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娅维改编版《盛夏光年》作品分析

2022-04-29 12:29朱倍蕾
当代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曲式分析

[摘 要]《盛夏光年》是由五月天阿信作词作曲并首唱的一部同名电影主题曲,创作于2006年,在此16年间经过多位歌手重新编曲演绎。本文分析的是由袁娅维在2020《歌手》舞台上呈现的改编版。她的改编版将歌曲的结构全部打碎,在原曲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子、R&B、说唱等新元素,变成了一首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作品。本文将分析重点放在了歌曲的唱法分析上,针对她灵活的声音技巧运用和音色呈现进行剖析。

[关键词]《盛夏光年》;袁娅维;曲式分析;唱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120-03

[作者简介]朱倍蕾(1998— ),女,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13)

《盛夏光年》是由五月天主唱阿信作词作曲、在2006年推出的同名电影主题曲。在此16年间经过多位歌手翻唱,如邓紫棋、林忆莲、袁娅维,每位歌手都用自己的唱法结合新的编曲将作品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如邓紫棋与五月天阿信的现场合唱版,利用乐队将作品改成摇滚风格,结合邓紫棋的超强气息和厚实音色,歌曲层次层层推进,非常适合演唱会现场演绎,逐渐将现场气氛点燃。而林忆莲同样在《歌手》的舞台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她的改编将自身小嗓的温婉特点结合了电子合成器与乐队,在细节处理上更加丰富,情感呈现上也更加细腻,给予了观众更多惊喜。而本文分析的是由袁娅维和荒井十一共同改编的版本,呈现于《歌手·当打之年》(2020)舞台。

一、创作者介绍

一部好的作品的呈现不仅基于演唱者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演绎,更离不开卓越的制作和编曲。本首改编曲由阿信作词曲、袁娅维演唱、荒井十一编曲。

阿信(原名陈信宏)1975年出生于台北北投,毕业于实践大学室内设计学系,1997年与温尚翊等人成立五月天(Mayday)乐队后,一直担任乐队主唱和词曲创作人活跃至今。五月天是一支台湾摇滚乐团,由吉他手温尚翊(艺名:怪兽)、主唱陈信宏(艺名:阿信)、吉他手石锦航(石头)、贝斯手蔡升晏(艺名:玛莎)、鼓手刘谚明(艺名:冠佑)五名成员组成。1999年发行《第一张创作专辑》后走红。阿信的歌词不仅抒发摇滚乐所包含的对现实生活的反叛,也描绘了梦想走到现实所经历的失落、苦难等。并且他常用借喻、比拟、夸张、双关、排比等手法,让歌词更富感染力。《盛夏光年》便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盛夏”和“未来”赋予了人的特质[1],“让盛夏去贪玩/把残酷的未来/狂放到光年外”,盛夏被比拟为青少年等不羁人群,具有了人的行为能力,将成人世界的规则放逐,表达了作者对残酷现实生活的宣泄与不妥协。还有Bridge段落的“一万首的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歌词中“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都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这种夸张的多寡对比形成了一股张力,将歌曲推向高潮。

袁娅维(Tia Ray)1984年出生于湖南怀化,曾赴日本学习声乐。于2007年学成归国开始其演艺事业。她不迎合国内听众的音乐喜好,一直坚持Jazz、R&B、Soul等在国内属于小众的音乐风格,在2010年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在Jazz基础上融合了R&B、Neo-Soul、Hip-Hop和Funk音乐风格的乐队——Tha KnutZ。在2012年參加《中国好声音》后受到了大量的关注,2014年签约华纳发行了首张专辑《T.I.A》,这部专辑以Neo-Soul为主,融合了Jazz、R&B等风格元素,获得了第十届“劲歌王金曲金榜全球华人音乐盛典杰出青年歌手奖”“最佳Soul/R&B专辑”“最佳舞台演绎奖”等殊荣。2015年受邀参加中国最高规格的原创爵士音乐会——“爵士中国”音乐会。2018年受伯克利音乐学院邀请,与该校学生进行了一场音乐交流见面会,并被授予“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区名誉大使”称号。她在2017年和2020年都曾作为首发歌手参加湖南卫视制作的音乐竞技节目《歌手》,但第一次参加时在第二轮遭淘汰,而2020年获得了亚军名次。她曾推出过像《阿楚姑娘》这类大众接受度较高的曲风,但主要还是以R&B、New-Soul曲风为主。在本首歌曲中,她的演唱有别于原唱阿信的摇滚唱法,她以自己擅长的R&B唱法演唱为主,转音丰富,歌曲更加灵动。

