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向锋 闵妤
摘要: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面向未来的媒体融合做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其中有很多创新之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这给当下的媒体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采编出身,在新闻业务中“土生土长”的媒体人,如何练就一身能采能编且有市场意识的多面手,是必须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媒体的提供“新闻+”定制服务的优劣势、媒体如何开展“新闻+”定制服务、媒体开展“新闻+”定制服务的样本等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闻+”定制服务;传播能力;活动策划能力;造血机能
一、媒体提供“新闻+”定制服务的优势
(一)内容生产
“内容为王”一直被媒体从业人员所公认。不论传播形式如何,不论传播渠道如何,好的内容生产一直是“王道”。也正因为如此,数十年来,传统媒体积淀了大量的内容生产的人才和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探索出来的优质内容生产模式。因此,媒体可以给政务服务商务提供优质的内容生产,这是媒体的第一大优势。
(二)传播能力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的内容要插上翅膀才能飞进千家万户。媒体生产出优质产品之后,如何让公众知晓这些产品?这也是当下媒体的一大优势。传统媒体虽然规模在缩小,但依然保持着公信力和影响力,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生产出来的内容,又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一鱼多吃”不但没有让好的内容因为传统媒体的势弱而减弱了传播能力,反而让好的内容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视频号、头条号等多种形式以几何倍数的增长,扩大了传播能力。公众不但可以通过文字看到好的内容,还能通过声音听到、通过画面感受到,让传播效果更加显著。[1]
以青岛日报社《青岛晚报》为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岛晚报》打造全媒体发展模式,纸端深耕细作,新媒体全面发力,依托“观海新闻”强大平台,搭建起以“两微(官微、微博)、一端(掌上青岛)、七号(观海号、头条号、人民号、抖音号、视频号、海螺号、家长汇)”为主体,包含10余个新媒体子平台子账号为主体的全媒体矩阵,各平台粉丝总数超过500万,涵盖文字、视频、直播等多种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全面覆盖、精准服务,发挥好青岛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作为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级单位,《青岛晚报》与全国200多家主流城市晚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拥有覆盖全国的超级融媒体平台资源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活动策划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从业人员不再局限于采访和写作业务,活动策划是很多媒体人尤其是一线记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在随着一次次的活动策划而日渐成熟。媒体从业者如今不再只能再现被报道对象发布的内容,而是可以和政务服务商务从业者一起,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策划,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媒体从业者可以根据被报道对象的需求,结合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活动的策划和包装。例如,从2021年底到2022年,青岛日报社《青岛晚报》策划推出了系列公益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 沃土送给劳动者”。这个活动的缘起是,作为污水处理的伴生物,城市污泥能否得到有效处置,直接关系到城市污水处理的综合环保效果。污水厂一直在高速运转,海量污泥天天都在产生,面对越积越多的污泥,有些单位或个人就动起了歪心思:将污泥乱排或随意堆放,此举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违法人员在环境执法和环保督察的高压下,有的已经被查处,为环境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其实,污泥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长期以来,青岛一直为如何处理污泥发愁。为实现污泥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助力低碳城市建设,青岛已投资上亿元,于2017年建成了污泥堆肥工程项目,经过处理,将黏稠、恶臭、易滋生苍蝇的污泥变为腐殖土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土地改良等,并可进行深加工制作有机肥。尤其重要的是,青岛市经过史上最大规模的老企业搬迁工作,一批化工、钢铁类重工企业迁出市区,市区污水处理厂所处理的污水,几乎百分百来自居民生活用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基本不含重金属。这样的土是养花的好土,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2]
记者了解到这个消息后,策划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沃土送给劳动者”的活动。一方面,营养土大量滞留无处堆放;另一方面,市民养花大量需要这样的土壤。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座桥梁,而进行活动策划的媒体,恰恰可以成为这座桥梁。经过精心策划,2021年4月29日,第一次赠送营养土的活动定在青岛水务集团娄山河水务资源公司邻近的海岸路36号门前举行。活动开始前,经过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联合传播,很多市民已经在《青岛晚报》公众号上进行了预约,活动当天,数百名市民前来排队,有序地领取到了营养土。因为需求量火爆,报社联合青岛水务集团招募了大批志愿者进行营养土的分装,很多社会上的单位也参与进来,活动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也为建设低碳城市做出了贡献。这种“新闻+”的服务,不但给部门解决了问题,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还让市民享受到了实惠。这是一次“新闻+”定制服务的有益尝试。[3]
(四)资源整合能力
提供“新闻+”定制服务,媒体还有一大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媒体是桥梁、是纽带,可以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协会,到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纽带有效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资源整合,可以让活动和策划有效地开展,为政务服务商务提供最佳效果的“新闻+”定制服务。[4]例如,青岛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一直非常好,培育出了“微尘”这一全国知名的公益品牌,在每年的“感动青岛”人物评选中,多名“感动青岛”人物以志愿者的名义登上了这个万人瞩目的领奖台。为了宣传好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展现志愿者风采,讲述志愿者故事、青岛故事,青岛日报社推出了《周末志愿行动——爱心奉献你我他》系列报道,整合多方资源,每到周末,就把志愿服务送进广场、社区,送到市民的身边。报社党员和共建单位的党员为市民提供包括理发、换纱窗、磨刀、法律咨询等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还结合青岛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实际,将垃圾分类、卫生打扫等纳入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了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报社整合了公交行业、法律行业、城市管理行业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周到服务。[5]
