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尧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促进以新媒体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出版业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传统出版业。在新时期下,我国正在从数字出版大国向数字出版强国迈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是解决传统出版发展瓶颈、实现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归属,也是出版行业在激烈社会竞争中提高自身优势的最佳选择。本文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理论,提出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从平台、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的策略,希望有助于出版行业的长期、健康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信息化时代,很多行业与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尤其是在出版行业,一些传统出版读物逐渐被电子书出版、手机出版、互联网出版等数字出版读物所代替[1],不仅形成了庞大的产业新集群,而且给广大群众特别是现代年轻人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和享受,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传统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中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引用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数字出版席卷市场与“纸媒将死” 的舆论背景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佳选择。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发展,传统出版拥有着庞大的组织机构与硬核的内容生产,数字出版具有成本、内容、速度、广度、技术、形式等方面优势,二者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合作创新,逐步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才是现代出版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积极创造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2]。
一、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政策指导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在1978年由尼葛洛庞蒂在探究广播界限的问题中所提出。随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将媒介融合的概念引入了中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语境,首次提出了媒体融合的概念。这一概念的诞生,正式拉开了我国媒体行业发展演变和创新改革的序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这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3]。随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我国媒体逐渐从“融合发展”发展为“深度融合”,并呈现出“跨行业、全产业”的发展趋势。202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该政策的实施正式吹响了“十四五”时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号角,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打造适应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而发展的融合出版方式,以适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出版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已经完备,这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行动指南,二者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大有可为[4]。
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由于媒介技术发展与变化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兴出版模式,并凭借其科技感十足、别具一格、耳目一新的形式,冲击着全球传统纸媒出版行业。数字出版的实质是对传统出版技术和出版理念作出的一种创新与发展,然而传统出版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可忽视,数字出版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只有将二者合而为一,才能切实推动出版行业向纵深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两者融合创新、共同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传统出版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内容
内容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重要载体。传统出版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原创内容进行精心的编辑、加工和营销,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这也是传统出版能够一直占据出版业龙头位置的重要因素。数字出版的内容虽然非常广泛,但其大量的传播内容仍然来源于传统的出版内容,如纸质图书、纸质报刊等,传统出版将其内容的电子版权售卖给电子出版后,形成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就能通过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可以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5]。
(二)数字出版为传统出版提供了渠道
数字出版的传播形态和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观看、收听、分享与互动,而且随着微信、微博、QQ、快手、抖音等社交APP软件的广泛应用,其传播即时性更高、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此外,还可以根据阅读群体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使得出版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
就目前而言,传统出版市场虽然受到数字出版市场的冲击,但却具有数字出版不具备的优势,如作者资源、读者的认知度及出版内容来源等,为突破传统出版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在保存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结构化、知识化深加工,实现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才能保证传统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文化需求。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出版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广大群众、传播哲学真理和服务大众社会的重要职责。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出版行业加快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媒体融合发展离不开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以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并实现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才能打造出一批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新型融合出版媒体,实现多领域、多元化发展。
(一)平台为始,搭建一体化全媒体平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以微信、微视频、手机报、移动电视等为典型代表的移动载体,这些载体传播途径更加便捷、传播速度更快。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迈进和融合的进程中,应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新科技,倾力打造集音、视、网、报等于一身[6],且集“采集、编辑、制作、存储、发布”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建立全媒体传播运作联动和优势互补机制,对区域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出版企业,实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此外,还应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扩宽出版企业的营销渠道,如线下可以通过实体书店、图书馆、展销会、研讨会等渠道,扩大出版产品的宣传力度;线上可以通过利用淘宝、京东、当当、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展开线上销售的新模式,促进出版物销售利润的最大化,最终发展成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主流媒体阵地[7],并形成一种崭新的业态模式。
