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2-04-29 00:43高宜民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意识数学

高宜民

摘要:发现问题是思维的逻辑起点,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和源泉.教学中适时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索;预设情境,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质疑、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从数学教材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练习等环节,积极引领学生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逻辑性较强,只有经过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相应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环节时要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培养初中生的探究、质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索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1 改善师生关系

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打造出以合作交流和互动教学为基础的课堂氛围,引导班级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想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严肃的氛围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做出改变,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现状.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开展关于“圆”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环节,打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围绕圆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提问,并有针对性地對学生的提问作出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先呈现出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回答问题.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和教师的地位不对等.因此,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采取新型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学会包容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保证学习质量.

2 恰当使用问题引导技巧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合理的问题,深层次地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注重学生提问的层次性,区分教学难点和重点,充分体现出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进一步加强课堂提问的探究性,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确保教师设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初中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类比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引导环节,设置如“研究多边形时能否借助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等进行规律总结和思维拓展?请同学们自行探究”这样的引导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尊重学生、包容学生,以鼓励的态度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因此,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要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再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3 从实际情境引入问题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需通过维护自身的信念或者观点,才能保持心理平衡.若个人的信念或观点出现了冲突,就会改变自身的观念,直到与大众的认知相同.一般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大致分为三种:学生对问题的预测结果和其过往经验冲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念相互冲突,教师观点和学生观点冲突.认知冲突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习达到自身最高效率.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开展“一次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强调情境的设计.教师要注意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依靠这个准则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将数学问题和实际情境相互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使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4 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创新和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价,要以肯定、鼓励代替批评,做到“对事不对人”.在特定情况下,学生会提出一些让教师无法解答的问题,甚至是偏离课程内容的问题.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不能立刻否定学生的问题,尽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位学生自身的客观因素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疑惑,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依据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问题意识.当学生达到很高的提问水平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促使学生提问的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学习情况一般、基础知识较差或者没勇气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解答他们的疑问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勇气,然后按部就班地引导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使其明白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快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那些喜欢当面提问却抓不到问题关键的学生,教师要细心指导,提升他们的质疑水平.对于那些善于提问且问题价值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答案,并且根据自身的想法大胆创新.总之,要让学生都能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5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数学问题意识指的是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分析等一系列的心理认知过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专业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具体来说,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更加细致地研究问题,及时建立知识体系,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拓宽数学思维,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发散思维,最终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关键性的要求,其不但是数学学科的教育目标,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初中生意识数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