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导读: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明成果和民族文化记忆。本文试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包括: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二、提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策略;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明成果和民族文化记忆。将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也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别是在幼教这一启蒙阶段,加强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指导幼儿形成科学准确的思维认识和价值观念。因此,本文便以此为主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希望有助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贯彻与落实。
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在传统文化教育原本化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选择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结合情况不理想,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这种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教育园本化的内容选择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传统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掌握传统文化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需要相关主体结合具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其内涵和理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例如,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能够通过月饼这一传统食品表现出来,月饼的外形、发展历史都能反映相关的传统文化理念。从月饼外形和发展历史这两个角度解读传统节日文化的理念,却对相关主体有着较高的思维意识要求和学识要求。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造成了幼儿难以理解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最终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形式与幼儿的情感倾向不符
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形式不符合客观实际状况是影响二者融合效率及最终融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甚至中高等教育进行对比。在义务教育阶段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思维认知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方式。此时,我们通过学科教学的形式加强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幼儿园教育阶段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并没有非常严格的教育指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形式和知识传授形式方面也没有做出非常详细的形式化规定。而且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式教育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当下阶段,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仍然采用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述大量理论性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幼儿更加深入且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二、提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传统文化内容
由于传统文化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并不是以单独的学科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具体的文化形式或理念贯穿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在开展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和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甄选,能够切实有效地选择既有助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进一步传承下去,同时又极大程度上符合幼儿自身的学习需求。考虑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我们只选择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一部分。例如,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各种民谣、民调、顺口溜都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整体学习难度相对较低,不会给幼儿带来巨大的理解负担和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民谣的方式带领学生熟悉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赏花灯,猜灯谜,新年打算准备齐,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小年气象新。”这首民谣对仗工整且内容简单,幼儿很容易掌握。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或背诵这首民谣,不仅可以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让幼儿熟悉我国以元宵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以具体的方式落实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由此可见,合理选择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教师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选择相对简单且符合幼儿需要的传统文化形式,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深入贯彻落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考虑到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与课堂教学对受教育者纪律性和自觉意识相对较高的教学模式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充分结合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学实际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具体的教学形式作出优化和调整,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
例如,儿歌与民谣是幼儿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重要内容,而一些传统的儿歌与民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其带领幼儿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相关的儿歌和民谣,还不如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儿歌和民谣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增强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内容丰富有趣的教育形式指导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念形成了更为专业的认识和把握。例如“摇摇船”是一首非常受幼儿喜爱的民谣,其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家人与亲情文化的歌颂与赞美。教师在讲解这首歌谣时可以开展亲子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密切了幼儿与家人的亲情关系,另一方面也指导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理念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依据传统文化开展特色化办学
实施特色化办学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重要形式,也能有效实现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能够符合幼儿的情感倾向,从而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更顺利地推行下去。幼儿园立足自身实际状况,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无疑会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整体育人质量和办学实力。所以,在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注重特色化办学理念的应用和推行。努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现阶段开展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理念。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可以通过文化习俗和各种文化节日这种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文化遗址或相关文化遗产这种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对文化资源和相关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学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增强幼儿园的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凸显浓郁的人文底蕴。因此,我们在开展特色化办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汲取当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工作,提升其综合素质。例如,汉服、唐装这两种在当下依然深受欢迎的服装反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其家国民族情怀,深化其对故乡的情感眷恋意识。
三、结語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中沉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努力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教育质量,促进每一名幼儿科学文化素质与个人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