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地理课程,一是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将丰富的地理素材与鲜活的地理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学习经验,关心并乐于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三是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这与中学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中的“乐”“思”理念及其强调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高度一致。本文从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重点分析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实践,帮助教师厘清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四要素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效果。
一、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学地理教学经历长时期多轮次的革新和调整之后,在体现国家意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等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长足进步,但是受限于教师教育思维固化、教学设施更新缓慢等因素,其在落实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一方面,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多以讲授法为主,受限于安全需要,实践探究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学生所学知识很难和真实生活相联系,实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地理课堂缺乏思维活力和趣味性,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丰富的真实案例作为支撑,图文并用也难以展现地理学科的魅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教学深度融合不充分
一方面,地理学科专用的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数量不多,尤其是优质的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库短缺,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运用数字化技术给予支持时多处于软硬件不足的双重困境;另一方面,地理学科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还未真正实现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并未真正实现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地理学习情境,无法充分实现独立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愿景。
(三)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尚未实现有效且适切的整合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探索和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已有的地理教学资源常常是单一的,系统性不强,横纵向联系不紧密,运用时常常存在孤立、条块化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且适切的整合,多元化资源运用和跨学科学习效果不高。
二、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框架
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脱胎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总体模式,是数字化“思乐课堂”总体模式结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形成的学科子模式。它不仅深度吸收了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基本理念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学科特点,而且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对推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给予更精准、更明确的指引。
(一)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思乐课堂”秉持“学而思,思而乐,乐而学”的教学理念,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充分融合,通过创设情境、乐趣活动等方式,推动学生完成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追本溯源,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懂、乐学好学。同时,在课堂探究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体验并感悟学科学习和思考带来的快乐。其中,“数字化”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思”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与思维创新的过程;“乐”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得快乐、学得愉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乐学到会学再到好学,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进化过程[1]。
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是指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拉近课堂教学和生活体验的距离,将抽象知识快速转化为拟真场景,通过调动学生的直观体验,将地理知识内化,再通过个性化考核方式加以巩固,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解决长期以来较为抽象的教学方式难以引发学生生活经验共鸣、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构建让学生乐学善思的高效愉悦课堂。
(二)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结构框架
在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结构框架中(如图1),教师和学生均可借助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依托预设性、形成性、关联性的学习资源,通过创设地理任务情境、围绕地理情境展开讨论以及通过真实体验思考应对措施等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全阶段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调动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地理场景的乐趣和兴趣,推动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可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产生因乐而思、因思而乐、因乐而学、学有所得的效果。
1.课前:创设情境,设计任务
课前,教师通过推送地理学习资源、微视频,创设令学生身临其境的地理任务情境,助力学生以拟真体验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得教师预设的地理教学情境,完成智能定做的地理自学任务单,实现课前对于地理知识的预习和地理场景的熟悉。
2.课中:小组协作,个性辅导
课中,教师依托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创设地理教学情境讨论活动,运用师生互动、拍照投影、小组合作、随堂检测等功能,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智慧;学生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的智慧引导下,围绕地理场景展开思考,思考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影响,并按思维顺序完成知识建构和知识转移的过程,通过激励性评价完成相关的随堂评测和学习成果展示,绘制思维导图。
3.课后:成果展评,个性作业
课后,教师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设计围绕地理教学情境的学习诊断、评价和反思活动,除引导学生寻找地理事物的解决方案之外,还能够推送个性化的分层学习任务、课堂重难点释疑微课等;学生则依托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库,探索解决地理情境问题的措施,并根据平台推送的学习诊断情况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梳理思维逻辑,完成个性化作业,实现自主学习反思。
三、中学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的教学案例
本文以初中地理“埃及”一课教学为例,阐述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是如何开展的。“埃及”一课主要内容为结合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解读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受埃及自然地理特征影响着的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类型、首都;了解苏伊士运河的意义以及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提取材料信息、提取情境信息等方式,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结合埃及实例,树立人地协调观,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埃及(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方式。
教学难点: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掌握学习国家尺度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
(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中,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应用贯穿教学全过程。受疫情影响,本课例中师生以数字化平台——ClassIn作为基础和依托开展线上教学,融合其他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参与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学习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比较归纳法以及迁移运用法,既迎合了学生“思”与“乐”的需求,又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平台的特有优势。
1.课前:改编歌曲,引入情境
课前阶段,通常情况下,教师是在数字化“思乐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完成自学测评的任务单。本课例中,教师则将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学生在数字化平台上自编自唱录制的《埃及》一歌的方式呈现,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富有诗意的地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了解埃及这个国家的兴趣。结合课程内容改编歌曲引入新课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调动学生感官的作用,还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也使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2.课中:“两学”结合,情境探究
课中阶段,数字化“思乐课堂”提倡广泛开展小组协作探究。为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还需要培养学生围绕地理教学情境进行系统思维的能力。为此,教师借助数字化平台运用情境自学和情境小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的图文影音资料,在围绕情境自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的影响来凸显埃及境内苏伊士运河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意义;在围绕情境小组探究环节,教师提出埃及长绒棉的分布和成因、尼罗河的作用、埃及的旅游业等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具体情境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为摆脱线上学习小组协作探究的时空限制,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的连线讨论功能实现小组协作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文能力,又在小组讨论中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寓思于乐,最终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可见,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不仅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地理学习的“思”与“乐”,更要培养学生应对地理情境以及围绕地理情境探究的能力,充分贯彻地理学科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3.课后:思维归纳,即时测评
课后阶段,数字化“思乐课堂”强调要科学设置学习评价情境。为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在设置学习评价情境的基础上强调引导学生基于地理情境寻找应对措施。本课例中,课后环节主要分为三部分:情境成果展示、思维导图编写以及即时测评。
首先,学生依据小组讨论的成果,结合课中环节设置的地理情境,有针对性地为埃及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其次,教师引领学生快速回忆课堂知识,完成思维导图的编写和填空。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体系化,引导学生建立进阶式的地理学科思维,在形成连贯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最后,运用数字化平台推送与课程内容密切关联的趣味分级测试,能够快速巩固学生的思维体系,实现因材施评,完成知识识记,充分进行学习反思。例如,教师布置了“为埃及设置旅游线路”一题作为课后作业,既体现了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充分利用地理素材和地理情境的优势,又彰显了设计多层次学习任务的考量。
在执教“埃及”一课中运用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发现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库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显著,“思”和“乐”的关系被系统性、有逻辑地厘清并体现出来。改编歌曲、创设拟真地理情境等,起到了化抽象为具象、化间接感知为直接感知的作用;思维导图起到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共同推进的方式,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趣味性即时测评体现了让学生由会学向好学转变的课堂思路。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从真实的地理情境和地理教学任务出发,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逻辑,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赋予学生真实的地理场景,以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习为目的,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易学、乐学、好学,提高学生解决真实地理问题的能力,是地理课堂革新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本文旨在探索找出转变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四要素的方法,构建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中学地理数字化“思乐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广,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地理场景构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还能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从感受深入原因探究再到问题解决,系统性培养学生应对真实地理情境的能力素养。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2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数字化的中学地理‘思乐课堂模式构建与区域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YQJK069)、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1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时代高质量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ZQJK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殷刚,刘春明,岳涵凝.指向高质量教学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构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6):70-73.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地理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