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头行探究(上)

2022-04-29 14:03杨耐
文史知识 2022年8期

杨耐

一 老北京的盔头行

盔头,即戏帽,也叫盔帽或行头,是传统戏曲表演中会经常用到的装扮道具之一。制作盔头或盔帽的行业,过去老北京叫其盔头行或盔头作。“盔头作”为官话,即官方称谓。清宫内服务于演剧活动的机构中设有“盔头作”(康熙时期叫“盔头处”),民间盔头师傅则通常自称为“盔头行”。从行业属性来说,盔头行属于传统小手工业。盔头制作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稍有条件的会雇一到两个工人,或招有一二名学徒,略作帮手。盔头铺,即制作盔头的店铺,其规模通常都不是很大,连师父带徒弟一般三到五人。

盔头行作为一种行业,尤其是作为一种服务于演剧业的制作行业,最早诞生于何时,目前尚无比较明确的文字记载。据原北京市盔头戏俱生产合作社(简称北京盔头社)老一辈人口头传说,盔头“创于唐朝,到了元末明初,北京的梨园行后台就有了专做盔头戏俱的艺人,到了清代,京戏兴盛一时,演员的穿的戴的用得多了就出现了小作坊”(张明玉手稿《北京盔头》)。按照这一说法,生产盔头的小作坊是京戏兴盛以后才出现的。但如此观点显然不太准确。南宋人笔记《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云:“杂剧部又戴诨裹,其馀只是帽子、幞头。”(〔宋〕佚名《都城纪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页)南宋西湖老人著《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行市”有“做诨裹”之语(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9页)。从文字记载来看,“诨裹”是宋代杂剧演员所戴几种戏帽之一,大概为剧中插科打诨者所戴之软巾类戏帽,帽子和幞头则是其他行当的演员所戴。在当时的“诸行市”中,已经有了专门做诨裹的行当,既如此,那么做帽子、幞头等其他盔帽的行当必定也都已存在。至于盔头“创于唐朝”之说,当与梨园行的祖师信仰有关。梨园中有奉唐玄宗为祖师的民间信仰。传说唐玄宗李隆基为梨园开山之祖,故被梨园行奉为“祖师爷”,民间俗称“老郎神”。清人黄旛绰撰《梨园原》“老郎神”云:“(老郎神)即唐明皇,逢梨园演戏,明皇亦扮演登场,掩其本来面目,惟串演之下,不便称君臣,而又关于体统,故尊为‘老郎之称。”老郎神所戴之王帽在盔箱中仅次于草帽圈,为帝王所戴,地位尊贵。王帽据称也是由唐明皇所创制。盔头创于唐的传说盖由此而来。

“盔头作”或“盔头匠”明确见载于文字,最早可见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一份清宫档案。清宫档案《奉宸苑等为支给匠役人等宝泉银的本》云:“(四月)初八日,准制作盔头处郎中佛保等呈报内务府总管后来文,吉祥门内需用裱纸大画栏(音译)一份、小画栏一、火炉子一、吊子一、白锡做之罐子一对、竹木做之鱼鼓剪板一份、布做之五样蛇五,将此项翻新;再,唱模脸时需用月竹(音译)鬼脸子十四、彩人头八、云筐三,添修改作时雇用盔头匠肖荣等出工五十七、堆纱匠卜兆青等出工五十一、制作玉带之带匠娄二等出工九,总计出工一百一十。此一工支给租钱以一百三十计,带去宝泉钱十五吊二百一十。”(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15页)盔头处即后来的盔头作,专门负责盔头的制作和修补工作,同时负责砌末制作。奉宸苑是清代内务府三院之一。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另一份档案云:“十一月十三日总管约勒巴拉斯奏准,奉旨,着盔头作切末:钱筐切末一个、米缸切末一个、彩船一只、葫芦瓢一个……”(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113页)清同治十年(1871)日记档记载:“升平署内学传盔头作范头目于十二月廿一日急到本署,将《升平雅颂》切末式样急速送至本学,好合对排演。莫误。”又有光绪五年(1879)日记档记载:“六月钱粮处来帖,于六月二十至二十四日,每日在宁寿宫演切末,用该作盔头匠、铁匠、裁缝人等并于六月二十五、二十六此二日在宁寿宫承应戏,每日用该匠作役人等,漱芳斋接唱莫误。”“十二月初五日来帖,于十二月初八日传用盔头作,早将排演万年如意灯、《膺受多福》等项切末送至本署,以备初八日早学排演。莫误。”(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364—365页)

