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典古厝文化 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2022-04-29 21:08:18谢赠生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探究课堂教学

谢赠生

摘  要: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中小学生对社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于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了一大研究。关于中小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美术课程对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典古厝文化活动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在学校中,教授孩子经典古厝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术能力,还可以给孩子灌输我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文章对福州经典古厝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福州经典古厝文化;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一、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教程过于呆板

以前的美术活动教育大多数是从形式出发,死板地按照教研活动的规定来实施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太过僵硬、枯燥。教材上面只有呆板的美术作品图稿,宽泛而没有明确的创作思路,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美术活动时只能接受枯燥、平淡的教材内容。美术活动大多是以上课形式进行,过程死板,以观察、讲解、中小学生操作、教师评价等流程,非常程式化。对于中小学生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不予理睬,只要看到学生在安静认真地作画,教师就能感到非常满意了。可是教师不知道内心对游戏的渴望和在此过程中是否获得愉悦。如在一次绘画活动“小猴吃桃”中,教材的重点在于掌握绘画小猴吃桃的基本方法,教师采用分步示范的方法让中小学生跟随教师分步画,每画一步教师巡回重点指导,教中小学生正确的绘画方法。像这种教育现象导致教育过于死板、僵硬,使中小学生不能活跃动脑、快乐地接受美术学习。

(二)教师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不是从根源出发,培养中小学生的活跃思维。在教师的美术活动教育中,教师没有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只是按照呆板的教学活动来给学生传输一些教学工具上面固有的东西,为学生讲解一些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而没有给学生明确学习的活动主题,也没有启发学生开拓新的学习思路和观察方式。如在组织中小学生绘画活动“美丽的窗户”时,教师只是讲解窗户的作用,让中小学生装饰窗户,而并非给中小学生更多的指导与创新的空间,无法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在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新颖的活动形式,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让中小学生有更多的创新空间。还有就是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教师给孩子布置任务,放学回到家里请每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折纸飞镖。可是,就有家长认为教孩子折纸是教师的事,他们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折纸飞镖,从而没有和孩子一起完成任务,导致这些孩子没有学会这个折纸的技巧。

二、福州经典古厝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措施

(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资源

在选择课程开发时,应考虑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资源,选择福州地方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当中的教学设计。福州经典古厝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择。即便是进行建筑绘画或者古城地图的绘制,也是基于对福州古城的认知。从本质上讲,作品的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融合了美学并不断提高学生审美体验的艺术创作。

首先,要具有可行性,因地制宜,符合地方实际。只有见得多了才会产生更多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活动设计过程中,会让学生到福州古厝实地参观考察,并且让学生表达感受,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福州的文化特色、历史人文知识等,因为看的过程其实也是积累的过程,要想艺术有灵感,要想艺术体现出生命力,就需要不断积累这种生活的审美经验,这些生活上的素材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地去学习,积累经验,不断地看,包括一些古建筑和文物古迹。

其次,遵循适切性原则,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生仅仅看是不够的,看只能够积累学生的一种经验和体验,但是要把这种经验和体验转化为他们内在的一种知识涵养,还需要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绘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福州的地方文化元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福州的地方文化,以及在美术学习与创作中更好地去融入这种特色。从而帮助他们加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传承地方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提高教师古厝文化素养

要想让学校的古厝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就要提高教师的古厝文化素养,让教师对于这项活动加深自己的认识,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课程进行学习,等学会了之后再教给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经典古厝文化的价值。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古厝文化艺术素养。良好的素养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还能够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收集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教学,同时,教师的古厝文化素养提升了,那么在教学生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古厝文化素养。

首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美术活动的教学新方法。集体备课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每位教师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扬长补短,共同探讨有利于探索美术教学活动的新方法。对于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很难让当代的中小学生去适应和融合的,所以,就必须要制定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与欲望。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通过在课堂的学习中了解更多关于审美相关的内容。教师也一定要去研究怎样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知,这样学生就会懂得“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对这方面的内容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舍弃传统的呆板、枯燥的不利于中小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能激发中小学生主动去创造、创新的新方法。

其次,经常开展“一课多磨”的美术教研活动。“一课多磨”即教师在组织活动后,其他教师对其教研活动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在组织活动时所存在的问题,共同想出解决方法,教师再组织修改后的活动。在这样一次次的探讨与研究中,教学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他教师也能想出更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渗透到学生的游戏中

对学生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游戏,教师将经典古厝文化的活动渗入手工艺中,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学习手工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经典古厝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素养。要坚持以玩促学,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理较重,而且更容易被未知事物吸引。因此,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不断创新游戏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能感受到游戏产生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整合学校游戏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想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从而保障学校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合理选择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增减。

三、结语

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古厝文化活动教学的工作,并且要对古厝文化教学工作给予一定高度的重视。对教学工作来说,在经典古厝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变古厝文化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经典古厝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双馨. 古建筑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与探索——以莆田侨乡建筑为例[J]. 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02):58-59.

[2]  罗郁霏. 借线条绘画,承中华文明,育审美素养——“家乡古建筑”教学案例[J]. 学园,2019,12(04):66-68.

[3]  丁晓华. 农村小学美术课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体会[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3):124-125.

猜你喜欢
中小学美术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2:50:1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农村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10:28:09
开展美术课外活动,提升学生艺术造诣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