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佤风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2022-04-29 00:44李如伊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佤族原生态舞蹈

李如伊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最悠久的舞种之一,佤族舞蹈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其原始性,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笔者通过暑期实践走进云南的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保山等地进行沉浸式舞蹈调研采风,并结合个人原创佤族舞蹈作品《觅》的创编表演实践,系统梳理总结了佤族舞蹈的原生态历史文化传承、风格呈现及审美特征等,探索性地提出了“新佤风”概念,对新时代佤族舞蹈如何“内”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外”接当代顶尖艺术创造、唤醒原生态与现代化的多元审美共情、激活舞蹈艺术“当代”与“传统”的跨时空对话、实现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进行分析阐释,旨在更好地用民族舞蹈作品体现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

一、佤族舞蹈的历史文化传承及原生态风格呈现

佤族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丰富深邃的民族口述史料,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风情,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佤族信奉万物有灵,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树神牛神,诸神传承,“司岗里”“木依吉”等一个个神秘古老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新石器时代的沧源崖画迄今保存完好,描绘单人舞、双人舞、圆舞、横排舞、羽人舞、春臼舞、盾牌舞、猎头舞的图案栩栩如生。同时佤寨蜂房般奇妙的溶洞群、盘根错节的古榕树群、传统村落、农耕祭祀民俗以及“摸你黑”狂欢节等,为佤族舞蹈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历史文化给养。

“佤族的生命在于舞蹈”,佤族人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这种独特的与生俱来的本领,使其能歌善舞的传统得以世代相传且历久弥新,呈现出独特的原生态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一)“头发会跳舞”

佤族女孩自幼留发,长发披肩,在生产劳动、祭祀活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经意地将头发舞动起来。每当她们在竹槽边洗净了头发后,或侧头整理头发,或低头拍打头发,或仰头甩起长发望月,在傍晚时分的月光下,尽情玩耍嬉戏,演绎出一种藏在长发间的柔情。佤族艺术家岩噶受此启发,创作整理了“甩发舞”的基本套路和动作雏形,具体包括:向前躬身向下甩、后仰头甩至身后、上身左右下旁腰的顺势左右甩;与旋转头身同步的三百六十度甩、抖头甩、跪地甩等。“甩发”融爱情、柔情、热情于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因此也成为佤族舞蹈中“画龙点睛”的标志性元素。

(二)“万物有灵且灵魂永存”

“司岗里”,意为“从洞里出来、从根里出来”,是佤族的创世神话。佤族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最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根。“木依吉”是创造万物的神灵,是世界的最高主宰,赋予万物灵魂。佤寨大大小小的祭神仪式中、佤族人狩猎成功后都会跳起围圈、联袂、对称、提襟等形式的欢快热烈的舞蹈,这种基于原始宗教信仰、产生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具有“高度实际的和文化的意义”,即原始舞蹈。牛是佤族人最崇拜的灵物,佤族人的生产、祭祀都与牛密不可分,佤族舞蹈中多有模仿牛的动作,比如跨步、跳跃,像牛儿一般奔跑等;舞蹈服饰道具多配以牛头配饰;佤族的“剽牛舞”通过一次次对野牛的角逐追斗和征服,表现佤族汉子的狂野和力量。

(三)“木鼓声声,人神共舞”

木鼓是佤族人的“通天神器”。它既是报警、祭祀的工具,又是祭神法器,后来变成伴奏歌舞的乐器。围绕“拉木鼓”盛大祭祀仪式产生的木鼓舞,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鼓舞不仅具有祭祀众神、节日庆祝、民俗仪式、民族文化象征、民族艺术等表现功能,更具有凝聚佤族历史记忆、传承佤族文化习俗、强化族群认同的社会功能。木鼓舞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韵律感强,通过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动作,形成整个佤族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独特审美表征,全方位展示了人神相悦、人人相悦、身心相悦的生态美意趣和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生态思想。

二、新佤风舞蹈的演进创新和情感表达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古至今,舞蹈从未远离。沧源崖画上的羽舞造型美轮美奂,舞者将鸟的羽毛装饰在头上、手臂上、腿上,制成羽毛衣披在身上,张开双臂犹如鸟之欲飞。舂臼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原生态佤族舞蹈,如同一本鲜活的历史画卷,讲述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着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从早期的群体自发传承到老艺人的接续传承,佤族舞蹈在横向与纵向交互传承中,通过与其他舞种的交汇融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后经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系统收集、整理、提炼、加工,统一编修专业教材,使佤族舞蹈进入了专业院校的民间舞教学课堂,再生态佤族舞蹈逐渐成了当代少数民族舞蹈大系的重要分支之一。

