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超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这种形成在清朝末期的新的音乐形式对我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它很好地提升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音乐素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活动。本文从社会历史视角对“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及影响进行探究,着重反映“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一、从泰纳“三要素说”看学堂乐歌
(一)“种族”——内部主源
每一个音乐或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会受到种族的影响,这是由不同地域的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而人类在创作音乐时会将自己种族的特点融人其中形成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学堂乐歌从表面上来看是学习和模仿了西方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创作方法,但想要将其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不可能是照搬照抄,只有将我们熟悉的、自己种族的鲜明特色融入其中,我们才会比较容易去接受。学堂乐歌中,第一部分是由中国赴日留学的学生依照日本歌曲的曲调重新作词然后创编出来的,例如沈心工依据日本歌曲《勇敢的水兵》(奥好义作曲)的曲调重新填词创作的《革命军》;秋瑾依照日本歌曲《风车》重新填词创作的《勉女权》;李叔同代表作《送别》是根据日本的学校歌曲《旅愁》重新填词创作的。第二部分是根据欧美歌曲重新填词创作的,比如由吴怀疚和沈心工编写的《春游》,它的旋律来源于美国宗教歌曲《一泓泉水》;李叔同的《大中华》是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创作的歌剧《诺尔玛》中的第一幕第三场的旋律进行填词创作的;沈心工的《勉学》改编自美国歌曲《罗萨·李》。第三部分就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曲调进行填词所创作的,例如王文君作词创作的《桃花院》、华航琛的《女革命军》、沈心工的《采茶歌》和《缠足苦》、李雁行和李倬的《女子从军》等。学堂乐歌很多作品虽然改编自日本或欧美的曲调,但中国的音乐家在改编时加入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从而使其“中国味”十足。这一时期他们秉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为我国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把国外歌曲简单、易上口、明朗雄壮等特点融人新的音乐作品,为这一时期提振民众的士气起到积极作用。
(二)“环境”——外部压力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各方面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认为中国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1898年的“戊戌变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具影响力的思想,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一运动中的维新思想得到了有效的延续。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学堂中提倡教授音乐课促进了学堂乐歌的产生。学堂乐歌很多都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决心、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救亡图存的伟大信念,它使中国的音乐发展迎来转折。
(三)“时代”——后天动量
二十世纪初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特殊时代,这种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爱国人士,他们希望通过变革来挽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1896年,当时的政府受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建立新式学堂的影响,建立了南洋公学,后来它的附属小学的创办代表着中国最早开设音乐课程的学校诞生了,这也成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并且为后面学堂乐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日本在明治维新运动中学习到西方的音乐文化理论体系,由此,日本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并且将音乐教育放在国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学校音乐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习学校歌曲。日本的这一举动对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留学归国的音乐家如李叔同、曾志忞、沈心工等,开始将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日本音乐知识广泛向中国大地传送,他们提出要大力发展音乐教育事业,并且在学校要开设乐歌课。学堂乐歌的许多曲目也正是呼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革命军》《大中华》《祖国歌》等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正是音乐家们为了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而创作的。这是对救国的呐喊,他们希望通过音乐来唤醒人们的内心,沸腾民族的血液。学堂乐歌在中国的普及历经十几年,这也是一场彻底的对国人行为废旧立新的变革。民国时期,我国把乐歌课加入每所省立师范院校中,少数重点中学堂和极个别小学堂也开设了乐歌课。到了后期, “学堂”的称呼慢慢地被“学校”所取代,“乐歌课”也改成了“音乐课”。
二、“学堂乐歌”的历史演变
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对其历史演变进行梳理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学堂乐歌本身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学堂开创及乐歌的出现
学堂乐歌是伴随着学堂的开创而产生的。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遭到极大打击,因此其不得不采纳一些救亡图存的“强国”措施。受国外教会学堂影响,清政府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创办了许多新式学堂。清政府在1862年开设了同文馆,教授算学、物理、天文、英文、日文等科目,并在后期逐步完善与京师大学堂的合并。十九世纪末期,清政府在各地创办了各个领域的学堂,这为后期的京师大学堂提供了许多单科教育的经验,也为中国西式学堂的普及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而这些学堂大部分是政府在探索期创办的,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所以还没有向全国各地普及。
伴随着学堂的出现,乐歌开始在其中萌发出来。乐歌首先在国外传教士创办的教堂中出现,这些教堂设有唱歌课与合唱课等西方的音乐课程,之后这些乐歌课便开始传人中国的学堂,它们的出现拓宽了国人的视野,让学堂的课程更加富有生命力。1895年,由于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使光绪帝进行“百日维新”运动,而京师大学堂就在不久后创立。
清政府受维新派开明主张的影响开始进行学制改革,把“书院”改为“学堂”,并且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要求“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学堂乐歌”这一词便从这时广为人知,这代表着学堂乐歌逐渐走向制度化,也是新式学制的开端。当时的乐歌课虽然并非主课,并且只上半节课,但这小小的半节课却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大突破,它让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前进了一大步。这种课程设置也对我国未来的学校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学制与当时学堂的学制大致相同。学堂乐歌让当时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音乐教育的国人认识了音符、调式等西方音乐体系的概念。
