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

2022-04-29 01:28郝栋
党课参考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两山论银山金山

郝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指明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准确理解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的重要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本质特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化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山论”理念是破解现代化发展中的生态悖论的重要方法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是仍要看到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存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生态不平衡的现实情况;未来的现代化发展仍然要面对无限的经济增长冲动与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对抗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之间的矛盾,新发展理念亟待落实与改革深水区的复杂局面之间的矛盾,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系统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关键。

从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的经典现代化虽然在人类现代化进程初期发挥了历史作用,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化,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之路越走越艰难,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灾难频发。到底是只要发展不要环境的“竭泽而渔”,还是只要环境不要发展的“缘木求鱼”,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悖论。“竭泽而渔”和“缘木求鱼”都是静止、片面、孤立地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我们应在统筹二者关系基础之上探索出既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之路。“两山论”理念跳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零和博弈悖论,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评判方法,通过激发生态资本,构建了基于自然系统的共同体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为后发国家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的方案和路径。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关键,生态环境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大原则。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就无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科技工具;没有生态环境,则高质量发展缺少根基。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两山论”理念通过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跳出传统的一分为二的生态悖论,站在协同共生的角度,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二)“两山论”理念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两山论”理念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两山论”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转换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能够激发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价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怎么把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因此,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两山论”理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自信自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两山论”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有信心能够走好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中国道路,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两山论”理念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守正创新,它既有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的传承,也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两山论”理念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实际出发,直面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环境和发展的冲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跳出概念的争论,真正实干兴邦。“两山论”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出发,辩证统一地看待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观、世界观、文明观和谐统一,完成了现代化观念的重大转变。“两山论”理念是中国解决人类共同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心系人民,也胸怀天下。

(三)“两山论”理念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内容,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两山论”理念是重要理念和方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美丽中国是生态美、产业兴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正是通过绿色发展的方式,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动能,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把守好绿水青山和再造绿水青山相统一,以系统性思维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两山论”理念是能够有效统筹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可以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形成生态环境的集聚效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为产业发展带来动力和资源,和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展现国际形象、承担国家义务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中国能源革命与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践行“两山论”理念,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领域占据有利位置。

“两山论”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地方工作实践和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形成的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扎根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的重要理念。新时代的美丽中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不断提高绿色发展能力,推动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二、践行“两山论”理念的现实路径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关键,也是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的具体体现。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通过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使经济社会实现效率、和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中重要的一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方位贯彻绿色发展要求。因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求从全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并且在各领域持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实施全面节约的战略布局,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使其成为更多人自觉选择的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企业,要坚决关闭淘汰。”环境保护与预防治理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举措。通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切实找到环境与自然污染的源头问题,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追根溯源,方能从根本上杜绝污染问题的再发生。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密防控环境风险。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继续坚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还人民群众一片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从根本上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绿水青山要求的是构建一个具有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系统才能够带来其生态稳定性,进而实现生态发展的持续性,三者是不断提升的生态建设目标、相互递进的生态建设要求。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两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要让绿水青山保持其生态本色,让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将绿水青山生产出的优质生态产品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的重要环节。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双碳”目标的实现,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始终坚持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相关工作。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对关系,正确认识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建设过程,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承诺与保证。

讨论题:

1.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论”理念。

猜你喜欢
两山论银山金山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读懂习近平在安吉首倡的“两山论”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路径
抢险当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翠挂金山
论“两山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蕴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