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浩程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同步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如何才能解决现阶段的各种问题,充分切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进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思考的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创作的关键支撑,对于新闻的质量能够起到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切实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大对各种新型工作方法和技术的涉猎,以此来增强自身综合能力,这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本文将会重点分析“互联网+”视角下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策略
在“互联网+”应用范围日渐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越发显著,整体收效也正在迅速提升,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所选取的首要工具,是非常关键的路径和模式。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播电视媒体承载着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责任,同时也发挥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现在“互联网+”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对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冲击越发显著,在此种情况下,有必要重点形成对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的理解和认识,采用更加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方法,切实有效地促进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上涨,以此来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互联网+”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征
(一)大众化特征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媒行业的发展必经之路,广播电视新闻的大众化特征在此种情况下更加显著,以满足社会受众的需要,在此种情况下自然体现出相当显著的平民化特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新闻采编工作的平民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新闻的受众群体是社会公众,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民生报道比例,深度关注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多地报道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1];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在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中占据的比例正在迅速扩大,无论是发展态势或是发展空间都非常优秀,人民群众逐渐变为各种各样的民生新闻的爆料者,这是主体地位的转化,在传统新闻事件报道中,创作主体为记者,而在现阶段则转化为人民群众。所以新闻采编工作者有必要认识到民众在新闻采编方面的重要推进作用,从百姓的视角着眼分析,提升对其切身利益的关注力度,寻找到更为符合实际的新闻线索,精准地完成对各种各样新闻事件的整理,传递给受众更为丰富充实的新闻信息。
(二)丰富化特征
在传播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有效地优化和改进采编的手法和模式,逐步丰富充实新闻内容,促进新闻内在价值的提升。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强化对现代化方法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尤其是需要深层次地解读“互联网+”时代意义,全面促进新闻采编工作形态和模式的改革,促进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的相互整合,在已有的技术前提支撑下拓宽扩展新闻内涵,借助于更加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新闻采编模式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使其能够更加乐于接受各种新闻信息,切实有效地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如果从“互联网+”视角着手分析,可以发现其具备多种功能,可以实现图像与文字的拓展,在实际整合的过程中促进新闻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的有效提高。在媒体行业发展越发迅猛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也正在迅速提升,可供选择的方法也越发多元化。只有全面丰富完善新闻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受众带来帮助,强化受众群体对新闻媒体的认同感[2]。
(三)技术化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受众阅览新闻信息的载体也在产生相应的变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等终端的使用频次越来越高,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尤其是需要促进自我时效性和局域性的提升,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目前各种各样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提升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模式和传播路径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闻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路径完成传播,这样便可以极为有效地促进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为新闻报道最终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开展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形成对不同的传播平台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科学有效地掌握相互间的差异性,充分彰显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优势,科学合理地避免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在已有的技术前提支撑下完善和改进平台发展的空间,在坚持正确的导向下,有力地促进广播电视新闻整体采编水平的提升。
(四)多元化特征
如果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工作模式来看,传播模式往往会被简单地限制在广播电台以及电视中,相对简单,传播效果也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和影响。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深度发展正在促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流程越发朝着多元化方向建设和发展,时至今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路径,可以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的支撑下,促进对新闻信息的传递,无论是时效性还是覆盖范围都明显提升和扩大,能够极为有效地切合受众群体对于新闻信息阅览的需要。与此同时,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正在联合开发和受众需求相互贴合的新闻传播模式以及传播路径,这与“互联网+”时代发展不谋而合,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新闻浏览与接收等多方面的限制,进而促进新闻采编质量和速度的同步提高,为受众群体提供更多的便捷性。
二、“互联网+”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策略
(一)综合分析受众群体需要
