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

2022-04-29 00:44
中学生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冯骥才作家高中语文

作者介绍

柏  萍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中语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

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都会推荐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书中纯熟的京津官话、浓郁的市井气息、丰富的人性内涵,如同一位个性十足的老者,用活泼的智慧语言,讲述老酒一般的故事。而散文集《花巷》,更像一处小丛林,高低葱茏,林木繁多,读者从任何一篇文章切入,都能领略到别样的风光,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摇曳多姿的世界。

冯骥才首先是一个画家。

《花巷》的第一部分,是冯骥才的十几幅画作,它们都以自然为摹写对象,或山村,或溪流,或丛林,或峻岭,笔触是典型的中国水墨底子,虚实相生,浓淡点染,写意为主;间杂西洋画的技法,诸如水粉的运用,及“印象派”的光影呈现。线条与色彩,因富有个性的主观情绪而具备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用心生活”与“生命真趣”两个板块,是作家与自然的对话,与自我的周旋,与旧时光的长谈。

《墓地》《空信箱》《吃鲫鱼说》《夕照透入书房》等文章,从微观视角出发,抵达深邃之境,表现出作家敏锐的艺术捕捉能力。一切微小之物,当被赋予了情感、价值与意义,就会释放出光华,让读者在平凡的生活剪影中,获得驻足的乐趣。小说家毛姆说:“当你能观察落叶与鲜花,从细微處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你怎样。”冯骥才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经历过“文革”,这些巨大的灾难,虽在作家的生命里留下了印记,但并未成为黑暗之渊,而是成长为生命的大树,在深沉的年轮中,记录下对人生更睿智的认知。

“艺术人生”这一板块,是一个“文化人”的自我剖析。

对于绘画,作家认为它是“文学的梦”,文学抒写性灵,而绘画呈现心灵——从不同角度激起观者的经验或想象力,产生多层的内蕴,这与文学的多重解读近似。对于书法,作家宣言从不临帖,但爱“读帖”,在与大师的神交中,感知其人格与精神。书法之于作者,不是茶余饭后和名利之饵,而是一个自足的小宇宙,挥毫泼墨是释放自我,是艺术创造。对艺术门类的解读,比如《话说中国画》《小说的眼睛》,则凝聚了作家独特的文艺创作思考。

最后一节“远方诗意”,是远足。作为中国“作协”的会员与国际各类民间文化活动的受邀学者,冯骥才游历过很多国家,当丰富的心灵与充满异域气息的国度、城市、乡村相遇,作家的创造力被充分激活:从拉丁区的一条小街,到萨尔茨堡的性格;从古希腊的石头,到阿尔卑斯山的精灵……世界变幻于步履间,闪烁如天空的晨星。

冯骥才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守于书斋的“文人”,而是一个视线向下、奔跑于“俗世”的文化保护者和传承者。作为中国民俗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他的步履常年印在荒僻的村落,为城市文明中几近凋零的民间艺术奔走、呼号。那些黄沙中的车辙、沾满泥浆的雨靴、风雨中跋涉的身影,都将记住一个文化人为挚爱的事业献出的一片赤诚。

猜你喜欢
冯骥才作家高中语文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