。
在新闻视频制作方面,2021年3月底,《西安晚报》编辑部推出了以“音视频+直播”方式呈现的短视频栏目——《小圆带你看西安》。每周一期,每期3分钟。因主播形象亲民、节目编排新颖别致,一经推出即受到关注。通过主播在西安实地探访的短视频或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直观感受西安民生、社会的变化,将十四运会城市规划建设、西安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等城市发展变化的图景囊括其中。通过微观和宏观的互动展现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看西安的独特视角。
此外,《西安晚报》编辑部也在视频直播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有西安晚报新媒体编辑亲自上阵的“晚报主播探秘十四运场馆”,也有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拉流直播。接下来,如何利用短视频和直播不断提高《西安晚报》全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用户黏度,是编辑部需要继续创新探索的方向。
媒体融合是机遇,也是挑战。《西安晚报》在坚守自身优势特色的同时,因势利导、灵活机动,积极探索自身融合发展模式,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继续推进全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改革,按照“新闻+政务+服务”的运营模式和全媒体传播、全媒体运营、全媒体营销的实操理念,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城市级传播平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西安晚报》编辑部 谢馨 刘秉军
《新闻文化建设》 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