荒井十一,音乐制作人、打击乐手。原名荒井壮一郎,中日混血。198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从小学习古典打击乐,1994年成为香港青年交响乐团打击乐首席。2001年加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14年受莫文蔚赏识为她制作专辑《不散,不见》,获得第2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制作人。2016年凭借《vavayan.女人》再度获得该奖。在他的眼中,没有绝对适合的编曲,合适的歌曲是依照某个场合希望呈现的氛围而随时改编的。在这首歌曲中,他将原曲开头的摇滚元素全部消除,加入了引子段,以撩拨的吉他和钢琴带入迷幻氛围,进入说唱后融合了非洲打击乐,增加了歌曲的异国风情。“先决定要表达的点是什么,然后再去选择用什么方法”[2],这样的设计才能让音乐回归作品本身。

二、歌曲的风格与曲式分析

由于荒井十一从小学习打击乐,因此,受习惯影响,他的创作会从结构和衔接入手,更加注重音乐层次的制作,这正好是本文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之一。而袁娅维对Jazz、Neo-Soul、R&B等风格的灵活驾驭能力也使她在这首歌曲中添加了大量R&B和Neo-Soul元素,贴上了袁娅维风格的标签。两个人的合作将这首歌作成了一首融合电子、摇滚、Neo-Soul元素的R&B作品。

这部作品是一部F大调带再现的复二部作品,即由A、B两大部分组成,A、B两大部分本身已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了,并且在B部分的后半段再现了A部分的B乐段,构成了再现。但这首作品中经常出现平行大小调转换,即A段部分以d小调为主,在B段转为F大调。相比于原曲,这个版本不仅增加了26小节的引子,在A、B两大部分之间增加了一个4小节的间奏外,还将原曲的C段删除,改为两个Bridge,并且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转调乐段,即#F大调的B乐段,将作品从ABCB结构变成更为丰富的ABCDBB”结构。

引子部分由B乐段和一段rap构成,共26(12+14)小节,在“来”字上落在了属音3上,但补充了4小节的吟唱后构成了收拢性终止。

A部分由A、B乐段反复组成。A乐段由a、a1乐句组成,每乐句均为4小节,因此本段为平行、方整乐段,但A段的尾音“外”落在了中音3上,与b乐句的连接性较强,形成了开放性终止。B乐段由b、b1乐句组成,每乐句各为4小节,但b1乐句在反复时延长了2小节,乐段整体上呈现平行性特点。b1乐段第一次落在中音3上,第二次落在下中音6上,呈现出开放性终止状态,音乐上有较强的动力。

B部分由C、D、B、B”四个乐段组成。B”乐段的调性发生改变,从F大调升了半音,转为#F大调。C、D乐段均为桥段,C乐段有10小节,D乐段有9小节,C乐段的尾音落在下中音6上,D乐段终止音落在了中音3上,因此这两段均为非方整乐段、非平行乐段和开放性终止。而B和B”乐段由b乐句及其变化乐句组成,各为4+5小节,因此这两个乐段均为平行乐段、非方整乐段。

三、歌曲唱法分析

整首歌曲上她的整体音质呈现以Belt、High Belt和Mix为主。Belt在国内部分学术界被译为实唱,或呐喊唱法,通常要求演唱者在中声区及高声区进行胸腔共鸣,从而营造出一种较为强烈的声音效果。这种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就像用力呐喊一样。而High Belt则部分被译为“强混”,即Belt的强化状态。Mix是混合的声音品质,指头声和胸声间的混合。[3]由于她精于Jazz、R&B等风格的演唱,因此她的演唱技法主要包括怒音、转音、拟声、弱声、叹息、颤音、气声等。为了配合某部作品的演绎,她还会使用戏腔、哨音等技术。例如在《我爱》中,她的“爱”“肆”“慢”“来”等尾音的处理基本以转音为主,整首歌曲的主歌演唱以气声为主,进入主歌后声音转实,以Mix声音品质主导。而在《不同凡想》中,开头用了大量拟声增加歌曲的自由随性,副歌后的Solo更是增加了歌手的技巧展示,让歌曲的风格更加多元,而袁娅维的怒音、转音、拟声技巧都给这首歌曲添砖加瓦。

而在本首作品中,她主要使用了转音、怒音、叹息、颤音、弱声、气声技术。从歌曲旋律方面,给大家带来了熟悉的动感和韵律,在熟悉和新鲜这两者中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对自由(跳脱原旋律曲风)的收放自如,同时也照顾了听众的审美。下面笔者将分段对袁娅维为作品呈现所做的声音处理进行分析。

她在引子部分的吟唱呈现Mix音质,音乐在中低音区徘徊,音域跨越14度(D1-c2)。在这一部分中她在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上都利用了前倚音对旋律进行装饰,同时使用了弱声演唱这几个字。而在“爱”和“来”字上她将鼻腔关闭,同时使用了颤音和转音,使音色前后呈现虚实对比。“爱”字从d1一路下转至D1,而“来”字则在c1到a1之间转,然后一段“wu”的拟声转音,将音色从实转虚,加入颤音,有种烟雾缭绕的感觉,成功将听众引入迷幻世界。而rap部分袁娅维和荒井十一大胆使用电子合成器,配合袁娅维的念唱,增添了危机四伏的危险气息。

