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颖
秋天来了,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棉花糖似的。我恨不得把它摘下来,可惜天太高了。这时,妈妈拿着几个蛇皮袋,大声唤我:“走,掰玉米去!”
“小颖,玉米地里虫子很多的,你要提防着点。”爸爸边收拾工具,边提醒我。我赶紧找来夏天穿的防晒衣、手套、口罩、长裤。对,还有墨镜,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你这是要去参加模特大赛呀!”妈妈哈哈大笑。
“我也要去。”弟弟拉着我。“小毛孩,你会吗?”我说。
来到地里,我被那又高又壮的玉米稞吸引住了:一根根黄灿灿的,还有些绿叶,极像孙悟空拔出毫毛变的无数“金箍棒”插在田野里,每根都结了玉米。
妈妈一边示范一边说:“你看好喽!先把玉米棒的苞叶从中间扯开,再用两只手抓着分开的苞叶使劲儿向外一拉,然后一手抓玉米棒,一手抓住根部,用力一掰,玉米棒就出来了。”
我按照妈妈的说法去做,果然掰了一个。这不是太容易了嘛!
“哇——”我一声大叫。“怎么啦?”妈妈跑过来。“有虫子!”我吓得后退。“这个叫玉米螟,没关系的,你做了这么多的防护,它又不会追着你咬,不要理它。”
可有些苞叶太紧,扯不开,爸爸递给我一个工具。“这不是拧螺丝的一字起子吗?”“是的,你用它从玉米棒的头上穿过去,往上一挑,就把这苞叶自然分开了。”我向爸爸伸出大拇指。有了工具,果然轻松多了。
“我们来比赛吧!”我提议。爸爸妈妈相视一笑:“好!”一会儿,我就掰了好几个。可不久,我发现那种绿苞叶很结实,不容易扯开,掰得手生疼,而那种枯黄苞叶的玉米棒却能很轻易地掰下来。想到这儿,我不禁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专挑那种枯苞叶的玉米棒掰。一会儿,就超到他们前面去了。
“小颖真棒!这么厉害!”爸爸称赞道。
“我来看看,”妈妈走过来,“你这怎么像‘小猴子下山,挑了枯的,丢了绿的?”“绿的掰不动啊!”我撅撅嘴。“那也不能不收啊,辛辛苦苦种出来,要颗粒归仓的。”也罢,只好重新再来。
可不一会儿,我又发现,这掰一个,送一个到袋子里,这一趟一趟的太麻烦了,把袋子拎著跑,又拎不动,怎么办?对呀,夹到腋下!这一下子,我可以夹好几个啊!于是,我不着急一个一个送,而是掰好一个王米棒,夹在腋下,可掰不了几个,就有玉米掉在地上。爸爸笑哈哈:“你这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我回头一看,地上一个个玉米棒,唉,还要弯腰捡起来。很显然,我又失败了。
我不服输。于是,我又用几根棒棒糖收买弟弟,加入我的“战队”。我给他找来一顶草帽,用来放玉米棒。哈,成功!最后关头,我又安排弟弟潜入“敌人”后方——偷玉米。有了我的指挥,我们队的效率一下提高了不少。没过多久,就装了满满一蛇皮袋玉米。哈哈,我赢了!
夕阳洒满大地,晚霞烧红天边,飞到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红通通的。晚风轻轻吹来,湿湿的身上已有些清凉。我看着一车金灿灿的玉米棒,尽管很累,但很充实。那是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幸福!
(指导老师:吴小进)
【教师点评】享受劳动,热爱生活。作者写了掰玉米的劳动实践,从她对动作的分解、专业术语的记录、耍滑头的挑选、夹玉米棒的主意等,都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她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人物描写,生动活泼。写“我”全副“武装”掰玉米、“我”和爸爸妈妈的对话、掰玉米和夹玉米的动作、收买弟弟的行为等等,都能看出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语言活泼风趣,首尾景物烘托,照应有致。(点评教师:张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