(二)内容为王,加强纸媒阅读版式创新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优质的出版内容才是其站稳市场脚跟的关键。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数字出版的显著优势,要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就要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在二者融合中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立体式阅读模式,是突破传统出版方式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广大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更加全面、丰富阅读信息的重要手段,如传统出版在出版纸质书籍的同时,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和二维码技术,链接书籍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内容,将二维码标识附注在书籍上,这样读者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手机扫描就可以轻松地获得阅读内容的相关资源,从而满足读者多渠道、多介质的阅读需求[8]。另外,还可以利用AR和VR技术,将传统出版的书籍内容以立体化、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享受,如《AR涂涂乐》图书,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色彩世界的巧妙和丰富,而且能将书本中的平面涂鸦变成跃然纸上的3D动画,有声、有色且能互动,增强了阅读趣味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有声阅读、视频呈现等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方式,为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跨界的翅膀。
(三)用户为本,打造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兴社交媒体使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整合与共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信、QQ等,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这类新媒体,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旦出现热门话题,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流量集中爆发之地,能够挖掘出大量潜在的阅读群体[9]。当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成为用户消费图书内容、购买图书商品的重要渠道,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果能以用户需求和偏好为根本,充分借助这些媒体平台来打造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必然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比如,“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聚焦于文化类内容市场需求,以治愈系和陪伴式美文为主,涉及情感、心理、美学、职场、生活五个领域。自2012年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和售卖,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订阅量和转发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十点读书”还以抖音、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打造自媒体矩阵,目前已经积累用户高达5000万,成为国内领先文化类的自媒体。“十点读书”实现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有效融合,其热度之高、关注量之多的主要原因是以年轻的女性人群为受众,通过浓厚鸡汤风格的美文,能够较好地满足女性想要得到心灵抚慰和自我成长的需求。由此可见,基于用户的成长需求和阅读偏好进行阅读产品的精准设计和广告的精准投放,能更好地触达目标用户群,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用户规模增长,提高品牌影响力,这也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立足之本。
(四)人才为基,培养复合型发展队伍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数据信息的获取、分析、整理、整合和重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出版的工作主要局限于对出版内容的审稿、编辑、装帧、定价、印刷和销售等方面内容,而数字出版则需要利用新技术创新出版内容、拓宽出版渠道、提高出版时效,要打通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通道与壁垒,人才力量是基础。因此,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并培养数字化编辑与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促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在传统出版领域,传统编辑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编辑加工能力,需要对这批人才队伍进行数字出版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就能达到有效融合双向编辑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构建新媒体传播、数字编辑、数字出版、网络营销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岗位实习、学徒制、主题培训等多样化的方式[10],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的新媒体人才,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奠定有力基础。另外,国家还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和福利待遇,共同激发出版从业人员的内生动力,同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到出版融合的发展体系中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业态,有利于加快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速度。
四、结语
出版行业要充分搭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车”,积极转变出版观念,合理应对新时代下出版领域的新特征新变化,创新产业运作模式,坚持聚焦科技赋能和内容建设,打通读者、作者与出版企业间的壁垒,提高原创能力,推动优质数字化出版,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和立体的传播手段,将高价值、规范化的内容有力、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以正确的出版方向,促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一体走出去,将中国品牌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塑造可亲、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贡献出版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美华,陈东有.全媒体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9-84.
[2] 章红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呈八大趋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N].2019-08-23.
[3] 王坤宁.中国出版集团为战“疫”全面发力[EB/OL].(2020-02-03)[2020-02-05].https://www.chinaxwcb.com/ info/559660.
[4] 张新新.吉光片羽: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00-203.
[5] 梁华林.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数字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6):111-114.
[6] 刘帅,高海涛.融合背景下专业科技出版社转型发展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3):47-51.
[7] 王雪威.新时期如何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8(2):38-39.
[8] 徐曼.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出版数字化的有益探讨:评《新媒体与数字出版》[J].出版广角,2017(8):93-94.
[9] 汪振军,穆毅.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产业如何创新:兼对河南出版产业的一些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3):52-55.
[10] 陈丹,葛淼慧.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几个辩证问题[J].现代出版,2017(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