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常胜
摘 要:高中思政课实施议题式教学是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贯彻推进高中思政课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方式上的全新探索。近两年,笔者通过对 “我们要议什么?”“我们为什么议?”“我们要怎么议?”等议题式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有效地促进了由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究
一、什么是议题式教学
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议题设置、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学者研究与本人实践,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围绕议题进行活动探究,以掌握学科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二、怎样开展议题式教学
第一步,精选议题。拟好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议题要有开放性、贯通性、引领性和可议性、实践性,又能体现教学重难点,要把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
第二步,制作议学单。议学单的使用分三个阶段: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后总结生成,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第三步,代表发言。每个小组产生一个代表,记录讨论的成果,并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第四步,教师点评。议题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议”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创设议题情境、引导课堂议学活动和议学点评、理论提升等方面。
笔者在学校、县、市级公开课和名师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这四步来演绎议题式教学,效果很好。比如在上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笔者采用了议题式教学。该课教学设计和实践如下:
【议题】 碗米溪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主收集,展示图片
1. 课前组织学生自主拍摄所在村级自治组织图。
2. 课堂展示实践活动成果。
3. 通过展示交流各自所在村级组织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有哪些——现在一般村级活动中心办公楼前面会挂两到三块牌子:中共某某村党支部委员会、某某村村民委员会,某某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二)创设情境,呈现议题
1. 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扶贫剧《江山如此多娇》简介。
2. 导入总议题:“碗米溪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
(三)合作探究,突破议题
【环节一】 碗米溪村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子议题一:碗米溪村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
活动1:学生根据身边的村级活动中心图片来预测碗米溪村的村级自治组织可能是什么?
活动2:教师适时展示碗米溪村村级组织照片,验证学生的预测是否符合事实。
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广大农村的法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你能说出是什么法律专门规定了农村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吗?
活动4:每组派代表做主题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意见,教师适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文本,师生共同学习该法第二条。
活动5:小结——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组成成员产生方法、与村(居)民会议的关系。
过渡:有了村委会搭台,那么村民是怎样唱戏的呢?
【环节二】碗米溪村群众如何进行自治
子议题二:碗米溪村群众是怎样进行自治的?
情境1:选班子——村支书濮泉生为了减少村里矛盾,提高效率,决定村支两委一肩挑……
活动1:教师播放剪辑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分组探究三个问题——村支两委是哪两委,两委是什么关系?村主任是怎么选举产生的?山上与山下的饮水、用水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每组派代表做主题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教师点拨: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的内涵。
情境2:搞产业——碗米溪村搞起了桑蚕产业。一年后,村民和濮泉生、沙鸥在分不分红,是否外出考察,扩大眼界方面产生了分歧。
活动2: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学生组内探究问题:村民们是如何知道财务与分红情况的?村民们为什么要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每组派代表做主题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教师点拨: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民主监督”的内涵。
情境3:做决策——召开村民大会,商量是否分红与外出考察的问题。
活动3:学生观看视频片段,探究与分享——关于分红和考察的决策,最后是由村主任还是村民会议决定的?考察与分红的决定之后,这个决策又是由谁来落实管理的?
学生组内探究问题,每组派代表做主题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教师点拨: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内涵。
思维延伸:根据碗米溪村的成功脱贫致富,结合教材,请归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和意义。
活动4:议题知识梳理。学生自主梳理这两个议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的整体逻辑框架。
活动5:当场检测。联系《江山如此多娇》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碗米溪村是如何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实现脱贫致富的。
【设计意图】本课时采用真实事件改编,贴近农村学生实际,弘扬主旋律,学生喜闻乐见,契合议题任务。教师围绕议题进行自主命题,以达到掌握学科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四)结合实践,议题迁移
如展示涟源基层治理典型——“美丽乡村”杨市镇板桥村获奖荣誉及相关图片。
设计活动:结合情境材料,同学们分析“美丽乡村”杨市镇板桥村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基层群众治理新路子?学生组内探究问题,每组派代表做主题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相关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教师点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延伸设计】
1. 推荐阅读:吕德文《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费孝通《乡土中国》。
2. 课后实践:个人或分组(4~6人),利用月假时间走访你所在的村(社区),通过观察与采访等方式,了解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将可行性意见、建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给村(居)委会,并在班级展示交流评比。
教学评价:围绕议题,运用所学内容,深入分析中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方案并说明理由,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分工、合作探究的表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方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反思感悟等开展评价。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该如何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一线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 沈雪春. 议题式教学的线式架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1):18-20.
[2] 李磊祺.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课堂架构策略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