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峰 袁树香
摘要:5G时代助推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短视频也成为当下最具吸引力的融媒体艺术形式。短视频的兴起,与互联媒介科技密不可分,同样也寄寓了广大受众的参与情结,尤其是短视频创作者融入了极富个性与表现张力的创作手法,具有“高于生活”的艺术性特征。但同时,通过对短视频创作艺术性的挖掘与梳理,也暴露出更多问题。如艺利共存、重表达轻内涵、昙花一现般的视觉呈现、艺术审美素养偏低等。反思其问题,必须要予以正视。
关键词:融媒时代;短视频创作;艺术性;审美反思
融媒时代下,短视频以其快速传播、灵活自主的展示形式,成为广大受众追赶的“时髦潮流”。现代网络科技的助力,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短视频创作契合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了“艺术即生活”的创作本能驱动。但作为艺术创作活动,除了关注精神需求外,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人类实践。短视频创作的艺术性,应该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特质,提升短视频的创作艺术审美水平,才是短视频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短视频创作中的艺术性挖掘
从分类上看,短视频类型多样,新闻类、文娱类、科教类、社交类等。不同类型短视频在创作中对艺术性表现也各有侧重。例如,新闻类短视频讲究真实性,弱化艺术性;科教类短视频,真实与艺术并重等。[1]短视频创作,艺术性的实现,与其制作团队、创作理念、表现手法有关,短视频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各行业、各领域创作者创作思维的交叉与融合,也提升了短视频创作的艺术性审美。
(一)“高于生活”的距离美
在美学范畴,距离产生“美”。距离表现在空间上、时间上、心理上等层面,审美主体与客体间的距离,产生了艺术审美特性。例如,时空距离的产生,为欣赏者提供了新奇之美,心理空间距离的产生,为欣赏者提供了感知之美。在艺术性挖掘中,对于短视频创作,视觉上所表现的内容,与受众心理之间产生了“距离美”,这种“距离美”就是所谓的“高于生活”的意识形态。苏珊·朗格在谈论艺术表现手法时提出:“艺术效法自然,绝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也不是注重表面形式的迎合,而是强调自然的和谐,以及由和谐而延伸的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2]面对艺术品,观察艺术品的外在之形,还要体会内在之神,两者的和谐发展,才是艺术的真谛。回归短视频创作,短视频在艺术形式上,通过视听之形,来满足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美”,从而对受众产生吸引力。
审视短视频创作,犹如登山一般。短视频所运用的技术、手法,好比是登山的台阶。现代影像技术、模块化表意语言、自助式叙事结构等,为受众搭建走向短视频峰巅的艺术台阶。[3]手机上的美颜功能,所构造的人物主体,满足了创作者与梦想的对话。美颜下的人物,成为自己的梦想之形,利用智能化艺术手法,来欣赏与本人几乎无关的美感。这种以夸张的手法,来获得“距离美”的创作模式,实现真实世界与屏幕世界的视听交互。同时,利用浓缩手法,舍弃生活中不必要的部分,保留创作者主观意识的精致化追求,来获得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另外,短视频创作,满足“人人都是主角”的创作冲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机,拍摄所要的视频内容,借助于智能编辑、制作工具,来获得“高于生活”的“距离美”。可见,“距离美”的达成,需要创作者能够合理把握时空和心理距离,通过短视频中人、事、物的动态调整,创作出短而精的艺术形式。
(二)获得“想象释放”的无限空间
创作是一种想象,而想象又是基于模仿,融入主观创造的过程。在艺术创作中,人的精神赋予了想象应有的创作力量。在短视频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借由创作者的想象,为受众呈现富有想象空间的短视频作品。对于受众而言,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也融入了自我想象,这种想象相比而言,较为朦胧。艺术想象,基于事物的本来规律,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而出的丰富多彩的美感。对于短视频创作者,其创作的动机,也融入了审美情感,并通过短视频剪辑、制作、组合,来呈现给受众既新奇又真实的虚拟化视频画面。但与艺术想象不同的是,短视频的想象空间,又依赖于受众的心理需求。
“劳动创造了美。”创造美学认为,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基于情感表达的一种创造形式。创造美学非常强调创作主体的想象力,但作为短视频创作者,创作主体为大众,大众的想象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4]想象力存在差异,必然带来差异的创作结果。一些短视频艺术性很强,而有些短视频,缺乏艺术性,甚至陷入单纯的模仿、同质化表达。从艺术审美视角来看,短视频创作,体现了个体性与群体性、模仿性与自主性的交互融合。从创作者的艺术表现方式上,通过对不同艺术主体的组合设计,来获得审美效果。正如舞蹈家在创作舞蹈艺术时,并不仅依靠身体,而是将身体与服装、乐曲、灯光及其他要素进行了充分融合与重构,以达到高于舞蹈本身的舞蹈艺术形式。短视频创作,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与其创作逻辑、创作情感,以及与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时所释放的无限想象有关。短视频创作,建立在想象存在的条件下,因个体的差异性,在智能媒介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多元想象得以无限释放。