随着云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佤族舞蹈传承与传播的速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也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舞蹈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素材,再生态佤族舞蹈作品频频出现在各大文艺晚会和“荷花奖”“桃李杯”等舞蹈赛事之中。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时代发展新语境下,面向当代审美和精神追求,如何立足传统文化,强化“可舞性”和“用舞之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是考验舞蹈创作的时代课题,也是当下佤族舞蹈发展必须面对的实践挑战。当代社会,舞蹈艺术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既要在创作表演方式上推陈出新,也要善于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聚焦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新佤风舞蹈,不仅要坚守民族本位,还应兼收并蓄、不断创新。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原生态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在传统创作理念基础上,充分借鉴融合新兴元素,在探索中超越,在融合中出彩。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和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舞蹈创作和多种形式的传播,不断更新舞蹈内容和表演形式,进一步彰显舞蹈的创新力和影响力。如《舞林争霸》中徐梦璇以一支《释放野性》艺惊四座;中国香港飞舞天下舞蹈中心女子群舞《阿佤》机场快闪刷屏;《野性司岗里》入围2020年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这些新生态佤族舞蹈作品成就了新佤风舞蹈风格,让想象力与艺术灵感一次次深度对话、融合互动。究其根本,能够在舞蹈语汇和表现形式上创新创造,充分挖掘“木依吉”“司岗里”万物有灵的信仰追求,巧妙运用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艺术思维,利用舞蹈呈现的时间空间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传承佤族舞蹈原生态精华并将其转化为当代舞台上的全新艺术呈现,无疑是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

三、新佤风舞蹈作品《觅》的编创实践

(一)一位阿佤少女的“阿凡达”追梦之舞

走进新时代,人们渴望返璞归真,回归精神家园。电影《阿凡达》中传奇美好的“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族少女与地球人共舞,带给我们一份最原始最纯洁的感动。阿凡达( Avatar)意指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这有效激发了《觅》的创作灵感。作品《觅》融合了佤族山地文化的原生态特征,围绕“寻觅”这一主题,运用舞蹈的方式,演绎一位佤族少女的“阿凡达”寻梦之旅,感悟率真勇敢、崇尚自然、追寻光明、生生不息的朴素情怀。作品既有多样的佤族原生态舞蹈技巧展示,又借鉴了现代舞的创作理念,融合了具备佤族特点的动作范式、风格特征与审美理念,同时也有连贯完整的情节内容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二)一个穿越时空的佤山精灵故事

灯光扫下,舞蹈在寂静中拉开帷幕。漆黑的夜、冰冷的山,她像佤山的精灵,炭黑如墨的长发、赤足兽羽裹身的矫健身影,如雕像般盘趴蛰伏在山谷之中,希望在悄然无声中孕育着,充满着能量与希望。突然,仿佛一道光刺破了黑暗的帷幕,她缓缓抬头、凝眸注视,眼神炯炯、熠熠生辉,宛如黑夜中最亮的星,仿佛注视着历史,注视着漫长岁月之后的现在……

音乐响起,佤语高亢,空谷回声,那是“木依吉”神和祖先的召唤,盘趴伏地的“雕像”瞬间复活。在舞者苍劲而灵动的肢体动作中,强烈的原始生命气息扑面而来。她在狩猎,她在寻觅,攀山越岭、穿梭林间、涉过溪水,高低空转换的起跳,二度三度空间的交替转换,仿佛在宣泄着狩猎与伏击的恐惧与紧张,诉说着祈祷的神圣与虔诚,传递着战胜黑暗的勇敢与力量。古朴粗犷的狩猎舞段之后,舞蹈进入高潮:浓密的鼓点,声声震天,也许是在召集同伴,也许是在祈福神灵。她时而跃起、时而低回,时而翻转奔逐、时而静态亮相,三度空间的占有在极快的节奏中交相呼应,勾勒出舞者自身修长的线条,舞姿愈发舒展洒脱、刚健有力。舞蹈的最后,她高高跃起,所有的希冀和付出化作一声冲天的呐喊,她终于抓住了那道光,融进了那道光,雕塑般的定格在~片光明之中,将无限的憧憬留给了观众。