上述文字记载基本反映的都是清宫内廷的盔头作或盔头处情况,偶尔提及的“雇用盔头匠”则当来自民间盔头行的盔头师傅。事实上,清代宫廷演剧活动的兴盛,客观上也带动了京城盔头行业的极大发展。在北京东城和南城一带相继出现一些盔头制作行业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类似“盔头作”这样的地名在老北京地图中赫然在目。生于晚清的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先生在《北京三百六十行》称“盔头作”:“专做演戏所用之各种硬、软盔帽。有烫袼褙、堆金、立粉种种做法,不止绸布等工作也。”(梁燕《齐如山文集》第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105页)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民国档案《京师警察厅外右五区区署关于如何处置万隆盔头铺及盔头作纠纷的公文》也提到专门制作盔头的盔头铺和盔头作。民国时期,从事盔头制作的大小作坊有好几十家。北京市档案馆存《北平市警察局内六区分局西盔头作和盔头作户口调查表》中就登记了诸如锦华盔头铺、瑞兴隆盔头铺、华林昌盔头铺、李得临盔头作坊、荣泰盔头铺、王耀亭盔头作等十多个盔头铺。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还存有“瑞兴”“广盛兴”“锦华”“久春”“中山”等十馀家盔头字号。其中一些年头比较久的盔头铺可以追溯到清中期,甚至明末清初,而民国初期即已存在的盔头铺(如瑞兴隆),其后代传人至今健在。据老一辈人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盔头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期,北京成立戏具盔头生产合作社,先后有四十馀位盔头铺掌柜加入。六十年代末,北京盔头社与锦匣社合并,改为北京市无线电元件三厂,生产无线电元件。

二 盔头行的南北分布

除了北京,全国其他地方(如山西、陕西、天津以及南方的江浙一带)也都曾经出现过一些以盔头字号而闻名的民间盔头作坊。

南方城市(如苏州、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历史上都有盔头作坊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存在。明万历间南方豪门富户家蓄戏班成为一时风尚,上海豫园主人潘允端亦蓄家班。为组织演戏,潘曾多次前往苏州购买戏装乐器,因慕“吴门戏子”“行头极齐整”,其《玉华堂日记》中对此有明确记载。潘的好友范濂在其《云间据目钞》中描述万历十八年(1590)华亭县迎神赛会时“演剧者皆穿鲜明蟒衣靴革,而幞头纱帽满缀金珠翠花,如扮状元游街”(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民国17年奉献褚氏重刊铅印本,9页)。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盔帽业不仅已颇具规模而且远近闻名。清光绪年间,苏州开设有“沈源泰”“周锦记”等盔帽店,此后又陆续兴办了“沈元泰”“韩顺兴”“天宝泰”“黄恒昌”等十多家盔帽店。南京过去有盔头巷,应当也是盔头行聚集的区域,其地名至今犹存。广州的状元坊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便已是众多伶装制作匠人的会聚区,据称乾隆年间(1736—1795),光是在状元坊从事刺绣行业的匠人就有三千多人。二十世纪初,广州制作戏曲服饰的店铺仍云集在状元坊一带,盔头、髯口、把子等包括在内。

浙江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温州自北宋初开始就是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与明州(今宁波)、泉州相通,为重要商品集散地,往来商贸业发达。宋高宗赵构南渡时为逃避金兵追击,曾由明州下海,浮舟至温州,就连太庙神主都曾一度迁到温州,后建都于临安(今杭州),王室宗戚及各色人等自北方源源而至,各种民间艺人也云集温州,勾栏瓦舍热闹非凡,著名的温州杂剧应运而生,然后很快传播到杭州及周边地区,蔚然一时,成一代之盛。可以想象,南戏的繁荣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地区盔帽服饰制作行业的繁荣和昌盛。虽然早期的文字记载暂时难以寻觅,但相关资料显示,最迟晚清时期,浙江的宁波、台州等地都曾有过盔帽服饰制作行当的存在,浙江温州的夏氏自称其盔头技艺源自明代宫廷匠人。据史料记载,清道光至咸丰初年(1850—1851),台州路桥的十里长街曾经是台州一带戏服(包括盔头)最大的集散地,商行店铺多达二十馀家。宁波人称“三友”师傅的盔头老师傅张三友(1896—1993)据称从十一岁时就开始做盔头了(华萃嗷《老艺人不再叹惜手工艺技无人接了》,《宁波报》1956年9月12日第2版),而张三友的“张凤春戏帽号”是从其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也就是说张三友的父亲也是做盔头的。这大概可以说明,宁波的盔头制作应当也有着一段比较长的历史。可惜,除了浙东地区广泛存在的老戏台大概可以述说那些年头比较久远的历史,其他历史资料几乎已湮没不闻。

