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叙事类习作支架的搭建意义及策略初探

2022-04-29 17:47钟文惠
新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钟文惠

【摘要】为了改变“习作难教”“习作难写”的尴尬现状,切实提高习作教学的实际效果,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背景及探究,初步形成以教材体系、问题序列、生活资源和评价标准为媒介搭建习作支架的教学思路,帮助教师建构习作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关键词】叙事类习作;习作教学支架;教学序列;习作训练

本文中的“习作教学支架”主要指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叙事类习作的整体教学支架搭建。根据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心理诉求,本着以专项训练为主,化难为简的原则,通过整合教材编排中的教学序列、梳理教学的进度序列等形式搭建习作教学支架,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也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了抓手,从而提高习作训练的效率。

一、搭建习作支架的意义

1.搭建习作教学支架,消除学生习作过程的畏难心理

学生害怕习作是一种常见却又复杂的心理现象,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一是被动习作心理的反映。习作内容被指定难以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二是无习作(话题)素材;三是无行文方法。而“习作教学支架”的搭建如同学生习作训练过程中的“脚手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习作的畏难心理。

2.搭建习作教学支架,给教师提供习作教学的抓手

调研当下的习作课堂,“活动体验—交流活动感受—学生习作—习作点评—习作誊写”或“例文引路—交流写法—活动体验—学生习作—习作点评—习作誊写”是当下习作课堂的常见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活动的设计虽然让学生明确“说什么”,但如何“将事情说清楚”仍然让许多学生犯迷糊。此外,教师和学生对习作的评价也是“多年如一日,大同小异”罢。所以,构建“习作教学支架”,让教师有了更清晰的习作教学抓手。

二、小学语文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的搭建策略

1.借助教材的编排体系搭建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会在单元页中明确指出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利于教师更清晰地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及学生语文素养综合形成的阶段性目标。结合教材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页的语文要素、语文园地和课后习题梳理出习作教学支架。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用上“一________他们便_______”的句式说话,能积累表示“动作、神态、心情”的成语。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学写日记、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课文教学侧重让学生掌握比喻句。观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习作单元可以发现: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不是叙事类习作,第二单元的“写日记”可以是叙事类的文体,教材这样的编排既考虑了语文要素的教学,也考虑了学生年龄的特点。为此,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师可提炼出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和评价支架:一是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二是用上表示“动作、神态、心情”的成语;三是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四是用上学过的古诗句等。這样,按教材进度给予学生和教师明确的习作目标,既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消除了学生无从下笔的畏难情绪。

2.教材融合搭建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

(1)通过整合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搭建习作支架,发现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大多源自于他对生活的兴趣。牢记“立德树人”理念,语文教师要善于整合语文与其他教材中的资源,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育人目标等挖掘孩子喜闻乐见的“生活源”,也是搭建叙事类习作支架的策略之一。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它的习作是“写日记”,但学生往往不容易想起日记需要的素材。语文教师可以统揽年级各学科教材,从中发现日记的素材。如: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说说我们的学校》,借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动设计,习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指导,说自己对学校各个角落的布局观察,说发生在校园的故事;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问题,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潦草、不讲文明等引导学生写图书角的建设建议、评价校园宣传栏上的作品或记录并指出课间十分钟应该养成的文明习惯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的习作分别是《我来编童话》和《续写故事》,教师在教学第三、第四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的基础上,再根据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引导学生以童话的形式讲“日记”里的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这种习作教学支架的搭建,不仅让学生的思路有了延续性,而且每一次习作都是在前一次习作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修改,给了学生习作时的自我实现梯度,保护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2)借助“劳技、美育”课程搭建习作教学支架。根据习作的“任务性、创意性和随笔性”三大路径原则,教师也可以借助“劳技、美育”课程给予学生“任务”并进行习作训练。如,学校开展“春游”“折纸”“绘画比赛”“我的拿手好菜”等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训练序列给予学生“任务”。以“春游”为例,教师在春游前提前根据三年级《写日记》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拟定《活动建议书》《春游,我想对你说》等题目;结合第三单元让学生就《反对不文明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春游时化身成童话故事中的一员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第四单元以《他变了》为任务搭建习作训练支架。

经探究,各个学科的教材都会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不同的侧面落实教书育人的任务,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适当的融合搭建习作教学支架,可以打开学生的习作思维,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文思如泉”,学生也能通过习作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从教材走向生活,加快了“三全育人”的步伐。

3.借助教材的问题序列搭建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

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会用相关句式说话,如:“______(时间),______(谁)______(做什么),______(心情怎样)”。此外,低年级也可以借助教材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结合《我多想去看看》引导学生会用“我多想______,那里有______,还有_______。”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梳理出问题的序列,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习作时找到表达秩序的“脚手架”。

4.借助教材评价标准搭建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让孩子更好地“听说读写”。观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编排,结合“以终为始”理念,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然后以此核心素养指导形成习作的评价标准。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要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说自己的学校”。习作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为此,习作过程“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成为三年级叙事类习作评价的支架之一。为了更好地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习作评价标准还可以结合整个单元的训练要求进行设定。如,通过《花的学校》《秋天的雨》等课文的教学,教师不难发现,学习比喻句、拟人句分别是这两篇文章的一个教学目标,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三年级第一、第二,甚至第三单元的评价标准可以拟定为:一是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介绍发生的事情;二是描写心情时适当运用拟人或比喻手法。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支架的搭建培养了学生习作的框架意识,提供了序列学习的抓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慢费差”的习作教学问题。但包括国内外的专家在内,习作教学支架的搭建理论及策略研究尚不够深入,支架搭建的序列性还有待完善,期待对“搭建习作教学支架”的探究教学来日能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4(2018.5重印).

[2]王荣生,邓彤.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3]小学语文作文指导[N].学习强国,2020-03-16.

[4]方欣.提升小学生起步作文能力的支架式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5]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建构小学语文叙事类习作教学支架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QJY202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