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洲
摘要: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数据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更替交织、流通交互,新闻媒体的竞争也变得多元化,有关新闻传媒的创新型发展方略越来越得到从业人员的关注。本文将围绕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展开论述,明确网络新闻评论的相关概述,阐述融媒体传播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性,剖析当前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中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探究出创新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闻评论;媒体融合;革新策略
新闻传媒行业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将有效内容传达给受众,让其能够通过快捷、简短的方式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1]。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传播媒介不停变化的大背景下,新闻受众对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保障新闻传媒行业的长足进步,探索创新型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路径势在必行。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相关概述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是对网络媒体上发出的新闻实事进行评论,通过网络平台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特别是对于亟待解决的新闻热点问题发表个人的意见[2]。网络新闻评论属于新闻评论的其中一种形式,这种新兴的新闻评论方式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传统新闻模式有所区别的一点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的。
依据《网络新闻实务》中对网络新闻评论的论述来看,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就是在网络媒体上关于新闻事件或者目前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3]。从书中的定义来看,网络新闻评论重点在作为新闻评述刊发载体的网络平台,就此平台上的登载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跟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载体相比,网络媒介是此类新闻评论最典型和显著的特征。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别
根据上文所述的网络新闻评论相关定义,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个类别,即传统新闻评论的网络化版本以及原创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在受众的潜意识中,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对其登载的传统形式的新闻进行评述、转载、讨论等行为,也就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网络化和原创网络评论这两种,这是狭意上的网络新闻评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所以网络新闻评论的种类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评论方式,逐渐衍生出了跟帖回复形式、论坛形式、自媒体形式等多种类型。
传统新闻评论的网络化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开展,互联网作为媒介将报纸、广播和电视登载的新闻时事相关的评论进行转载,拓展了传统新闻评论活动的领域。以我国的新闻媒体发展为基础,很多报业、广播行业和电视传媒行业的传统媒体都创设了相关的网络新闻网站,将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转移到对应的网站平台,实现传统新闻评论的数字化、信息化。
原创性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就是由媒体记者或是特邀专家学者进行新闻评论文章的撰写,并且将这些评论文章上传到对应的新闻网站,不但实现了传统新闻评论形式创新,将简短的评论扩展成完整的长篇文章,而且在内容上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将传统媒体记者的想法和专业学者的高见相结合,拓宽了评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在互联网时代下新生的跟帖式新闻评论就是新闻受众在阅读完热点时事之后在末尾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论坛式的新闻评论是在特定的网络社区或论坛进行讨论的新颖模式,普通大众和精英人才都能够畅所欲言,这种新闻评论方式能够集结广大网民的多元性观点,百家争鸣[4];创新型的网络新闻评论方式就是自媒体记录式,在当前极具包容性的网络环境之下,网民可以通过自己录制视频等方式在社交软件上发布有关热点时事的看法,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宽了路径。
二、融媒体传播中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性
(一)以网络为依托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最突出的特性就是以网络为依托,相关的新闻评论活动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的。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的媒介形式,灵活运用融媒体的传播途径,将新闻评论的平台进行延伸。融媒体的传播模式,为传统的新闻评论活动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帮助网络新闻评论在内容、形式、特性等领域进行革新创造,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更迅速,增加了新闻评论的包容性,由此还能够助力新闻传媒行业的高效发展。
(二)创新型形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当今世界,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不断增多,并且媒体行业从业人员捕捉新闻热点的路径也在不断拓宽。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还能够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进行新闻阅览和评论,特别是手机端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软件了解新闻时事,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可以看到别人对于新闻时事的看法,具有灵活、便捷的优点[5];除了传播路径外,立足于网络平台的新闻传播还具备了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通过文字和图片通过登载到媒体平台的方式进行传播,虽然将新闻时事制作成视频通过电视媒体进行传播方式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但将新闻评论内容转化为音频、视频甚至动画等形式进行传播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传播方式,这种全新的新闻评论方式更有助于激励大众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分享,与此同时还为新闻的传播增添了趣味度,长久来看有利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
(三)多元化内容
融媒体传播环境中,网络新闻评论的内容具备多元化的特性,传统的新闻评论大部分来自于新闻记者个人的观点,或是媒体将邀约专家的专业点评以及对政府部门的官方意见进行转载传达。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大众的新闻发声渠道得到拓展,能够灵活运用多种传媒方式进行观点输出,将新闻评论的内容进行扩充;除此之外,新闻受众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还能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有助于增进对于新闻时事的理解程度[6],这对于新闻事件的有效传播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当前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中的难题
(一)可读性差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媒行业对于网络评论的包容性日益升高,因此有关网络新闻的评论也越来越多样,并且用于网络新闻评论的话术也会随着不断变换的互联网环境发生着改变。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影视剧《甄嬛传》中的“想必是极好的”,网络卖家购物平台常用的“亲”的称呼等各种网络风格的语言也会出现在新闻评论中[7]。这些一夜爆红的网络流行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并迅速运用到网络交流使用当中,在包容和创新的环境中,虽然这些网络流行语具备极高的趣味性,但将其应用于网络新闻的评论容易导致新闻传播出现可读性低、传播性差等问题。
(二)真实性缺失