(三)情感性唤醒人的艺术愉悦感
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6月,全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人,而短视频用户达到8.88亿人。从短视频用户规模来看,用户数仍在持续增长,而最主要原因是短视频让用户感到有趣,甚至一些用户对短视频“着了迷”。从短视频生产主体来看,短视频创作者群体中,还包括短视频消费者,短视频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用户的喜爱,与其“撩拨人的情感”有关。从心理学上,对情感的撩拨,会产生心情愉悦的行为表现。短视频创作中,情感性表达是其艺术性的内在动力。用户在看短视频时,会让人的潜在情感得以满足,久而久之,受众对短视频的喜感度会更强。从技术层面,短视频在推送时,融入了智能化算法,能够分辨用户的观看需求,并向用户推送与之相关的短视频。创作者在制作短视频时,也会利用艺术手法,激发受众的情感,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创作者通过情感表达方式,创作出新奇的形象化视觉载体,以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欣赏需要,进而激起用户的情感波动。[5]用户在反复观看相关短视频中,情感会呈现递进集聚,进而产生“着了迷”的愉悦感。
在艺术审美表达中,凡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都可以通过情感或情绪活动的呈现来完成。艺术品创作,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形式,这种情感契合了受众的情感需求。同样,在短视频创作中,情感的表达也是其艺术性的重要内涵。用户在欣赏短视频时,所看到的画面形式,与自我的情感产生碰撞,进而产生情感波澜。创作者在短视频制作中,利用不同的艺术元素,来增强短视频的感染力。如犀利的眼神、微张的唇齿、半虚化的背景等,来达成激活受众情感的目的。创作者通过对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让受众的情绪、情感发生波动,进而产生联想、幻觉,感受到欣赏短视频所带来的快感。由此,短视频创作,需要创作者能够发挥想象力,从内容上聚合受众的认知体验,从情感上撩拨受众的内心欲望,从形式上以精简、直接的叙事方式快速抓住受众的眼球。
(四)契合大众艺术的审美感知需要
从美学层面来看,审美感知具有抽象性。艺术创作,本身融入了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短视频之所以受到追捧,与大众审美需求契合有关。大众审美,不是某一个体的审美,而是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审美需要。短视频创作,已经融入大众生活及精神体验实践中,对于大众的知、情、意等产生了深广影响。创作者因制作手法、表现形式等不同,对大众的审美感知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短视频审美活动,由自我审美逐步转向大众群体性审美。对于镜头下所记录的客观世界,大众在观看时,会受到创作者引导性画面的牵引,看到创作者想要受众看到的信息,进而满足受众的感官审美需要。从“看见”到“看到”,再到“知道”,这个过程,反映了受众的认识过程,也体现了受众的思维过程。短视频让受众从反复观看中,获得深度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同样,短视频在剧情、人物、情节、表演层面,相比其他艺术形式,艺术性更弱,但短视频的最显著特征是多元化,特别是人物的多样性,多为非专业、大众化人群,利用模仿式表演活动,来呈现新奇的艺术形式。这些表演者,无论是像还是不像,无论是有意设计还是无意为之,同样产生了戏剧冲突,同样对受众的感官带来刺激,同样满足了大众的艺术审美诉求。应该看到,融媒时代下短视频的异军突起,其审美认知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现象走向本质,从直观走向思维,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其审美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大众在欣赏短视频过程中,从想象、分析、整合、判断中,逐渐形成感悟式理解,也让短视频的艺术性得以展现。
二、对短视频创作艺术性的反思
互联媒体背景下,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短视频运营资本化也渐成趋势。对短视频创作的艺术性反思,事实上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一)艺利共存带来短视频异化艺术的泛滥
