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槽屋”生涯

2022-04-29 00:15李昂
老年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竹帘蔡伦造纸术

李昂

先解释一下题目:“槽屋”,是我的故乡——衡阳县农村的方言,指的是多年前土法造纸的场地,因为造纸的一道关键工序是在一个偌大的水槽中进行。至于“屋”,不过是用稻草或芦苇盖成的简陋棚子。我参观过耒阳市城关镇的蔡子池。“蔡子”是对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尊称;“池”呢,跟“槽屋”一样,都是指原始的造纸坊。

我这辈子虽以“三书”——读书、教书、写书为业,而祖祖辈辈却是以种田、造纸谋生。对于造纸,我不但从孩提时即耳濡目染,而且少年时期还着实有过两年地道的造纸生活,因而对纸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那是70年前,1952年夏,我高小毕业,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全省闻名的湖南新民中学,但家里交不起学费。父亲说:“跟我学造纸吧,自己挣钱再上学。”

初进“槽屋”学艺,按照习俗,要备办“三牲”——肉、鱼、鸡,燃起香烛祭祀蔡伦先师。父亲领我在蔡子的画像前恭恭敬敬拜了三拜。其时,我对于蔡伦造纸术自是不甚了解,及至后来在中学历史课本,以及范晔《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等著作中,才懂得“蔡伦纸”的由来。此前,文字是刻在龟甲或竹简上的,笨重而不便携带;也有的写在丝绢上,昂贵又难以推广。蔡伦从江边漂洗丝绢的蚕妇那儿得到启发:漂丝时,好的蚕丝被取走后,剩下一些残丝碎绢,在竹篾席上留下薄薄的一层,人们把它取下晒干,用来糊窗户、包东西或者写字。从而引发蔡伦的联想:能否找到廉价的材料来代替昂贵的丝绢,造出经济、实用的写字材料?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用树皮、破布、废渔网等造出植物纤维纸。我的家乡距耒阳百余华里,家乡的造纸生产过程与耒阳蔡子池展示蔡伦纸的生产工序大同小异,只是造纸原料换成了山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竹子了。

说是竹子,但并不是隔年或多年的老竹,而是由当年的春笋长成的嫩竹。这里,我把嫩竹如何变成纸的过程简介一下:每年立夏至小满期间,砍下那刚脱去笋壳的嫩竹,把它裁成一人多高的筒子,再破成二指宽一块的片片,搁在长方形的土坑里用石灰水淹泡。至少百日以后,将淹透的、唤作“纸料”的嫩竹片从石灰水坑里捞出洗净,运到“槽屋”,码成堆后,用窄窄的条锄去挖。挖烂以后,放到三尺见方的木墩上用宽叶大刀去剁。剁碎以后,放到凿了一道道沟槽的麻石上去踩——不是两脚往下踩,而是一只手攥住缆绳,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脚由内向外尽力滑泻过去。踩过之后,再倒进碓臼里去捣。直到捣成浆状,才将它倒进一个六尺来长、三尺来宽、四尺多高的水槽。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嫩竹总算成了纤维纸料了。这“挖、剁、踩、捣”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汗流如雨的重体力活。

备好了纸料,接下来,还需用长长的竹笊在水槽中来回快速划动,把那些较为粗长的“纸筋”捞出再去“回炉”,弥漫在水槽里的便都是毛茸茸的嫩竹纤维,可以用来造纸了。

故乡的“槽屋”造的有两种纸,一种是较为粗糙些的,造出后用铁凿在上面凿上一串串弧形图案,作为祭祀先人的 “纸钱”。我家造的是另一种质地较为薄匀、光滑的“湘包纸”,大抵接近于当今中小学生练习簿中的纸张。造纸工具是一张80厘米长、40厘米宽的长方形帘子,用绣花针般细细的竹签挤挤地编成。操作时,两手各握纸帘一端,向前呈45度角让它往水槽里“吃水”,回过来再往后“吃水”一次,溶了竹纤维的浆液从竹帘四面绵绵地涌上来,而后浆液、纸筋从竹帘前沿溢出,水从帘缝滤下,帘上便沉淀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般的纤维,这就是一张未来的纸了。

之所以说它是“未来的纸”,是因为它还要经过下列的工序:竹帘从水槽里舀出的湿漉漉的纸,要一张张贴到一个木架上。当架上叠到三四尺高,便用杠杆原理把水榨干。而后,再用棕刷把纸张刷到焙灶上烘干。最后,把烘干的纸张打成捆,用不同的石头由粗到细将纸边反复打磨,直到看上去像一摞摞崭新、光鲜的书本一样,这才挑去上市。

刚进“槽屋”那半年,我跟小舅一起备料兼焙纸,父亲干的则是掌帘造纸的技术活。后来,因为父亲长期双手泡在水槽里,以致手指磨破,血珠直冒,我便自告奋勇接替他。父亲开始担心我掌帘下水把握不好角度,造出的纸厚薄不匀,后来让我一试,方才应允。其时我才13岁,个子比纸槽高不了多少,于是在水槽边垫了两块土砖,上面铺一块厚木板。站在木板上操作,人就进退裕如了。掌帘比备料看似轻松许多,再者,听那连通纸槽的竹笕里潺潺的流水声,和竹帘“咚哐、咚哐”的“吃水”声,仿佛是美妙的音乐。但要是让你天天“钉”在这纸槽边,你就会尝到它的滋味了。且不讲手指被扎破出血,便说夏日,山冲那鸡虱一般微小的蚊子成群结队蜂拥而来,那用锯木灰等做成的蚊烟全然无济于事,上身因在不停运动还好一点,两脚则沾满黑乎乎一片,奇痒难耐。冬天,水槽结冰,虽然父亲往槽里吊了一只里面燃着木炭的铁皮桶,但槽里的水还是很冷,十个手指都冻得通红,鼻涕不停地往外流,有时便冻成了“冰棍”。

光阴荏苒,转瞬便到耄耋之年。时代车轮飞速前进,今天,造纸早已实现了机械化,纸的品類和质地亦极大地丰富和提升,原始的造纸术及其伴随的“槽屋”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往昔那段造纸的日子,我总是难以忘怀。这不只是因为那两年辍学务工,帮助家里解决了经济困难,圆了自己的中学梦,以后又上了免费的师范大学。还因为我少小时便学会了造纸,有一种四大发明之一的传人的自豪感。

而那段艰辛的劳动锻炼更让我刻骨铭心。我曾在一首《槽屋吟》的小诗里写道:“遍体汗淋紧咬牙,指头冻赤脚叮麻。坊间吃得千般苦,戒我平生远奢华。”两年的造纸生涯虽然推迟了我上中学的时间,却为我平生养成刻苦耐劳、克勤克俭的品格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顺境、逆境都不曾被动摇、摧垮过。

多谢了,我的“槽屋”生涯!                   编辑/李园李

猜你喜欢
竹帘蔡伦造纸术
造纸术
《天工开物》里的造纸术
耄耋老人的竹帘情
竹帘上的艺术之美
造纸鼻祖蔡伦
我学会了造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桂阳蔡伦
如画似竹
竹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