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和不持续使用意向研究

2022-04-29 00:44于璐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0期

于璐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功能的不断完善,用户处在愈发透明化、多元化的“社交网格”中,社交媒体在拉近人们社交互动距离、扩展信息获取与应用边界的同时,促使一部分用户产生了厌恶、疲倦等倦怠心理。本文以“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模型为框架,对大学生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和不持续使用意向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短视频主流用户——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和使用体验,从而助推短视频媒体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社交媒体倦怠;使用强度;上行社会比较;感知过载;不持续使用意向

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布局的全面化、纵深化发展,数字技术与媒体传播的交融逐渐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媒体传播的新技术载体不断延伸出现、迭代发展,促使全球社交媒体传播方式与理念的变更。社交媒体在拉近人们社交互动距离、扩展信息获取与应用边界的同时,信息过载、隐私侵犯、个人生活与社交媒体的过度衔接、个人时间被社交媒体信息割裂消耗等负面影响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热衷者”于潜移默化间对社交媒体产生了厌恶、疲倦的心理,转变为“社交媒体倦怠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8.88亿,超网民整体的 87%以上,抖音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实现了日均活跃用户达6亿以上、日均视频搜索量超4亿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流量聚集地与社会热点信息辐射地。《2020抖音大学生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抖音在校大学生用户已超2600万,全国近80%的在校大学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抖音媒体使用,且在校大学生用户发布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311万亿次,点赞量1184亿次,分享量近27亿次。在校大学生群体已然成为抖音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使用者和创作者,但社交媒体倦怠心理也不断在大学生用户群体中浮现并凸显。

一、“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研究

“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又称“S-O-R”模型(S:Stimulus刺激,O:Originism个体,R:Response反应),该模型在1974年提出并广泛运用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是解释物理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该模型认为当个体受到刺激时会产生一定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表现在个体情绪态度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转变既可能是正向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本文以该模型为研究框架,探究刺激大学生对抖音媒体产生倦怠的原因,并分析抖音媒体倦怠与不持续使用意向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二、社交媒体倦怠的含义

目前,学界尚未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定义都是从情绪视角、行为视角和情绪与行为综合视角三方面出发进行界定的。情绪视角下,社交媒体倦怠是由于使用社交媒体而产生的焦虑、厌烦、愤怒等消极情绪。行为视角下,社交媒体倦怠主要表现在用户的具体行为中,由于对社交媒体感知过载、对媒体内容异化的厌恶等原因,用户产生的消极使用甚至是不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情绪和行为综合视角下,社交媒体倦怠是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后产生厌恶、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其消极使用社交媒体。国内学者张庆芳将社交媒体倦怠定义为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面对各种压力源而产生的心理、行为的负向反应,表现为消极情绪体验及行为意向衰减[1]。本文参照该定义,立足于情绪与行为综合视角探究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和不持续使用意向。

三、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

(一)使用强度:倦怠感产生的基础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即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频次、日均使用时长及使用年限等。由于社交、认知、工作任务等多种需求的加持,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不断升高,改变传统的用户体验、降低了用户使用热情等负面影响相继出现。2016年有人提出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导致使用者的恶性依赖,并加重其应用的疲倦心理。此后,越来越多学者将社交媒体倦怠心理归因为媒体的过度使用。

有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抖音用户年龄分布中,20-25岁的年轻人群占抖音总用户的24%,且日均使用抖音时长在1—2个小时,其中以大学生用户主体。由此可知,抖音已经大范围地辐射到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中,且大部分学生每日都有固定的时间使用抖音。大学生用户使用抖音的频率越高、使用时间越长,对抖音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此外,大学生使用抖音的强度越大,接触的信息越广泛,就越会对抖音平台上自我呈现、刻意炫耀相关的视频产生上行社会比较的心理,同时也会对抖音平台上的信息、社交、功能等产生感知过载的心理,导致进一步引发焦虑、厌烦、愤怒的倦怠情绪,从而减少使用抖音。综上所述,使用强度是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之一。

