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劲
摘 要:信息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实际教学时,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性使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但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与全面发展造成限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方式。文章主要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相关问题,以“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为例,对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实施过程展开论述,以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实践指导,过程性评价能够推广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评价实施
一、过程性评价概述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的进步进行衡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形式上的将一次终结性的总体评价,划分为阶段式的多次评价,它和传统评价方式的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评价功能的创新与开拓。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借助多次的间隔性评价,对教和学进行监控,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做出反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和教师能够朝着一个良好且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发展
从本质上讲,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的积极的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不断的将新图式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这种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根本途径,而过程性评价能够对这种认知结构发挥行之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有效融入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多元化的教学中,体会信息技术带来的趣味和满足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自身已有的知识系统,实现知识结构的扩充。
(二)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
尽管学生的智力水平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大部分还是靠后天开发与培养,一个良好的评价方式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挖掘学生潜能,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沿用传统的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显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符合。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对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三)体现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定义、概念等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评价。有效地实施过程性评价,但能够推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涉及了智力、态度、情感过程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
三、过程性评价的开展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他们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也就是学习的基础各有差异,考虑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教师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也不能选择完全相同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甄别挑选,注重评价发挥的过程性及发展作用。一次有效的评价是对某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馈,也是下一阶段的出发点和推动力,总体来说,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过程性评价发挥的向导以及激励功能。
(二)多元化原则
在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是多元化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教师或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时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尽可能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期望值调动到适当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在反思中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优势之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的教师评价重点在于鼓励激发学生,通过相关的手段和策略巩固学习效果。
(三)可行性原则
通常在教学评价之前,先要制定评价的准则或标准,因此要以评价标准的可行可操作为基本原则。每一条评价标准都应做到清晰明了,最好细致到可以量化的程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使教学评价不至于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操作。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来,通过亲身参与学生才更能理解评价的积极作用。
(四)全面性原则
这里所讲的全面性原则,主要指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对象要全面、深入。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而不是某个或某部分,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评价内容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学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态度及能力等也应包含其中。对学生展开全面性的评价,是对新课改理念的契合,也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必需行为。
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一)确定评价内容
信息素养包括三部分,一是信息意识,遇到问题时能不能想到以信息技术的工具来处理。二是信息能力,想到用信息技术,会不会运用,能不能用好。三是信息道德,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是不是符合信息技术的规范,合法合理地来运用。
(二)设计评价工具
在正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专属档案,然后将学生的相关资料、作业、作品等保存到个人档案袋中。除此之外,还要将学生日常的表现情况,如作业情况、课上表现等在档案袋中进行记录。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的互通性,实现学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的共享,以方便日后学生自评或者学生间互评的开展。最后根据提前设置好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进行详细的对照和参考,设置出一个与本节内容相符的量表,完成评价工具的设计。
(三)评价过程
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将学生有计划地分成3到5人一组的多个小组,然后在小组中安排一名组长发挥监督作用,其他组员也要安排好各自的任务。学生自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自我行为进行评判和反思,对自我的现行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该阶段自己的缺陷与优势所在。自评完成后,组长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上交给教师,教师将档案袋信息、学生自评、组间互评综合分析,分析得出每个学生哪里表现不错、哪里还有所欠?最后将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进行等级化,针对学生等级情况分别处理。
(四)评价结果反馈
在完成整个过程性评价以后,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然后将总结、量表及其他信息再反馈至学生,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这次评价的所有信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出反思,对自己上一阶段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足之处,对学习策略和态度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信息技术是一门半理论半实践的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过程性评价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教师应该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观和学生观,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实践指导,过程性评价能够推广于教学实践。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郑明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张小花.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