民族元素对接现代视角,营造出跨越时空的现场感。《觅》通过佤族少女的一段寻觅之舞,把幻想和梦幻般的原始之美和精神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者将之作为现代人致敬回归自然的一种仪式、一种信仰,撞开人们紧闭于心底的情感闸门,让观者与舞者的情感一同奔泻,实现人与人最完美的沟通。回归原始意味着重视感受、相信直觉,更重视人与人之间沟通、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觅》将佤族舞蹈的美呈现于观者眼前,虔诚的鼓声、呐喊声深入耳内,更沉于胸中,让人放下浮躁之心,贴近佤山,倾听木鼓的回响;放飞思想,追寻每个人心中的阿凡达。

(三)一段佤族文化传承的当代共情之舞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觅》从形态模仿到动态连接、从神态描摹到心态体悟,紧紧抓住佤族民间舞蹈中“单脚跺地、膝盖屈伸、前后俯仰、左右躬曲”等特有动作元素进行编排。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聚合着佤族万物有灵、道法自然的多重文化寓意。赤足翻滚,上身起伏,走则柔中有刚,跑则刚中有柔;跳则粗犷,跺则有力,给人一种欢快、激越、奋发向上的豪放之感。长发是佤族少女的情怀、智慧和善良的象征,甩发是最独特的舞蹈语言,黑发在音乐中扬起,舞出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希冀。佤族舞蹈的古朴大方、原汁原味,是纯净之美,是天然之美。《觅》虽只是一人之舞,却力求既有粗犷纯朴、热情奔放、刚劲大方,又有轻捷豪爽;既有激昂炽热的欢腾,又有抒情优美的雅意,蕴含万物皆有灵的信仰追求。凸显民族特色的同时,《觅》的编排也融人了现代舞的理念。很多动作设计看似“无意”,却表露编导的用意,动作的质感、动作与动作之间顺畅紧密的连接,都贯通于肢体的末梢,通过细微的一举一动来充分传递舞者内心的思想感情:用头部贴合地面表现敬畏,用身体向下的低空姿态流露崇拜;起身旁移,附之刚劲有力的顶胯过渡,动作沉实稳健;上身前屈,同时膝部有节奏地屈伸和脚步轻点,平稳的气息与激烈的鼓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动中有静,更增添了几分自然纯粹的野趣。

(四)一次寻觅新佤风之美的全新艺术呈现

“蓄其意、行其意,而广摄四旁。”基于佤族以黑为美的审美追求,《觅》在大地色的整体服装造型上重点突出黑色长发、黑色护膝、黑色护手。仿兽皮裹身和羽毛披肩强化了山间精灵的形象塑造和狩猎需要,贝壳项链、闪亮银饰、民族风情发箍、牛头植物纹样点缀其间,配合秀发甩动,增强了野性原始激越向上的情感冲力。舞者在力的对抗与释放中,追求并呈现了情景合一的境界。同时,节奏鲜明的动感音乐与舞蹈表达相得益彰,加入恰如其分的佤语呼唤、嘿哈呐喊,达到了木鼓回响与身心共振的审美意境,给观者带来激越向上、纯净升腾的感受。创作中亦同时注意兼顾了舞蹈的传播性,尝试突破舞台限制,以“屏”为舞台,分众化编辑制作短视频等,用镜头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比如:用三百六十度影像技术定格精彩瞬间;镜头拉近,捕捉表情特写,放大情绪表达;通过对角、俯拍等不同构图和拍摄手法,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等,多层次、分众化延展观者对舞蹈的感知。

四、结语

在新佤风舞蹈作品的传承和创新中,我们既看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巧妙选材和艺术深耕,也看到了当代舞蹈语汇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探索,更看到了当代舞蹈创作者对于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努力追求与探索。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成功的舞蹈作品是在保留文化底色及民族风格下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无论是原生态,还是现当代,它都必须有一颗兼有“民族性”与“人类共同性”的深邃之心。《觅》注重形象、意象、情感与想象的交织,追寻原始自然、纯真质朴,更寻觅着对生命起源的追溯和对生命的礼赞,让人在欣赏过程中获得震撼、感动和共鸣,从而带着对生命、天地、自然的崇拜,努力追寻心中的阿凡达。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存在,未来的新佤风舞蹈还需兼顾生动的表现手法和灵活的传播方式,不仅要在创作语言中有景与情的辩证表达,还要在主题凸显上有更为多元、更为多能的文化供给。这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同时也是成长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佤族原生态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舞蹈课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原生态静宁苹果
我和舞蹈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