(二)学堂乐歌的发展
中国进入民国时期之后,学堂乐歌得到了有效发展。随着民主观念的深入,国民对学堂乐歌的接受程度有所增加,当时从各师范学府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师范毕业生除了在较发达城市教书育人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农村山区教书,由此,乐歌课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各地对学堂乐歌不再那么陌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一大批有识之士提倡“新文化”,这些新青年大力推崇学堂乐歌,歌曲中朝气蓬勃、铿锵有力的情感被他们不断张扬。学堂乐歌的曲调许多是来自欧美或日本,其特点是简单易上口、直抒胸臆,而此时期推崇的白话文刚好影响了学堂乐歌的歌词,让学堂乐歌更加琅琅上口。
蔡元培在民国时期任教育总长,他对新式的乐歌非常支持,国人对学堂乐歌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这极大地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发展。这一时期学堂乐歌的内容增加了许多,比如大力弘扬新社会文化风尚的《文明婚》《骑竹马》等;女性地位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重视,他们认为应该人人平等,这时学堂乐歌也响应了社会需求,创作出了《妇女从军》等;还有反映对于民主观念的渴望的《我的国》等乐歌。总之在五四运动之后,学堂乐歌的发展势头强劲,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以至于当时的乐歌先驱者曾志忞都发文称: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照此发展下去岂不是能够与欧美国家齐头并进?国内音乐家岂不是都能与欧美音乐家竞技吗?只要坚持学堂乐歌良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事业必然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是蔡元培提出的,他将音乐这门课程划分到美育学科中。音乐能够陶冶人的审美和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格,激发人的爱国思想,这就是美育的重要作用。到了这一时期,学堂乐歌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强军富国,它走向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细化的状态。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人权方面的思考逐渐加深,封建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学堂乐歌作为传播新思想的工具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学堂乐歌的衰退
学堂乐歌的衰退是在其发展了十几年之后开始的,五四运动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学堂乐歌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其创作手法过于单一。那个时期有许多留学回来的音乐家把学堂乐歌批评为“赤膊歌曲”,因其最大的特点是大部分歌曲是选曲填词,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所以学堂乐歌的水平需要得到提升。这时萧友梅这些“海归派”音乐家引入了艺术歌曲,其与学堂乐歌最大的区别就是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时也将钢琴伴奏写好,并且旋律大多是自己创作,极富艺术特色。随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创立,更加先进、系统的西方音乐体系在中国出现了。它主要是依据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建立,并把西方各个时期的不管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纳入教学中,而不是仅局限于唱歌,因此学堂乐歌逐渐开始衰退。
三、学堂乐歌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一)推动音乐文化发展
学堂乐歌是一个好的开端,它把西方的音乐引进中国,突破了当时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在音乐曲式结构上,学堂乐歌将国外的曲式结构引入,让中国了解到动机、乐汇、奏鸣曲等西方音乐知识,丰富了音乐、歌曲的种类;在音乐表演上引入了合唱、重唱和轮唱等更为丰富的歌唱形式,对中国的音乐表演有很大的启发,合唱不仅改变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歌唱形式,更让人们在进行合唱活动时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抗战时期诞生的许多红色歌曲都是合唱歌曲,这些歌曲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爱国的赤子之心。在音乐创作方面,学堂乐歌把西方大小调引人中国,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调式,并且打破了音乐必“和谐”的说法。学堂乐歌大部分是运用西方曲调填词,这让中国音乐家在创作时能够有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二)奠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
学堂乐歌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它接续了中国似乎中断许久的音乐教育,并且这种集体歌唱的形式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让人们建立起早期的合唱概念,是近代最早的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并且伴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中国有了一批又一批音乐教师,这些音乐教师使学校音乐教育有了保障,对后面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在文化方面缺少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而学堂乐歌成为当时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学堂乐歌的冲击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元化被打破。当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已经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堂乐歌使用的国外曲调更加简洁、明朗,在抒发情感上较为直接,所以它唤醒了一部分人的内心,并越来越被国人所适应。所以学堂乐歌在当时比传统音乐的影响力还要大。但凡事有利有弊,这也导致了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式微,以至于到现在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大都还是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丢失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四、结语
学堂乐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对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等方面有巨大的影响,让西方音乐理论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使中国音乐走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堂乐歌推动了新音乐的发展,我们只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了解到西方的音乐文化,一些先进的音乐审美方式才可以被我们学习,才可以发现我国传统音乐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更好地吸取国外音乐之优势,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从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学堂乐歌这种新音乐的形成实际上也是新的文化变迁的开始。学堂乐歌中对音乐的启蒙教育、音乐的形态、听觉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及对音乐教育体制、音乐活动方式这些文化因素的变化来说,都代表着它是中国音乐从旧的历史阶段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