(二)上行社会比较:媒体倦怠的心理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4年率先提出社会比较理论的构想,他认为人们普遍存在对自己能力与观点进行评估的欲望,限于标准的缺乏和对结果准确性、确定性的渴望,大多数人会将与自己性格、工作等类似的人作为比较对象,以满足自我评价的需要。介于比较对象的差异性,社会比较包含上行社会比较、平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三种类型。考虑抖音平台中存在大量的刻意炫耀与自我呈现内容的特点,本研究主要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

上行社会比较即比较方将比自己条件优异的一方作为比较对象。学者邱犇认为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当个体接触到网络环境中他人发布的自我呈现的积极信息时,通常会产生“对应偏差”,将他人呈现的理想化信息直接理解为他人生活的全部,忽视了负面部分,导致个体感到不如别人,产生较多的沮丧感和挫败感[2]。

抖音平台中存在大量的视频内容,特别是关于他人生活幸福、成功,以及刻意炫富等的信息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上行社会比较就是重要表现之一。大学生处于性格、“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并且经常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从而采取行动改变自身。不少大学生表示当浏览别人在抖音发布的动态时,往往认为别人的生活更幸福或别人比自己更优秀,这种上行社会比较的心理愈发凸显,使得他们不愿面对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成功的人。如今学习内卷、工作内卷、行业内卷等多方面的现实压力已经使得大学生愈发焦虑,抖音平台上的优渥信息对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随着这种压迫感越来越强,他们的比较心理也愈发强烈,从而产生对抖音平台的倦怠心理,进而通过不持续使用抖音的行为来躲避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相关信息,从侧面来看更像是大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自我保护。综上所述,上行社会比较的心理是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之二。

(三)感知过载:技术与功能的反向作用

有限容量模型对人们感知信息的容量和能力进行限度规定,该模型在心理学中体现为:人脑中一些有限的认知系统,其加工、分析、存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超过特定的限度将会出现“信息外溢”或“无效存储”等现象。2010年有学者提出,当新技术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包含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功能过载的“技术过载”出现。在社交媒体的发展作用中,技术过载呈现为感知过载。

社交过载属社会学范畴,指社交关系过于复杂,导致个人难以应付、疲于应付。互联网时代,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虚拟社交关系网与大数据推送精准匹配,人与人的社交连接不断向横向延伸、纵向拓展。但从另一角度上看,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连接之重”对用户的私人时间和空间造成严重挤压[3]。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著名的“邓巴数字”揭示了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超出智力范围内的社交限度,人们就会因无法处理过载的社交而感到紧张和焦虑。社交媒体上“可能认识的人”“点赞评论加关注”“投票集赞兑奖品”等诸多不必要的社交需求给部分用户带来极大干扰。抖音平台相较于微信、QQ等社交媒体而言,更多进行的是“陌生人社交”,当这种社交需求越来越高时,人们就会产生倦怠的心理。深度社交化带来的社交过载使得抖音逐渐从娱乐工具向社交维持工具转变,这一转变对于追求“随心式”社交的Z世代而言,无疑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逐渐消磨着他们对抖音媒体的使用热情。

伴随巨额信息数量与有限处理信息能力的矛盾,信息过载现象产生。抖音超高的视频发布量让越来越多的抖音用户应接不暇,当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及信息处理数量时,将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疲惫、紧张、焦虑及无助等“信息焦虑”现象。信息过载愈发成为社交媒体信息泛滥时代的重要特点,抖音作为中国目前用户数量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形成了一个触及全年龄层的巨大的信息广场,《2020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抖音平台仅关于“太难了”话题的视频就有1491万条,关于“加油”的评论高达18亿条。如此高的视频发布量让越来越多的抖音用户感到应接不暇,追赶不上潮流的步伐。大学生作为抖音的主流用户更是深受信息过载的“侵袭”,他们每天暴露在充满海量信息的抖音平台中,有时会因为自身的信息需求与数据推送不能有效匹配而感到紧张和焦虑,有时又会因为大数据分析推送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而感到疲惫和烦躁,便利的云端计算反而变成了困扰和烦恼。