当前的网络新闻传媒环境当中,有关网络新闻的评论还存在着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方式也更为多元化,但是就因为当前新闻传播的方式变多了,新闻报道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有部分无良媒体就为了吸引流量将新闻内容进行虚假化,并且为了盈利将在其中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这严重影响到新闻传媒行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部分媒体还会将过时的新闻事件挖出来进行二次报道和评论,以此博得流量谋取利益,引导人们对丧失时效性的新闻进行评论,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深度不足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受众对于冗长的新闻评论丧失了耐心,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内心变得焦躁,更倾向于接受碎片式的新闻报道,更青睐简短快捷、言简意赅的新闻评论方式。但是这种简短的新闻评论往往在内容上不能将新闻事件的全貌进行详细阐述,并且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进行深入思考,这就导致了新闻评论深度不足的现象。
(四)方向失衡
新闻传媒行业从业人员在进行评论时,务必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量,依据准确的事实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全貌,并且秉承着客观的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而非为了博取受众的关注将主观看法强加到新闻报道中,误导受众的思考方向。但是当前的新闻传媒行业就存在着报道方向失衡的问题,部分从业人员在传播新闻内容时就将新闻事件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引导受众的重点关注,导致人们容易对真实新闻事件的认知产生偏差,这一点也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初衷。
四、创新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有效方略
(一)人才培育,革新内容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之下,为创新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发展路径,要从记者抓起,培养优秀的新闻评论从业者,顺应当前时代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做好角色的转换。对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要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培养他们对数据分析的敏感度,培养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人才,不断地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并且通过数据、图片、表格、视频等方式进行新闻素材的筛选整理,将新闻内容与这些辅助的语言手段有机融合,确保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将客观准确的新闻评论内容传递给广大受众。
据统计,当前国内的手机网民已经高达10亿人,人们通过手机进行数据检索、信息获取、意见表述。新闻传媒行业从业人员务必要具备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图片、音频信息的获取,并将其与新闻信息进行有机整合,编辑出高质量、吸引人的创新性新闻评论,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为新闻传媒行业吸引更多的受众[8];只有将准确的新闻信息传给受众,才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参与新闻评论的机会。
(二)整合渠道,加强传播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崛起和经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新闻传媒行业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传媒发展运营工作上,这能够为传闻传播开辟新的途径,加强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的传播效力,拓宽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领域。新闻传媒行业可以通过整理网络传播新闻评论的各种渠道,将所有的有效平台进行高效率利用,实现新闻评论的数字化与纸质传递两种方式的有效融合[9]。例如,新闻评论不仅可以登载于报纸、新闻网站上,还可以利用新兴的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在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新闻发布,通过推送、转发等方式进行新闻评论的传播,扩大新闻评论的传播路径,拓展新闻评论的传播范围。
(三)结合实际,扩大影响
为推进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的传播,吸引更多新闻受众,在编辑新闻评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联系实际,确保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这是最基本的。与此同时,为吸引受众,应当站在受众的角度深入思考,建立受众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情感共鸣,以便受众对新闻能有更加深入的感情[10]。只有新闻评论从业者对于新闻事件有了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才能够赋予新闻评论生命力,让受众与新闻评论文字之间建立情感共享,并且相关从业者还要注重新闻评论编辑的层次性,对新闻材料和事件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简练的文字描述,切勿为了博取受众关注而夸大事实,产生不实报道的情况;与此同时,还需注意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尽可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切忌运用引导舆论的敏感词汇,确保新闻评论的客观性、真实性。
(四)注重互动,推进数字化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信息和新闻评论的传播也逐渐实现了电子化、数据化。为继续创新新闻评论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受众,可以采取加强与新闻受众之间的互动联系,加深新闻与受众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还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发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对于新闻传媒在采集、编校、发行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为其提供了表述自己观点的窗口,不但扩大了新闻信息的来源,还能利用受众的建议改进新闻采编工作,而且能够提升受众的阅读兴趣和相关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在网络信息技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之下,多种媒介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为了创新网络新闻评论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革新内容、整合渠道、联系实际、注重互动的方法,促进融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为新闻传播行业的进步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云泓.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7(9):164-168.
[2] 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49-51.
[3] 薛中卿.铺就新闻和舆论引导的“价值跑道”——浅议地方党报网络新闻评论内涵创新和外延拓展[J].城市党报研究,2020(5):88-89+92.
[4] 曹立昀.浅析新媒体时代网络评论的创新策略 ——以近5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研究导刊,2020,11(10):55-56.
[5] 喻季欣,周文辉.更快、更高、更有立场——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1(5):84-86.
[6] 潘俊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以《澎湃新闻》社论为例[J]. 新闻世界,2016(5):70-73.
[7] 徐洪霖.网络时代下报纸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新闻研究导刊,2016(8):243+280.
[8] 方文婷.互联网时代下新闻评论的发展之路——以网上第一评《人民时评》为例[J].青年文学家,2009(15):31+46.
[9] 易艳刚.融媒语境下主流媒体评论创新初探——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J]. 中国记者,2020(7):42-44.
[10] 朱天,吴曦聪.融媒传播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路径探析——以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评论类节目为例[J].电视研究,2021(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