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 杨君
摘要:新闻报道能否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能否带入主观判断,一直是新闻界持续争论的热门话题。基于此,本文立于真实性、客观性的角度,以平阴县融媒体中心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新闻情感本体化、新闻真实主观化以及二者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期能够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闻报道;情感本体化;真实主观化
新闻领域包含多重含义:报道认为,新闻即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事实开展的报道;事实说认为,新闻是广大群众所关注的新近事实;而信息说则认为,所谓新闻,是经媒介报道的最近形成的事实信息。可以看到,无论立于何种角度,新闻都与“事实”相关联。但就目前新闻学术界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不少人以“事实”为出发点对新闻的内涵进行了各种角度的认知与解读,却存在过于极端的观点。其中,有观点认为新闻报道者不得在报道中附带个人感情、不得加入主观判断,其实这过于片面地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将报道者的个人情感与理性判断视为与“事实”相对立的事物,存在形而上学的问题[1]。
虽然这些观点有走入误区的风险,且对部分新闻报道者带去了迷茫与困扰,但不少具备独立思维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并未遵循这些刻板化、教条化的思想观念,而是以新闻的实际出发,以群众的真实诉求为基础,突破了新闻理论与概念的束缚,实现了对新闻情感本体化、真实主观化的重新认知与解读,创新了新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新闻情感本体化及其表现形式
新闻是针对最近发生真实事件的报道,这是人民群众最为熟知的新闻概念,也是对于“新闻”一词最为精准、最为全面的概括。不少学者认为,新闻报道是一种客观的事物,与报道者的个人情感是无关的、对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任何一个新闻事件均因“人”而起,是“人”这一个体行为引发的直接或是间接作用的产物,“人”是具备充沛情感的生物,那么新闻事件必然也包含着情感元素,天然便具备着对于善与恶、爱与恨、对与错的主观情绪,这些主观情绪与情感是一直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者也是“人”中的一个个体,自身也具备着情感与情绪,不可能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与事物进行情感上的隔绝,这是生而为人的天性所决定的[2]。情感应被归属于主观事物这一范畴,但在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元素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情感与事实并非完全对立的事物,只重事实而罔顾情感,也会导致新闻报道走向刻板化、教条化的误区。
追根溯源来看,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元素一直存在,即便是在抵触、排斥个人情感的新闻发展时期,情感元素也偶有出现,如20世纪60年代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新闻编辑在报道中加入自身对于焦裕禄同志的充沛情感;又如同时期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全文并非遵循着传统新闻报道中冷峻、克制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使用了大量的背景描写与情感带入手法,烘托出了新闻事件背景的紧张情绪以及报道者对于郝书记等基层干部的敬仰、钦佩之情,提升了文字的宣传力与感染力。[3]然而,上述的案例毕竟属于少数,过去绝大部分的新闻报道给予受众的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谱”,或是以国家、阶级等宏大的、抽象的情感元素遮蔽了个体的鲜活情感,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情感失真的体现,使新闻报道与受众间出现了距离与代沟,这一问题时至今日仍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后,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入新闻领域,人本主义思想也逐步得到新闻界的广泛接受与认可,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模式化、机械化的新闻报道形式走下历史舞台,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加入了人文关怀的元素,积极主动地在报道中加入情感与情绪。
新闻界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重视情感元素的新闻报道应当被称为“情感新闻”,这其实是对新闻概念与内涵的刻板认知与解读。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中所附加的情感元素有隐性与显性之分。而所谓的中性叙事方式,本质上一种隐性情感表达形式,对于情感元素进行了藏而不露的处理并非完全的中性。因此,刻意以是否重视情感元素来区分新闻报道的类型是毫无疑义的,是对新闻报道中情感元素本体性、主体性的扼杀。
