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2022-04-29 23:26:19刘瑞雪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改现状

刘瑞雪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出台,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后,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和整合。将情感教育完全融入课堂学习的方方面面,鼓励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和探索。这不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语言学习能力,也为迅速提高小学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小学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促进情感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但是无法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然而,目前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小学语文教育情感渗透的效果,课堂教学亟待改革和完善。

(一)教师对渗透情感教育不够重视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渗透不够重视。一些教师仍然坚持过去的教学思想,强调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盲目进行灌输式教学,忽视科学性的教育,没有顾及学生的个人感受,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完成基本语文技能的教学外,还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受应试学习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片面的灌输,要求学生背诵难懂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情感教育要素。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还会严重阻碍学生多元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中学生对课堂情感教育没有积极性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只要学生参与情感教育并获得个人经验,他们就可以取得有效的学习成果,但是,在实际课程推进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讲解语文知识,因为很多学生对于情感教育有着一定的误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只是浪费时间,因为这方面的学习与应试教育毫无关联,学生认为这会影响自己的升学率,也给学生自己带来很大压力。同时,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导致学生不相信情感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而阻碍了教学进程,影响了学生的情绪。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性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外,语文教学还应注重情感刺激,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与作者和教师产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语文学习与情感洞察力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没有情感洞察力的情感教育是乏味的,换言之,小学语文教育是传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而情感教育有助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必须营造一个舒适、快乐的环境,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学生更容易移动并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情感教育,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

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处于早期阶段,辨别事物的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在课堂上仅靠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掌握重要且复杂的语文知识,更谈不上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深奥的内涵。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效利用有趣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语文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从学生的情绪入手,对相关知识要素进行分析和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措施

(一)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材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教材的全面创新和整合,小学语文课本包含了很多内容,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在确定教材的中心和主题后,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教育要素,还可以使用互联网查找丰富多样的可读学习材料,提取教育内容和情感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和学习。比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典型的帮助他人的例子,或者找一些与雷锋有关的例子,比如军民一家、雷锋出差-好事做了一火车等。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有用的事件和经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评价和分析。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问“雷锋叔叔在课文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中心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锋叔叔的爱国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开展情感教育

小学生的社交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对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记住相关的知识,更不用说基于教师的分析和讲解的深入知识和理解。因此,要想将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课堂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巧妙地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元素,在学生中营造出明亮、刺激、互动的情感。用良好的视听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情感。然后结合学习目标,通过提出相关想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探索,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情感理解。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感教育

在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班级不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框架内引入一种学习模式,由6~8名学生作为联合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层次和维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学生应该尝试使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与其他学生交流,通过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情感体验,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能会要求在课前收集一些雨果或圆明园有关的材料,小组的学生组织在教室里展示,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解释和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了解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古建筑的巧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和表扬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意识,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特征,询问了有关小组协作的问题:你喜欢圆明园吗?圆明园是因为什么被毁灭的呢?为什么它的毁灭使中国失去了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利用PPT课程展示圆明园毁灭后与毁灭前的比较,教会学生分析和看待这个历史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缅怀屈辱的历史来激发民族使命感,而且可以有效激发爱国的崇高意识。

四、结语

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在小学情感教育中,教师应营造学习引导情境,用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小学生走向情感学习的起点,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课程的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赵春凤.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5(12):198.

[2]吴非.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 中国新通信,2019,21(24):171-172.

[3]边冬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 才智,2017(33):6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新课改现状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9:03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2:19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