二、媒体提供“新闻+”定制服务的劣势
(一)人才紧缺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复合型人才”成为我们耳边熟悉的词汇,只能动笔写稿子的记者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每年媒体的招聘中,都会对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立足于内容本身策划出好的创意,而且要懂得如何用技术实现创意,而构建技术驱动力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目前,很多媒体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原有的传统媒体人才需要迅速转型;另一方面,新入行的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成长。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媒体提供“新闻+”定制服务需要迫切解决的瓶颈问题。[6]
(二)技术落后
除人才外,技术是媒体提供“新闻+”定制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板。当前,互联网正处在新的变革节点,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启,孕育着无数机遇和创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2.0、二次元经济、新零售、5G商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新机遇迸发蓬勃生命力,技术变革正在改变着媒介生态。拿着老地图找不到新大陆,要是还想着传统方式,就永远找不到媒体转型的新大陆。智能化是媒体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必须拥抱技术带来的变革,拥抱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应用带来的协同效应,不断开拓投入,引入合作,才能实现向智能融媒体进化。2018年,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的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CTO张健曾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持,就不可能有这款产品的成功。
三、如何提供优质的“新闻+”定制服务
当下,媒体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用“新闻+”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从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互动传播延伸,以综合型、服务型为主打,把媒体中心打造成“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电商”的信息服务综合体,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新闻开路创意内容
既然是“新闻+”定制服务,必须是新闻开路。媒体的强项是采编新闻、传播新闻,所以要用新闻开路。新闻做得生动、感性、有吸引力、有创意,才能用好的内容吸引受众,引起更多关注,随后推出的“新闻+”才有意义。否则,缺失了新闻本身,所谓的“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存在的根本。[7]
(二)活动多样模式创新
在好的内容和创意的基础上,媒体要实现“新闻+”定制服务,就要充分发挥活动策划的优势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推出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上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媒体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联合各部门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活动。青岛日报社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共同推出了“红满广场 我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影视文学文艺进社区展演暨党员奉献日活动。活动以“新闻+政务商务服务”模式,线上线下互动,圆满完成了建党百年主题新闻宣传任务。活动通过市民红色经典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展演,红色经典和现代青岛元素影视作品放映,老党员讲述分享革命经历,党史知识线上有奖竞猜,基层党员干部服务市民等呈现方式进行,活动启动后,在青岛的市南区五四广场、八大峡广场、佳世客步行街,市北区台东三路步行街、海琴广场,青岛西海岸新区啤酒广场等区域连续举办了10余场文艺演出。来自医疗、急救、健身、法律、交通、文化、消防、市场监管等领域党员志愿团队的现场志愿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红色文艺送到群众身边,用志愿服务温暖群众心田,致敬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人民幸福生活,同庆党的百年华诞。系列活动赢得广大群众和合作单位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通过广大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达到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目的。
(三)服务延伸创造价值
媒体提供的“新闻+”定制服务还要将服务延伸,通过创意给服务对象创造价值。每年夏季,青岛西海岸的啤酒节都会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游客。而啤酒节的宣传报道也是一场新闻竞赛,纷纷为啤酒节量身定制报道方案和活动策划,推出精彩纷呈的“新闻+”定制服务。从啤酒节的报道中,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媒体报道的发展可见一斑。近几年的啤酒节报道,青岛媒体曾推出啤酒节“印象”主题报道,图文并茂展现青岛国际啤酒节留下的“印象”,以文字提纲挈领,讲述啤酒节的历史和节点性故事;以图片和视频呈现啤酒节之“变”,以求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青岛媒体还曾推出《我与我的啤酒节》视频故事系列,啤酒节是一场全民的狂欢,你我他都是啤酒节的一员,视频里,人物的选取涉及方方面,包括啤酒节的建设者、运营者、志愿者、演出人员、啤酒节的推广者、啤酒节的参与者,以及啤酒节的受益者(本土啤酒品牌、啤酒大篷经营者等)。人物的笑脸组成啤酒节的笑脸墙,传播效果非常好。此外,媒体还组织了“摘下口罩感受海上啤酒节之美”健步行活动。金沙滩啤酒节取消门票以后,彻底成为一处开放的啤酒城。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处海上啤酒城,这里正好地处金沙滩景区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成为健步行活动举办地。活动的举办,也为啤酒节带来了人气和价值。
四、结语
新闻媒体若能迅速转型,培养和吸引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发挥自身内容生产、传播和活动策划、资源整合的优势,推出多样化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定制服务,定将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实现新闻媒体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王继阳.大数据时代个性定制新闻业发展[J].全球商业经典,2020(8):130-132.
[2] 吕尚彬,熊芳芳.新闻定制媒体:区块链新闻平台的发展定位[J].出版广角,2019(6):64-66.
[3] 何菲菲.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分析[J].记者摇篮,2021(9):16-17.
[4] 李丰华.新闻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传媒与教育, 2018(Z1):73-76.
[5] 王烨文.推荐时代下新闻定制的影响[J].传播与版权, 2018(3):4-5+8.
[6] 丁爽.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定制利与弊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 2017,3(9):81-82.
[7] 洪燕杰.为新闻定制一件得体的外衣:浅析深度报道的版面编辑[J].中国报业,2013(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