也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中情感元素的融入是“中国新闻报道在感情维度的一次纵深式创新”,这其实是过度拔高了情感元素的重要性。纵观中国的新闻发展史,情感元素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一直都存在于新闻发展历程之中,只是因为历史观念的影响,使其表达受挫。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在不断尝试与实践中认识到情感元素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开始重视情感元素,使情感元素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本体地位。就目前新闻报道中情感本体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将情感隐匿于客观叙事背后
以平阴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时代先锋〉——抗疫一线上的巾帼带头人》为例,该报道向受众展示了张树霞这位抗疫最前线中的巾帼英雄形象。当记者去拜访张树霞时,作为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的张树霞正在组织分管科室负责人开会,向他们讲解最新文件的规范标准。记者以现场同期录制的方式,通过客观、冷静的镜头语言,充分展示了张树霞对于中央文件精神的领悟,对于疫情形式的了解,对于解决措施的认知,以及贯穿于其中的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其后,记者通过采访张树霞及其他的医疗服务专家组的成员,以客观中性的叙事手法,更进一步地将张树霞在疫情爆发后的工作状态、应急措施呈现于受众面前。
整体来看,《〈时代先锋〉——抗疫一线上的巾帼带头人》内容看似客观、冷静的平铺直述,但其实做了巧妙的取舍,将镜头的重点放置在了以下两方面内容上:一方面是采访对象。记者通过采访其他专家组成员,借助他们的语言间接展示了张树霞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是采访内容。记者将采访的重点内容放置在了专家组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上,间接地展示出张树霞在疫情防控问题上思路清晰、反应迅速,且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通篇报道全面地勾勒出了一个始终立于疫情防控最前线,时刻发挥自身先进模范作用,以奉献与担当践行自身使命的共产党员形象。可以看到,新闻报道者将中性叙事手法贯穿于整个新闻报道始终,将情感元素藏匿于客观的、冷静的语言中,但其对新闻人物的态度与观点却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二)将情感作为新闻叙事线索
以平阴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张富清式的好党员——李玉峰》为例,通览整篇新闻报道,“情”字贯穿始终。这篇新闻报道以充满情感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名对祖国、事业、人民饱含深情的共产党员形象:部队时期,李玉峰怀着对党与国家的热情,主动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李玉峰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只身一人抢修线路。鉴于他的突出表现,部队授予他二等功奖励;转业后,李玉峰怀着对工作、事业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家乡的经济建设进程中。在肉食加工厂工作期间,他不怕脏、不怕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积极工作,从不居功自傲,一干就是20年,其间先后被县、局、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后,李玉峰怀着对于党、国家、人民的深情,主动加入到社区服务工作中,充分释放自身的余热。李玉峰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解决社区周边群众生活难题。组织起老年巡逻队,检查环境卫生,对群众进行党的有关文明城市及和谐小区建设的宣传、督促工作。多次深入社区、学校宣传抗战故事及雷锋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红色宣讲。
可以看到,在整篇新闻报道中,李玉峰对党、国家、人民群众的“情”是新闻事件发展的主线与中心,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要素。在这篇报道中,情感元素作为新闻事实的核心,报道者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与描绘,不仅没有弱化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反而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宣传力、传播力、感染力。如果抽离了这篇报道中的情感元素,反而会导致报道变为一个没有感情的空壳,而建立于情感基础之上新闻事实也就不复存在了。
除上述两种情感本体化的手法之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表现手法,但这些手法均可以包含于上述两种手法中。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应深刻了解与认知新闻事实的主旨与表达需要,从而选择出与事实更为契合的情感本体化手法。但无论选择何种手法,在新闻事实中情感元素的表达既是实现新闻事实情感本体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元素应是基于真实存在的新闻事实而产生的真情实感,脱离事实的情感必然会导致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弱化甚至丢失,这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二、新闻真实主观化及其表现形式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所有新闻工作者最为熟悉的新闻工作准则。但有人对这一准则进行了过于片面的解读,认为新闻报道只能用客观事实去表达,不能加入任何报道者的主观判断,不然新闻报道就会丧失公信力与真实性。与过去的新闻报道不得带入个人情感的要求相比,这种观点可谓更加苛刻。情感元素尚且属于感性范畴,而主观判断本身应当归属于理性范畴,如果要完全舍弃主观判断,那么新闻报道便完全沦为了无思想、无内涵的单一文本了[4]。