北方地区(如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也有不少地方存在盔头制作行业。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也都纷纷成立过盔头社,著名盔头师傅李继宗先生的传承人李学良、李学兰、李鑫等人皆为河北定兴人,以李氏家族为主的盔头制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盔头制作业。李氏盔头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其手艺来自清代宫廷匠人的外传。

山西绛州、忻州等地过去也曾有一些盔头匠人和盔头作坊的存在。史料记载,清中叶,绛州有专制蟒、靠、头盔、把子的作坊。古绛州即今之新绛。清光绪元年高平人张玉玺与弟子王风义、高忠合伙创办三义成头盔庄于绛州(今新绛县)城内葫芦庙。清末山西忻州原平县的郝某从苏州学得盔头制作手艺,晚年回归故里,将此手艺传至宏道镇。宏道镇梁某十岁学得手艺,从业二十年,后与人合伙开铺,其子梁光富、梁光金、梁光应均继承父业,分别经营了三家头盔铺。1958年梁家手艺人加入宏道头盔社,该社于1962年解体(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534—536页)。

陕西西安曾有一陈姓业主于清光绪十五年在西安城隍庙西道院(今建华西巷)创立“聚庆福”字号,制作戏曲服饰、盔头、鞋靴。清宣统三年(1911)迁至城隍庙大殿东侧,改名“振兴福”,由其子陈景福、陈景寿经营。1961年陈天鸣继承祖业,改“振兴福”为“振兴戏具厂”。1954年并入西安戏剧服装工厂。1956年西安市振兴、新兴、星火、泰盛公四家戏剧用品作坊合营,1958年改为国营体制,位于西安北大街二府街街口南侧(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578页)。

据天津盔头艺人许振邦回忆,其许氏祖辈许新一曾在北京永茂盔头铺学徒。当时的永茂盔头铺以盔头为主,但除了盔头还有把子。许新一生于清同治四年,河北侥阳县寺岗村人,光绪年间赴京谋求生计,进入永茂盔头铺拜师学艺,时年十四。也就是说,1879年许新一已开始在北京永茂盔头铺学习盔头手艺。而位于北京前门外廊坊二条的永茂盔头铺,据说是清嘉庆(1796—1820)年间从安徽到北京落户开业,该铺不仅制作盔头,而且制作戏衣、靴子、髯口、把子等。“春台”“四喜”“和春”“三庆”四大徽班以及清宫内戏班都在永茂订货。清末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从永茂出来的学徒、伙计先后在前门外铺陈市、东珠市口、草市等处开办店铺(参王永斌《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其他如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目前也都存在一些年纪较大的盔头制作匠人,其制作技艺,或习自外地,或师承于祖上,至于具体源于何处、始于何时,凡自称百年者,限于资料匮乏,几无可考。

总的来说,一代历史造就一代之繁盛。盔头行最近的一次繁盛期大致普遍存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公私合营,各地纷纷成立盔头生产合作社,包括原有的盔头小业主、工人和学徒在内的一大批盔头手艺人,纷纷加入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一些地方村办企业,或聘师傅指导技术,或自研自产,也造就了一批新生代盔头生产工人。全国各地盔头生产合作社这一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便戛然而止。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盔头手艺人重操旧业,使得曾经的盔头行出现短暂的昙花一现,再之后,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影视娱乐业的双重冲击下渐行没落,这不仅使得从业者寥寥,而且手艺精湛的传承人少之又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服饰研究”(项目编号:21ZD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