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2022-04-29 16:10:27陈志慧,严明君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陈志慧,严明君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不仅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进行提问,突出教学重难点,促使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善于提问的能力,通过有效提问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兴趣,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合理运用提问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提问,教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应从学生的认知及学习水平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一、数学核心素养介绍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加上时代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仅需要积极推进初中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还应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指通过数学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方面着手,教导学生学习运用数学抽象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系统掌握归纳、类比等方法,结合数学理论知识构建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灵活运用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运用所掌握的统计方法分析和判断有效数据。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以此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从而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现状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还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才会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还能确保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和质量。但是根据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很多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问题,而且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容易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即使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但是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导致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只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把控问题难易程度。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

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需要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意识。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知,甚至还会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基于此,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能够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一般来说,数学教学知识内容比较复杂且抽象,很多学生很难及时理解和掌握数学重难点内容,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跟上教学进度,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等现象,同时上课走神、睡觉等情况屡禁不止。由于部分数学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有效提问、一问一答,使学生维持高度警醒的状态,有利于减少上课疲惫、走神睡觉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对该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会产生深刻的记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巩固初中生的数学基础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巩固的漫长过程,若学生的数学基础太过薄弱,则会对今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有效保障整体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内容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若回答错误,那么教师可以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该部分数学知识内容,从而有效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一)运用趣味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过于深刻,同时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味灌输成绩至上的思想,导致学生产生成绩就是一切的错误观念,甚至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压力,学生不堪重负、屡次情绪崩溃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方式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并在积极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建构的背景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数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询问学生:“周末小明一家三口去公园游玩,发现有一个跷跷板,这时候小明了解到妈妈的体重为48kg,爸爸的体重是78kg,而小明自己的体重为30kg,当小明跟妈妈玩跷跷板的时候,谁会向上翘?当小明跟妈妈在一头,爸爸在另一头,那么跷跷板哪一头会向上翘?”接着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和分析的时间,通过结合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概念知识,可得到结论:30<48,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小明会向上翘;30+48=78,第二个问题答案是跷跷板会保持平衡。结合生活游戏场景设置趣味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内容。

(二)合理创设问题式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会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够在考试中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却无法将其熟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也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学习机器”现象。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其数学思维也能得到启发。因此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创设问题式情境,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开放式问题情境、生活式问题情境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较为常见的情景模式。

“勾股定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而且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勾股定理”性质等有关知识,时间一长则容易丧失学习热情,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人们在生活中一般会使用三角尺做什么事情呢?”有些学生便回答:“一般会用三角尺画图。”部分学生说:“三角尺是数学或是物理老师用来画各种图形的,当然也有可能用来吓唬不服管教的学生。”不仅能够引起全体学生哄然大笑,还能活跃枯燥的课堂氛围。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手上的三角尺,给学生详细讲解:“三角尺的形状看起来是不是跟三角形特别像,那么大家对这种三角形有什么看法呢?”通过生活式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有效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教师使用三角尺在黑板上画出直角边为3、4cm的三角形,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三角形测量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勾股定理”有关知识进行计算,将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能使其具备探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利用直接式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直接式提问方法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直接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方式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解决上课走神等现象。该提问方式比较适用于数学知识的复习教学,也就是根据旧知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以此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并借助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这对学生掌握一般数学规律和举一反三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能够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渐掌握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点,接着采用直接式提问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是什么?怎么判定是不是矩形呢?”这些是学生已经学过且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容,不排除部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掌握不够全面,正好借此机会进行深入学习和巩固。接着学生便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回答这些问题,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旧知识,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旧知识的学习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四)加强个性特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应当依据新课程标准,真正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但是教师需要明确民主并不等于放纵和散漫,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友好互动,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全面掌控提问权利,还得给学生提供自主讨论和提出个人想法的自由。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敢主动举手回答。或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不仅无法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因此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等情况进行详细掌握,依据个性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该问题,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代数式“字母表示数”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时,该章节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灵活运用字母代替数,如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律等。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大部分学生非常熟悉的儿歌:“一只兔子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请问N只兔子有几张嘴几只耳朵几条腿呢?”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该问题,接着引出“用字母表示数”概念与重难点知识,合理运用教具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助于实现新知识的有效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非常有必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提问方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对课堂提问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提问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玲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1(16):9-10.

[2]陈芳.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学苑教育,2021(16):19-20.

[3]邱慧.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2):72-73.

[4]郑志英. 探析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138-139.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37:26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5:2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