其实,客观事物并非等同于真实,对客观事物不加思考、不做判断,那么能够看到的可能只是真实的局部,甚至可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经过主观思考与判断后的客观事物也并未失去其真实性,可以说,新闻工作者在全面地、完整地了解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后所作出的判断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基于此,将主观判断与客观事实相对立,也是一种刻板化、教条化的错误思维方式。
真实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真实却是由“人”的主观思想所决定,因此,放在人类社会视域下讨论的“真实”必然带有主观的印记。新闻报道不能脱离主观判断,这既是新闻导向的需要,也是新闻本体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新闻报道者并非仅代表其个体,同时也代表着隐藏于字里行间的媒体单位、主流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对新闻事实作出主观判断,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公众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根据相关马克思主义思想来看,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认知层面的内容,是新闻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并借此指导实际工作的过程[5]。
主观判断与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具有显性与隐形、褒奖与批评等主观层面的表达形式。例如,社评、编辑语等属于显性表达,而其他更多的新闻报道则将主观判断隐藏于新闻事实背后,看似不着一语,其实针砭时弊。因此,新闻真实的主观化也可分为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明确作出是非评判
以平阴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玫乡先锋〉——警花“慧哥”》为例, 2018年7月,平阴县某超市发生了持刀伤人的恶性事件,犯罪嫌疑人迅速被附近民警制伏。在该事件发生后,融媒体中心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民警葛慧等人进行深入而全面的采访。通过采访葛慧等民警,了解 到案发当时情形,也了解到葛慧在危急关头的勇敢与果决。其后,记者通过前往葛慧所在派出所,更为深入地挖掘到了葛慧的性格特点、过往经历、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获取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基层民警形象,并最终将葛慧作为该新闻事件的焦点人物,展开了相关新闻报道,并作出明确的评价:“怀揣为民之心,手持法律之剑,葛慧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不凡的基层民警,全心服务群众,全力履职尽责。”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走访调查,挖掘到与新闻人物葛慧相关的新闻事实,并据此作出主观评判,使得所作出的评判建立在真实的客观事物之上,保证了评判的真实性,实现了新闻报道真实性与主观性的有效统合。
(二)将是非评判隐匿于客观真实中
以平阴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报道《让群众只跑一次腿》为例,该新闻报道了平阴县残联设立评残办证服务中心这一事件。整篇报道中并没有任何与主观评论相关的语言,甚至旁白与解说也极为稀少,通篇都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现场同期录制的访谈内容。新闻工作者将访谈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类、再组织,并以县领导观点、村干部观点、群众观点这三个维度,全面、客观、深入地展示出评残办证服务中心建立之后,在各个层面上,对各个群体的帮助。通过分析该篇报道可以看出,报道将是非评判隐藏于事实中,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向受众展示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某种层面来说,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式,立于事实之下,使得隐性的主观评判更加让人难以辩驳。
三、结语
目前,无论是新闻情感本体化,还是新闻真实主观化,均实现了新闻由刻板化、模式化、教条化的报道形式到情感化、真实化的蜕变。当然,新闻观念的发展与普及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独立思维,突破新闻理论与概念的束缚,深刻领悟新闻本质,掌握新闻情感本体化及主观化的表现形式,并将之有效应用于实际新闻工作中,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子铎.拥抱情感:新闻真实与公信力的再反思[J].青年记者,2020(11):26-27.
[2] 李凌.浅析电视新闻中的情感运用技巧[J].新闻战线,2014(9):135-136.
[3] 张捧,陈淼.后真相语境下网络新闻异化现象及防范[J].编辑学刊,2021(6):30-34.
[4] 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2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