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秉衡出生于梁平书画世家,自幼跟随外公杨润先学习绘画、书法,尤其擅长画山水、老虎。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自己又排行老大,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12岁后,牟秉衡就跟随父亲找活干。晴天出去挑砖、挑瓦,或为家里挑柴火,下雨天就在家里练习画画。
1956年,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牟秉衡踏上了梁平竹帘的绘画之旅。
那年的一天,牟秉衡正欣赏自己临摹的唐寅画作,忽然家对面的手工业联社经营部卖竹帘画的人问道:“这是你画的?”牟秉衡点点头。
“我拿一元钱买你的画,以后你帮我画竹帘,怎么样?”当时的牟秉衡也不知竹帘为何物,只想着一幅画值一元钱,顶得上几捆柴了,遂答应了下来。
“那个年代,米8分钱/千克,肉5角钱/千克,我仅靠给竹帘绘画,一个月能挣11元钱,可以养活一家人。”牟秉衡说,最初选择梁平竹帘,只是将其当作谋生工具,可随后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初识竹帘,牟秉衡作为画师参与竹帘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他日夜感受着竹帘千年传承的魅力,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8年,梁平成立了竹帘厂,每天在厂里看老师傅们抽丝、织帘,我也逐渐对竹帘的制作过程产生了好奇。”19岁时,牟秉衡进入梁平县工艺竹帘厂,开始系统地学习竹帘编织工艺。
回忆起那段时光,牟秉衡说,学习竹帘制作技艺特别需要耐心。他从刮篾学起,每道工序都经过数万次练习,练得多了,也就有感情了。正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梁平竹帘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他重要的精神寄托。
20世纪80年代初,竹帘厂绘画人才大量流失,到1984年整个绘画车间只剩他一人在支撑。为了不让绘画车间关门,他谢绝了外地的重金邀请,选择留下,直到1986年厂里才陆续招了几个画工和学徒。
当时,很多人喜欢勇猛刚烈的虎,竹帘厂接到的很多订单都是画老虎。从临摹阎松父的老虎图起步,牟秉衡结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开始琢磨在竹帘上画老虎。
上色、勾线,由于老虎有过渡色,比一般的图案难画。每画好一幅,他都要反复斟酌,不断变换思路。因他所画老虎威武雄壮,人们便送给他一个外号——“牟老虎”。
2001年,竹帘厂倒闭后,牟秉衡在家里建了一个作坊,即梁平竹帘画坊,以此为依托继续织帘、画帘。
牟秉衡的家中堆满了制作竹帘的材料和工具,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竹帘画。他从事竹帘生产和绘画60余年,尤其擅长在竹帘上创作山水画。“在竹帘上绘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它没有宣纸那种自然天成的晕染效果,但会给人一种清新、洒脱的感觉,尤其是山水画,清秀的画风很有韵味。”牟秉衡说。
摆脱临摹的框架,力求原创,并做到精细、耐看,这是牟秉衡一直以来追求的艺术方向。
牟秉衡结合竹帘的固有特性,在前人的基础上,刻苦钻研了在竹帘上绘畫的方法,自创了喷、擦、积等多种竹帘绘画技法,既能表现竹帘的工艺特色,又不失中国画的气韵,甚至更加新颖独特。出自他手的竹帘画作品极富特色、精湛别致,受到海内外人士广泛好评。
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收获了很多荣誉。1998年,牟秉衡获“重庆市民间艺术家”称号;2007年,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除竹帘画《红楼十二钗》《熊猫图》在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上双双斩获金奖外,《春江远帆图》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老虎》《云林雅趣》《山外山》在重庆市工艺美术展上获得银奖……
面对这些荣誉,牟秉衡表现得很低调,他常对大家说:“荣誉属于过去,我们要着眼将来,要把梁平竹帘传承下去,制作出更多的梁平竹帘精品,才对得起先辈,对得起自己。”
“我对梁平竹帘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其更好地传承下去。”牟秉衡说,在他看来,梁平竹帘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能够讲述梁平故事,展现梁平历史,传递时代声音。于是,牟秉衡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即承前启后,让梁平竹帘的金字招牌更响。
2005年,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梁平竹帘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得到国家重视。为配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牟秉衡放弃了休息时间,整理、提供了大量有关梁平竹帘的原始资料,为梁平竹帘的传承、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06年起,牟秉衡经常参加各地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积极宣传梁平竹帘,为梁平竹帘走出梁平做了大量工作。
2008年,凭借精巧的制作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梁平竹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可是兴奋了好久。”谈及梁平竹帘的辉煌历史,牟秉衡显得很兴奋。
在不断的积累中,梁平竹帘画坊逐步发展为公司,即梁平区牟秉衡竹帘有限公司。2011年,“牟秉衡竹帘”被重庆市评为首批“重庆老字号”;2017年,牟秉衡竹帘有限公司被重庆市文化委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牟秉衡进一步传承梁平竹帘技艺,他带徒授艺,培养学生,从选竹、砍竹到织帘、绘画,言传身教。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把自己的技艺传授下去。
“我必须要坚持把梁平竹帘传承下去,不能让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断送在我手上。”谈起传承,牟秉衡有些激动,可对于现实却有些无奈,“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也就只能画些山水画,传承的重任还要靠孩子们。”
目前,牟秉衡全家人都在从事竹帘相关工作,他将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牟寅初、牟静平以及儿媳刘华。他们作为梁平竹帘第五代传承人,扛起了接续传承的大旗。
60余年的坚守,使兴趣变成了使命,梁平竹帘已经融入牟秉衡的生活,而他也从普通的手工艺人成长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牟秉衡,1939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梁平竹帘国家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民间艺术家,现任重庆市梁平区牟秉衡竹帘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其竹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得各级大奖。巨幅抽丝竹帘画《溪山行旅图》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民间艺术精品,并加以收藏。
376250021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