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类题目的考查角度与解答技巧

2022-04-29 16:56陈敬远
中学生报 2022年47期
关键词:史论论题史实

陈敬远

名师提要

史实史论类题目从选择题、材料题到开放性试题均可命题,考查方式灵活,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不同层次要求。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思考材料(或结论)的真实性,这是推导的前提;在推导过程中要注意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无征不信孤证不立,而对于考查层次较高的材料题,尤其是开放性试题,论题要牢牢把握论从史出,论证过程则要注意史论结合。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史料实证。而与此相关的是历史学的五个要素,包括史实、史料、史观、史法和史论。要将此五要素运用于历史学科,那么其重要方法即“论(史论)从史(史实)出、史(史实)由证(史料)来”。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强调“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叙述的可靠依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因此,史实史论类题目也成为了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方向。那么,该类题目经常的考查角度有哪些?解答此类题目有哪些技巧?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符合史实是材料与结论互推的前提

史由证来,因此前提是材料必须是“史”,必须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果一个材料其缺乏真实性,那么得出来的结论也就不符合史实。这也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即对史料真实性的探究。比如说以下题目: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断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B.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C. 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D. 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增长率最高年份1958年是66,最低年份1955年是5.6,两者倍数相差近12倍,但由于1958年正处于大跃进时期,该统计数据存在“浮夸”现象,且根据常识不符合事实,所以1958年的数据是不符合史实的材料,其不可能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故,B选项是可以推导出,但不符合史实。

符合逻辑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和结论之间的不相符一般表现在要么将材料的范围扩大了,这种扩大包括时间的扩大、范围的扩大、绝对化的表述、误将意义当结论、偷换概念和不符合基本历史常识等。这些情况违背了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以下兩个高考题为例:

(2013年北京文综16题)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本题中的B选项即典型的将范围扩大,材料中仅仅是长安一个城市,扩展到城市中普遍推行;而D选项农业投资额的增加,并没有给出工业投资额的变化,因此无法看出国家对工农业投资的情况,并且“投资”和“工农业发展失衡”局面改变是两个概念,无法从逻辑上得出,因此D选项不正确;而A选项则是不符合基本历史常识,由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虽然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术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2017年北京文综19题)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此题A选项史实是医药学领域的发展,结论将其范围扩大为科技水平全面提高;B选项也是范围的扩大,将康熙帝的行为扩大到全社会;D选项“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是意义,而不是结论。

无征不信   孤证不立

一个结论的得出至少要有两个不同史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孤证不立。而单个史实如果要得出结论,必须紧扣材料的时间范围等。在高考中,这也是经常考查的角度,这部分题目的考查相对来说难度变大。比如说以下题目:

(2009年广东单科26题)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14分)

请回答: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本题中宋代组中一个史料无法得出“中国古代有尊师的传统”,要得出这个结论来,必须还要补充其他的古代尊师的史实才可以。本题目的考查已经难度加大,因为不仅仅是要判断,而且还要补充材料或修正结论。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相比较而言,开放性的试题更加能考查学生对于以上知识的利用,比如说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观点,进行论题论证。这即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要求。如下题:

(2017年新课标全国1卷42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该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根据信息拟定论题(论从史出),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论证该论题(史论结合),这也是历史高考题中的经典题型。根据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个信息,比如说“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和“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这两条信息就可以拟定一个论题,如“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比如说“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联系,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甘薯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在世界各地之间交流”的史实,加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进行论题论证。

猜你喜欢
史论论题史实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论题的价值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世纪之交史论结合的佳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评介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