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主情致,直抒本色

2022-04-29 00:44何思雨
文史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杨花秦观海潮

何思雨

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

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这是秦观的一首代言体词。李清照《词论》:“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专主情致”是秦观词的突出特征,集中体现在代言体词中。秦观凭着他的敏锐善感,营造出柔美的意境,将细腻的内心映照于笔下的女子,由她来伤春叹逝、诉说相思离情。而《一落索》不是典型的代言之作,没有意境的渲染,没有女子容貌的展现,直接以女子的口吻倾诉对薄情男子的埋怨。诗人通过女子直抒心声,展现出一位多情女子落寞徘徊的形象。上阕悲叹男子的无法久留,下阕幻想归隐只属于彼此的仙界,最终认清了男子的离去,将她无情摧残。尽管是直接的内心独白,却不似“悔当初、不把雕鞍索”的大胆粗放,而是情感哀怨,语言婉转,心理活动曲折,仍然婉约而富有情韵。

词的首句即展现出杨花在空中整日飞舞的场景,既是女子的见闻,又引起她的思绪。空,既是说男子如同杨花在空中飞舞的飘忽不定,无所依托,也表明了女子的心境,自他走后,仿佛心里空了一块,再无其他事可牵挂。《玉台新咏》有《杨花曲》,纷飞的柳絮寄托着词人的情感。杨花是柳树在春天的飞絮,因“柳”与“留”同音,又在离别的水边常见,因此在词中用来表示离愁:“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晏殊《人娇》)“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牛峤《江城子》)同时,杨花在春末起,代表着时间流逝;孤单的女子感叹爱情无常、容颜易失,如同随风飘零的杨花:“肠断送韶华。为惜杨花。”(张先《浪淘沙》)“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秦观在《一落索》中,并没有选取以上常见的情感表达,而是以杨花喻指男子。他强调杨花“奈久长难驻”,女子抬头看到柳絮没日没夜地漫天飞舞,但没有长久停留下来的意愿,终究要消失在风中。由此联想到她牵挂着的男子,就如同杨花一般,不会安稳地陪伴她左右,飘飘然而来,不知何时就会离开。开篇借杨花的轻浮无依,抒发了女子对杨花般的男子来去无常的埋怨与失落。杨花在春季飞舞,又是一年好春,自己却孤单地思念着远方的人,在这春闺中更添落寞。

接着,女子思绪万千,由杨花飞舞的场景联想到了海潮,虽然“暂时来”,但至少有“堪凭处”。李益有《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海潮来临的时间虽短,但每次都有可以停靠依托的海岸。海潮与海岸虽不能永远在一起,但来去都有时,总能短暂地相互为伴,离去时互相挂念。女子羡慕海潮,看似无理,但联系前文的薄情杨花,就能看到鲜明的对比:定期相会的海潮,有信堪凭,总好过飘浮在空中抓不住的杨花。她不去求得长久的日夜相守,却连海潮的音信都没有,足可见其愿望之卑微。杨花与海潮,本不相干,在此被女子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她的思绪纷飞中,实则是痴痴想念一人的、无端想法的蔓延,更突出女子的满腹牢骚。上阕的情感基调是哀怨的,女子心里牵挂着离她而去的人,期期艾艾,一腔怨言,在飞絮满天的场景中伤心徘徊,思绪万千。

过片开篇转向虚无的世界。“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紫府,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内在修行的一种境界,此处是第二种意义,即道教中仙人的居所,出自葛洪《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在游仙诗中常引:“五香芬紫府,千灯照赤城。”(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云轩游紫府,风驷上丹梯。”(卢思道《神仙篇》)而多情的女子向往道教的仙居,自然不是为了得道升天。她在幻想与她的如意郎君一同归隐,两人共赴仙居,生活在无人打扰、只有他二人惺惺相惜的世外桃源。李清照《渔家傲》有“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也幻想归隐仙境。两者在艺术效果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营造一个虚幻的仙境,抛下俗世的烦恼,寻求幻境中的解脱。但李清照是寻求个人的解脱,希望一人远离尘世的苦难;而秦观笔下的女子则是寻求爱情的美满,想找一无人打扰的环境,只有两人幸福生活。女子的愿望看似平实,但在她的幻想中,世界中只有二人,她的眼里只有一人,一片痴情。她的想象不是现实的柴米油盐,而是借虚幻归隐,可见这位男子对她来说遥不可及。即使是幻想,这个美好的场景似乎也使女子感到幸福。

但转念之间,回到现实,“肯如薄幸五更风”。薄幸,杜牧有《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秦观很喜欢这两句诗,在词中多次引用:“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满庭芳》)“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满庭芳》)“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风流子》)关于扬州与薄幸,有他的感同身受。五更风,出自王建《宫词》:“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五更,是夜晚的最后一段时间,尤为凄凉。王建《宫词》中的后宫女子自比为桃花,期待着结果,却被五更风吹落,叫人恨恼,埋怨不已。宋词中常用五更风比喻男子:“惜花人恨五更风。”(贺铸《卷春空》)“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晁补之《清平乐》)“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李石《乌夜啼》)秦观也借用此意。女子意识到她魂牵梦萦之人不是她的如意郎君,而是像薄情的五更凉风,是负心离去之人。女子自比为花,那冷酷的五更风不仅不懂得轻柔吹拂,怜惜娇花,反而将她无情摧残。她思念之人不是相将归去的伴侣,不是搔首踟蹰的挂念,那男子终究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匆匆别过,杳无音信,留下女子一人苦苦思念。

秦观流传下来的词九十馀首,其中代言体词近六十首,约占作品的三分之二。秦观典型的代言体词的展开方式有两种,一是写景。外在的实景比较容易观察,通常在闺阁与小楼中,运用具体的意象表达女子的情感,更加含蓄蕴藉,富有画面感。如“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菩萨蛮》)“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画堂春》)二是写女子的形态。通过女子的装扮、面部细节、身材等,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从肢体动作和神态表现出女子的心境。比如“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减字木兰花》)、“鬓云松,罗袜刬”(《河传二首》其二)这两种方式共同营造出的意境,通常都与情感承载的主体—女子保持一定距离,虽然有悲情的表达,但大多通过意境的烘托委婉反映出女子的情感,成就了婉约的风格。除此之外,秦观词中也有直接以女子的口吻展现内心独白的,如《满园花》《品令二首》,但用语俚俗,格调不高,女子直露地讲述对情爱的追求,审美距离与读者过近,反而失去了含蓄的美。虽然沈谦评价《满园花》“铲尽浮词,直抒本色”,但更多被批为“鄙野不经之谈”。

笔者认为《一落索》更能担起“直抒本色”的评价,这首词也直接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怨愤,使用心理活动的描写将其组织起来。上阕看到杨花起兴,形容男子的来去无定,还不如有所凭借的海潮。下阕构想美好的幻境,想要与他一同归去,两人只属于彼此。结尾回到现实,哀怨地道出男子的薄情,将她摧残,叫她心伤。秦观有意组织语言,女子以花自比,更加婉转动人。总的来说,《一落索》是女子对薄情郎的哭诉之词,刻画女子心理活动,引用典故,沉吟哀婉,拉开审美距离,展现出一位多情女子的苦思形象。由女子的思绪牵引全文,虽然没有具体场景,没有一个“愁”与“怨”字,但句句言情,句句埋怨,女子痴情可见一斑。既符合秦观词“专主情致”的特征,又“直抒本色”,是一首动人的怨情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猜你喜欢
杨花秦观海潮
故乡的杨花又开了
风很大
柳永·望海潮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秦观 踏莎行》
望海潮·八里湖
望海潮·枫林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