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骆宾王7岁《咏鹅》,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据说,黄庭坚的《牧童诗》,也是其七岁吟成,还有李贺等很多诗人七岁作诗,成为了一种“七岁诗”现象,那么我的老乡王越,明朝战神、诗人七岁在干什么呢?
据明代谈迁所著笔记体小说《枣林杂俎》合集之王越篇记载,当年小王越跟随父亲到浚县县衙参加了一场祭祀孔子的大典,按照当时的祭礼要求,须有一头活猪和一只活兔。当时顽皮的小王越蹲在兔笼子旁边逗兔子,一不小心把兔子放跑了,县长大怒,正要发作,王越径自走到县官面前,仰头挺胸,脱口吟出:“我今放汝上广寒,甚弗遣迹到人间。殷勤寄与嫦娥信,丹桂留枝待我攀”。其时,王越七岁,神童王越的名气也因此广为传播。
王越青睐先秦文学,文才不逊秦汉诸子,《诗》《骚》风浓。俗话说七岁看老,王越七岁闯祸却不慌不惧镇定作诗,诗篇豪气干云,历史颁发给他的终身成就奖“名将”“诗人”也是实至名归。
王越从小好奇心极强,好奇心促使他如饥似渴的博览群书,他要求自己精通六艺,同时对历史、兵法、风水无不研究。研究他在战事上睡觉刀不离身、被贬谪后吟啸且徐行的一生,留给我们的累累战果和千篇诗文,让我们不由的去拜谒“懿维我祖”,让我们有理由瞻仰“命世之英”。
毋庸置疑,神童王越是一举得中进士的。也许是天意为了让朝廷早一点注意到他,也许是再次考验王越成年后的学识。当考试进行到一半,同学们或奋笔疾书或冥思苦想之时,一股龙卷风从天外旋来,单单只掀起王越的卷子扬长而去——仁慈的主考官重新给王越发卷,王越仍然是第一名交卷。
王越靠着他仪表堂堂,相貌丰伟的外在条件和满腹经纶、力大善射的真本领,在登进士当年,就授浙江道监察御史,第二年巡按四川,两年履历当地有口皆碑,获得“惊慑贪污,激浊扬清,议论风发,见事风生,众皆敬服”的一致好评。
诗人都是洒脱的,更是感性的,王越也不例外,父亲病故,他没有请假就回家奔丧,因此他被奸人告状,又因工作上不可或缺被朝廷原谅。守孝三年,后复为山东监察御史。
王越的磊落不群之才越来越凸显出来,明英宗大为赏识,破格提拔为山东按察使到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三年时间,由七品芝麻官升至三品大员。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吕原谓之“其志大,其行端,其才隽……”
王越在山东任职7年,正是曾任内阁学士的许彬赋闲在家时期,对王越在山东履职情况多加赞许“世昌果能恪遵严命,重学绩文;发解京闱,荐登黄甲,擢官御吏,执笔升朝。台阁以之生风,豪贵由之敛手……”
山西、山东、浙江、四川、湖北、陕西……王越为官为将、在堂在野人过留名,留着他杀敌的血泪、留着他壮志难酬的叹息、留着他贬谪后的闲愁,更留着他“一句青蝇不敢提”的愤懑与憋屈,这些都在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看见什么吟诵什么的诗篇里,让我们通过他的文字来认识这位神秘而又实在、荣光而又无奈、严厉而又诙谐,百战百胜,每进必因战功而又屡次被贬,每贬必因战功的传奇人物。
他悯农“旱魃为虐兮民心苦,苗而不秀兮华不吐”……
他兴学“人能率性兮之为道,能修其道兮之谓教”……
他通商“山城僻远兮无商贾,交易不通兮道途苦”……
他琴棋书画“我有琴兮,谁能赏音?”,他参禅悟道“甘露知名久,经过一扣钟”,大学士李东阳称他“为歌诗雄迈跌宕,若不屑意”他嬉笑怒骂皆文章,讥小人、颂龙虎、赞兰竹、思古人、哭难友,集疏、序、辞、歌、赋、传、记、志、诗、词等十几种题材,散见于两个朝代几百年里的厅堂箱底,幸有一代又一代王越的粉丝收集整理,我们得以恣意补充这份潇洒人生所必须的养料。
以上是王越文才的一页,我们再来翻开他武略的一张,补给他带给我们的另一种能量。王越一生始终以范仲淹、韩琦为楷模,在西北抗击蒙古时对二人有深入的研究,德才兼备,被李贤举荐。《平贺兰山后报捷疏》记载:“上劳圣虑,特命追勦。臣竭尽愚衷,密筹可伐之机,深冒不测之险……远捣贼巢……是皆仰仗天威,恪遵庙算之所致也”。这就是“战神”“捣巢老手”得名的由来吧。结果都是一样的,过程又是怎样波澜壮阔、精彩纷呈呢?
文献记载其传奇一生,真乃绝妙人才,难有难逢。其身前身后,无事不奇,无时不奇。《明史》“奖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又尝荐杨守随、佀钟、屠滽辈,皆有名于世”。
王越倒数第二次被贬久未起用,被他打的老实了多年的西戎北狄又开始捣乱,屡次扰边,陕西三边不得安宁,朝廷抓紧物色总制官,先后举荐7人都不能胜任,吏部尚书屠滽举荐王越,孝宗同意,当时王越已经71岁了。
王越就是王越,打仗有瘾似的,孝宗命其速功贺兰山的诏令还没落音,他已经背弓挎刀飞身上马直捣敌巢了,皇帝进封了,谗言来了,这就是宿命吧,王越戎马一生,得也战功,失也战功,战场狼烟还没有散尽,王越还没有好好修整身心,就被朝里青蝇们的脏嘴恶心到了,他忧恨交加,郁郁而死在战地他乡张掖,享年73岁。
我们不能一直悲哀着他的悲哀,气愤着他的气愤,而是要从他的自述和宪宗的对他的定论中获取应有的力量,我想这是他愿意看到的。
王越《自述》“人皆不识字,我笔如挥戈。人皆不会说, 我口若悬河……”
明宪宗朱见深的评价:或抚临云内,或总镇关西。在边来往者十二三年,兵民咸沐其惠;与贼攻战者百九十合,戎王亦在所殪。计武烈,不减汉朝之卫霍(卫青、霍去病);论文事,无惭宋室之范韩(范仲淹、韩琦)。
作者简介:
王世英,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回头也不是岸》《为爱修行》诗集《向来痴从此醉》《明月清风我》,地方文化读本《读诗经爱淇河》等,诗歌、散文、小小说在《散文百家》《青年文学》《齐鲁文学》《中州文艺》等十多家刊物发表百余篇,其中《回头也不是岸》入选2012年鹤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