功能过载包含于服务过载的范畴,主要体现为系统特征过载,即用户对一个信息产品拥有过多功能,系统使用复杂度增大的感知。抖音包含短视频展示、短视频摄制、互动社交、直播商城等多项功能,但观看、摄制两大功能足以满足大量使用需求,其他功能及基于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用户需求变化的版本不定期更新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用户的“功能过载”。例如,抖音近两年推出的“一起看视频”“一起唱”等功能,都逐渐朝深度社交化、伴随式使用方向发展,但这些功能是否都真正被用户有效利用,是否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用户在不必要的社交媒体功能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倦怠、焦虑、厌烦的情绪。

不少大学生用户表示,他们在使用抖音时往往只刷视频、看直播或购买商品而不经常发布视频动态,其原因大多是拍摄出好的短视频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社交媒体的抖音,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年轻用户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个性化标签的展示,功能和技术的限制使得他们选择不发抖音动态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对外形象。综上所述,感知过载是大学生对抖音媒体倦怠的成因之三。

四、大学生对抖音媒体的不持续使用意向

基于“S-O-R”模型,社交媒体倦怠与不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的意向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使用强度、上行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等都会使用户产生倦怠、焦虑、厌烦的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会通过用户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和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如不再认同社交媒体、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长甚至不再使用社交媒体等。刘鲁川、李旭等学者认为,越来越多的用户从积极、主动地使用转向被动、消极地使用,屏蔽、潜水、忽略、退出等行为的出现是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忠诚度下降的重要预警信号[4]。由此,大体可以将用户消极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分为四类:潜水行为、隐蔽行为、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以上行为在大学生对抖音媒体的不持续使用意向中均有体现。潜水行为:大学生在使用抖音媒体时,由于信息过多感到厌烦和累赘,并采取只刷视频,而不转发、不点赞、不拍摄的行为;隐蔽行为:大学生在使用抖音时会选择性地屏蔽、忽略,或快速划走与自己需求无关的内容,从而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信息的质量,以此高效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忽略行为:由于抖音媒体的信息过载、社交过载、功能过载等,大学生会选择关闭抖音的信息推送,减少使用抖音的频次,忽略抖音中自己关注的用户更新的内容、忽略好友的@消息等;退出行为:大学生由于多种因素不再信任抖音媒体,选择不再使用抖音媒体。以上四种行为中,用户消极使用的意向由前到后依次递增。因此,当大学生用户由于使用强度、上行社会比较、感知过载等多种因素影响产生倦怠、厌烦情绪时,就会对抖音媒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意向。

五、结语

使用强度、上行社会比较、感知过载三方面因素诱发大学生群体对抖音的倦怠心理,参照“S-O-R”模型,这种倦怠的心理将以潜水、隐蔽、忽略、退出等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用户的个人行为,伴随倦怠心理的增长,非持续使用抖音的行为也将逐渐出现。如何有效控制用户的使用强度、保证内容的优质性、进行平台升级与产品运营以减少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是社交媒体今后发展的着力点。抖音作为全年龄层触及的社交媒体领军平台之一,提供受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内容;满足“泛知识”阅读时代的用户需求;增强受众的信赖,提高自身的媒体公信力是其发展必须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庆芳.社交媒体惓怠的量表编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7.

[2] 邱犇.刻意与炫耀:抖音平台异化的自我呈现[J].青年记者,2021(16):106-107.

[3] 黄可可.社交媒体时代的倦怠感[J].视听,2022(1):154-156.

[4] 刘鲁川,李旭,张冰倩.认知负荷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以微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38(11):9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