新闻采编工作者在开展日常新闻采写和编辑工作的时候,应该精准且有效地完成对受众群体心理需要情况的详尽且具体分析,在形成明确的理解和认识的前提下,充分掌握受众群体的爱好和兴趣,传播更多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在开展新闻创作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到群众当中,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的方式,加深对群众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群众的实际生活和日常体验,确定新闻信息创作的素材,以此为基础,强化和受众群体的共鸣,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认识到群众的需要以后,便需要从更为客观具体的视角着手,全方位地提升对新闻信息的客观事实的关注力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应用,一方面需要贴合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彰显和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作,探索和扩展优化新闻编辑路径和传播路径,积极有效地扩大新闻信息的受众群体,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的提升,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人民群众当中[3]。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更加需要衔接民生,采编出百姓喜欢的新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切合新时代发展进程,才能为“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助力,这就自然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要重点强化学习,深度解读“四力”的内容,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意义地融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将各种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内容报道出来。
(二)全面认识新闻采编技巧
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全方位地提升对新闻创新的重视力度,不仅包括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前期的采访和摄像技巧,而且还包括新闻稿件写作、后期剪辑和处理等多项内容,应该在目前广电技术条件下积极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新闻采编工作水准的提升。相关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选择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工作者参与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同时还需要全方位地考察新闻采编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保证其可以充分满足规定标准需要,按照最为科学恰当的方法完成对新闻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工作,增强新闻信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详细且具体地了解和认识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贴合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战略方针,精准地掌握舆论力度,科学合理地做好对新闻稿件采编工作,强化稿件内容的价值。此外,为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广播电视新闻还需要积极有效地改良目前已有的新闻采编工作形态和模式,更多地强化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充分切合时代发展进程,优化改良新闻采编工作的形态和模式。具体来讲,为更为有效地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新闻采编工作者有必要积极地转变思想,将各种新兴科技成果应用融合在广播电视媒体的建设和发展中,在传播技术层面,则可以针对性地打造独属于频道的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还可以充分依托微博和微信等完成传播推广,促使广播电视新闻可以被更加迅速地传递给受众群体,收获受众群体的认可和关注。
(三)加大对新型采编设备的应用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前景更加良好,所带来的帮助非常巨大。所以有必要及时有效地完成对相应采编工作的优化和更新处理,全面提高投资力度,加大对各种各样的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如在拍摄相应的画面时可以应用无人机等设备,这将会丰富充实画面形态,提升拍摄的便捷性;又如,现阶段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已经可以满足拍摄同时进行简单剪辑的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在拍摄的同时简单地完成对新闻视频的剪辑处理,进而有效地提升编辑质量和编辑效率,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完整的新闻平台,联网进行协同采访,做好全流程管理工作,最终采编质量和采编效率均会有效提高。
(四)着力增强新闻的深度和内涵
目前来看,“互联网+”技术已经被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对其工作还是日常学习,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具备相当重要的文化意义以及社会价值。如今,新闻信息的基本内容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所以更加需要增强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审核,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内容为王”,这不仅是广播电视的优势,更是其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重要筹码,能够在尊重新闻事件事实真相的前提下,更加深层次地反映出事件本质,进而完成正能量传播。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切实融入到社会公众当中,实现对新闻线索的清晰梳理,全面挖掘和分析新闻报道的深度以及广度,除此以外还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多样的新闻信息报道模式,明确事件发展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充分挖掘潜藏在新闻信息内部的本质,丰富新闻报道内涵,进而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4]。
(五)融合新型新闻采编模式
优化完善现阶段已有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模式是扩大提升新闻信息广度的重要方法,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实现传播,可以促进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和高效率传递,进而覆盖到更多的受众群体,彰显出新闻信息的重要价值和效益。所以新闻采编工作者有必要充分衔接贴合时代发展进程,积极地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征,在与时俱进的工作历程中延续创新改进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明确受众群体的需求以及现阶段的信息接受模式,提高采编效率,强化新闻节目所具备的针对性以及服务性特征。应该在实际演变的过程中积极地切合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要,多元化转变改良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在构建打造网络技术互动机制的情况下,广泛地收集来自于受众群体的看法和观点,营造更加开放活跃的互动和交流氛围,以此来打造更加和谐的新闻传播形态。与此同时,现阶段社会中主要以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受众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同时理解能力也更强。鉴于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有必要针对此类年轻群体的特点,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时尚化元素和快节奏元素,这样自然可以吸引到广大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和认可,如目前包括《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环球网等诸多官方媒体均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抖音、微博上开设官方账号,并且发布视频和动态与年轻人群体的喜好极度契合,部分官媒还经常应用网络时尚词汇,更是深受年轻受众群体的好评。相反,中老年群体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弱,鉴于此,广播电视新闻有必要为老年群体提供内容更为详细丰富并且语速相对缓慢的新闻内容。
三、结语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已经受到影响,其中传媒行业受到的影响尤其显著,包括微博和微信等平台的崛起与受众群体新闻信息阅读模式的转化关联密切。在此种情况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寻找到新的发展道路,加大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信息采编工作特征的分析和解读,有针对性地寻找新的新闻采编道路,帮助广播电视媒体更好地贴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从而在媒体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保障收听收视率。
参考文献:
[1] 丁晨.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J].东西南北,2020(9):129.
[2] 李勇.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20(4):447-448.
[3] 汤雯琛.试论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传播力研究,2019,3(15):124.
[4] 蓝希.探究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传播力研究,2019,3(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