短视频创作的艺术性,不能不考量资本化运营带来的商业趋利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社交平台竞争日益激烈,各短视频平台在争夺用户群体中,对创作者而言,如何能够俘获用户的喜爱,才是创作短视频的关键。[6]为此,一些创作者为“利”而降低了艺术性,为赢得用户而一味地迎合用户需求,导致短视频异化艺术问题突出。如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为博取关注,走捷径,强调“黄金3秒”法则,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为导向,以哗众取宠为手段,满足受众快餐式文化品位,甚至出现低俗内容,更无艺术审美可言。在一些短视频制作中,最初以才艺表演赢得受众的关注,因才艺展示达到极限,担心人气排名下降,受名利熏染,而偏离最初的才艺展示方向,导致伪文艺表演,与文艺精神背道而驰。
(二)缺乏责任担当导致“昙花一现”短命式创作
短视频的“短”,更多的是强调精简、集约,而不是“短命”。但当下,短视频“短命式”创作问题凸显,反映出创作者的艺术素养贫乏,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对于短视频,精彩的内容,虽长犹短;对空洞无味的内容,虽短犹长。短视频的兴起,最初让更多的民间有才艺的人得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但一些创作者追名逐利,葬送了短视频应有的社会价值。对于艺术创作活动本身,艺术性是其重要价值,社会价值赋予了其生命力。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以追求“纯娱乐”,导致作品肤浅、低级,难逃“短命”之劫。
(三)有感无悟消解了短视频艺术创作空间
短视频受到青睐,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创作平台不无关系,互联网、移动传媒,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短视频来展现自我,让更多的人认识自我。但艺术创作,艺术性是必备要素,艺术创作所需的悟性,也是展现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但一些短视频创作,重感官刺激,轻艺术感悟,反而阻断了艺术创作空间的无限拓展。“悟”的本义在于“兴会”,通过“悟”,来感知、理解、体会一种美的知觉或直觉。在艺术审美中,悟性为艺术创作赋予了深刻的审美内涵。短视频创作中,创作者需要“悟”,欣赏者也需要“悟”,两者的互融,才能提升艺术品的审美特性。但事实上,一些短视频创作者重“感”轻“悟”,缺乏应有的艺术审美悟性,在创作短视频时,一味求新、求异、求变,导致作品过度“泛娱乐”化、内容同质化,也让受众感到审美疲劳。
(四)短视频创作者、消费者艺术修养急待提升
从艺术性视角来看短视频创作,折射出艺术创作供需失衡问题。一方面,短视频创作者缺乏应有的艺术素养,一味迎合消费者诉求,降低了短视频创作的艺术门槛;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在欣赏短视频过程中,一味追求新鲜感、强调视觉感官刺激,丧失应有的艺术分辨意识和审美力。可见,立足短视频产业发展现状,对于短视频创作者与消费者而言,都需要加强艺术审美素养的提升。当然,全社会艺术素养的提升,不能单靠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来完成,而是要从政府层面,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短视频创作进行规范与管理,从系统规划、管理部门协同分工推进中,提升短视频产业整体艺术水准。
三、结语
恩格斯认为“艺术应该归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艺术本身,具有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特点,具有可感、可赏却不可用的表现手法。然而,面对短视频的汹涌而来,一些短视频创作存在粗制滥造问题,降低了全民的艺术审美格调,特别是一些“接地气”的“草根冥想”,颠覆了传统影像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短视频创作,虽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参与表现、表达的机会,但短视频创作者不能一味追求感官刺激,采用模仿、抄袭、过度满足受众“泛娱乐”消费观模式,这样反而弱化了影像艺术本来的创作标准。因此,全社会要行动起来,从短视频内容创作、形式与审美上,提升艺术性内涵,促进短视频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唯侃.新闻短视频的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J].新闻世界,2022(4):23-27.
[2] 孙焘.意象学说的“情景交融”:基于形式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理论互补[J].中国文学批评,2020(3):59-68+158.
[3] 胡鹏飞.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影像的艺术创作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18):173-174.
[4] 刘子旋.大众文化语境下短视频的美学表达[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1):72-75.
[5] 周仁平,罗弈为.网络短视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反思与建议[J].教育传媒研究,2020(5):22-26.
[6] 吴文瀚.论人工智能的话语实践与艺术美学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4):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