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
我们今天开始讲秋瑾和吕碧城的词,秋瑾和吕碧城是两个不平凡的女子,秋瑾大家比较熟悉,吕碧城似乎是不大熟悉。
秋瑾本来的名字叫秋闺瑾,姓秋,字璿卿。因为秋瑾有革命家的理想,她也像吴藻一样,不甘心以女子自处,于是就把“闺”字去掉了。秋瑾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祖父秋嘉禾,为同治乙丑(1865)的举人,历任福建云霄、厦门等县的知县。父亲秋寿南,为同治癸酉(1873)的举人,曾在台湾、厦门等地任职,做官做到湖南桂阳州的知州;母亲单氏,是浙江萧山的望族。秋瑾生在光绪三年(1877)。幼年天资聪慧,她从小耳濡目染,听她哥哥、父亲念诗,秋瑾十一岁就能诗了。十四岁时她离开福建,返回浙江。曾经一度到萧山的外祖父家里边跟她的四表兄单宝勋学过骑马击剑。十五岁时她父亲秋寿南应邵友濂的聘请,做台湾巡抚的文案,这时秋瑾就随往,所以秋瑾是去过台湾的。十七岁时,因为她父亲随邵友濂调任就离开了台湾,到了湖南,秋瑾就随她父亲到了湖南长沙。十八岁时,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了。二十岁时,秋瑾的父亲就给她许聘了人家,她的丈夫叫王廷钧(字子芳)。历史上,因为秋瑾所有的书信作品,总是批评她丈夫的,所以她的丈夫也可能就是一位纨绔子弟,没有很好的学识,而且没有经过科考,做的官都是买来的。因为清朝有这么一种制度,为国家筹款而卖官,通过捐钱捐出来的官职叫作捐官。二十二岁时,光绪二十四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秋瑾与按察使黄遵宪,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人,且学政江标大力推行新政,数年之间学会林立;也办了报纸,有《湘学报》、《湘报》,都相继刊行。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国变,出现了义和拳,后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彻底沦丧。秋瑾曾经写过一首诗叫作《杞人忧》: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诗中说,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了,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八国联军的斗志。虽然怀着忧国忧民、为国报效的壮志,但好像那时候却被关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却不能像男子一样披盔戴甲去参战。
秋瑾还写过一首诗叫作《感事》:
竟有危巢燕,应怜故国驼!
东侵忧未已。西望计如何?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
“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男子想要投笔从戎了,她说连我们女子也想要负戈,也想要参加军队来保卫祖国。“谁为济世彦?相与挽颓波”,谁是能够挽救时代的,我要跟他一起把流向下方的水挽回来。
1901年秋瑾不过二十五岁,其父秋寿南就在湖南任桂阳知州时去世了。1902年秋,秋瑾家原来在湘潭开设了一个“和济钱庄”,因为她父亲死了,钱庄就被经理陈玉萱侵吞了,随即钱庄倒闭。她的丈夫王廷钧通过捐官做了户部主事。那年秋瑾就带着她的儿子沅德跟她的丈夫一同来到北京,那正是庚子国变以后。秋瑾的作品里边有“重上京华”这样的话,或许她曾经一度回到她的娘家浙江,然后再回到北京。
秋瑾在北京结识了她丈夫户部同官廉泉的妻子吴芝瑛,吴芝瑛就是桐城派的古文家吴汝纶的侄女。那一年的中秋节,很多女子有男子的志向。因为女子不能够抛头露面随便去看戏,秋瑾曾经着男装到戏院看戏,因为她穿了男装,为其夫所责骂,秋瑾一度就出走了。后来接触了很多进步的思想,写了《宝刀歌》《宝剑歌》等很多作品,并于1904年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立志参加革命,后来创刊了《白话》杂志。
1905年秋瑾一度返回绍兴去探亲,不久又回到日本,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的同盟会成立,秋瑾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了革命。不久,日本发布取缔中国留学生的规定,赶走了这些中国留学生。秋瑾回国以后就成立了中国公学,并且创行了中国女校,推行女子教育。后来她还编写了弹词小说《精卫石》。
1907年她又回绍兴,跟徐锡麟创办了民报女子学堂,编成了女革命军。秋瑾实在是了不起的,是真正的言行合一了,而不像吴藻,只是空谈而已。在那一年的七月,徐锡麟在安庆要刺杀安徽的巡抚恩铭,而被捕遇害。因为徐锡麟的事情连累到秋瑾,不久后秋瑾也被抓去了。
秋瑾殉国以前曾经写有《致徐小淑绝命词》,里边说: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王碧华的《秋瑾成仁经过》说,乃托女医生张竹君转请李平书与法捕房联系,使秋瑾避入租界,以免危险。当时经过庚子之乱,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外国租去占领了,天津就到处都是租界,让她去躲避,秋瑾毅然拒绝。秋瑾这个人实在是很有点英雄气概,她说,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很多人说不以生命为代价不能够换取别人的这种觉悟,要流血才会成功。我绝不离开绍兴,愿与男女两校共存亡(因为她办有两个学校)。秋瑾说,你想要要求男女平权,首先要尽到男女平等的义务,你应该先把你的责任负担起来,你要先牺牲你自己,先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先去占便宜,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秋瑾的志意。(未完待续)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2)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