A段的声音品质依然是Mix,旋律在G1-bf1之间行进,a和a句呈现出更加强烈的虚实对比。a乐句每句歌词的第一个字她都采用了叹息,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大跳她使用了弱声技术。而在第三句的七级大跳时她将声带闭合,使声音变实,与前面形成对比。而在a1乐段的前两句,她的第一个字依然叹息,但在紧接着的第三句第一个字“狂”上使用了怒音,成功点燃歌曲,进入下一个乐段。到了B乐段,为了与A乐段产生对比,她在原有基础上调节了头腔与胸腔共鸣的比例,加入了更多的胸腔共鸣,使声音呈现出Belt品质。此时的旋律逐渐从中音区向高音区攀爬,层层递进,从a1-g1-a1-e1一步步爬到f2-e2-c2-d2,音域跨度11度(c1-f2)。b段的第一个字她还是用了弱声,而她这段没有使用任何技巧,即使在长音上,也是直出直给,干净利落,与歌词想传达的意思一致,将自己从一而终、坚持自我的态度表达得非常明确。

间奏结束乐曲又回到A乐段,这段声音呈现Belt品质,这段中音区的音色配合她的怒音,并配上最后一个字从a1-d2的滑音,表達出不再拘束,大胆做自己的野性。

音色直接连接上B乐段,在B乐段呈现出递进关系。这段的演绎非常丰富,第一句的音色呈现与上一乐段呼应,而第二句为给后两句的爆发作铺垫,在c1和d2的音上依然用了气声。到了b1句连着四句“我不转弯”,她层层推进,并用High Belt演唱了这一段f2-e2-c2-d2和a1-g1-a1-e1的旋律,并在d2上停留了8拍。超强的爆发力和胸腔共鸣,配上她的面罩感,将音乐推向又一个高潮。

而C、D段的英文Bridge是由袁娅维自己编写的。C乐段旋律在中音区反复级进和跳进,并且添加了一小段上行模进,为这段平缓的铺垫丰富了结构。D乐段前三句基本一直在反复几段相同旋律,并进行上行模进、反复再现的变化,仿佛在一次次的强调,不断的提醒自己,在最后发出疑问:“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灿烂?”这两段都采用了Belt的声音处理方式,在C、D两乐段之间,袁娅维即兴的“Come on”用了怒音,气势更是十足,整两段没有使用任何技巧,也是为后面乐段的高潮做好铺垫。

D乐段结束后歌曲又回到了B乐段,这段以Mix的声音品质为主,前两句“放弃规则,放纵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混合了大量气声,每一句都做了推进,在“放空未来”这句的“放空”两个高音,她转用假声,而没有用实唱去推进力量,给人一种仿佛深陷泥潭不断挣扎的感觉。而后三次“我不转弯”还是以偏头声为主的方式演唱,声音力量感较弱,仿佛在不断坚定信念,声音逐渐变实,仿佛信念逐渐坚定,厚积薄发,在B”段将情绪喷发。

而B”乐段火力全开,在B乐段空了一小节后,以强有力的High Belt唱出第一句#f2-f2-#c2-#e2,并在#e2上继续做转音。中间一次又一次的“我不转弯”充满力量,配合上怒音加持的“Come on”,仿佛她最后一句“我不转弯”以坚实有力的强混声完成了#f2-#g2-#c2-f2转#d2的高音区演唱,而她的演唱给人的感觉也非常轻松,但实际是超高难度的演唱。这个音区的共鸣需要集中于头腔,但是头腔过多,或非科学发声,会导致音色变尖、细、薄,或是喊叫感,而袁娅维的声音集中于面罩,并且加入了大量胸腔共鸣,使声音厚实有力,仿佛一堵墙无坚不摧。这堵无坚不摧的墙就是她的信念和所坚持的音乐,袁娅维唱出了任凭这条路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但是“我不转弯”,我要为它拼尽全力的霸气。

小 结

袁娅维加入的C、D段歌词大意是我想要变得更好,尽管世界可能经常会忽略我们的努力,要求我们怎么做,但是我们一定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袁娅维并非不知道国内听众的喜好,也并非没有能力去演唱听众喜爱的歌曲,她早已了解国内音乐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是却始终坚持自我,不愿一味迎合市场去做所谓的“口水歌”,《说散就散》就是最好的证明。她本可以沿着这条路,前路或许一片平坦,但她却不忘初心,一直在坚持自己想要做的风格,坚持理想。

所以通过对《盛夏光年》这首歌曲的分析,笔者希望能给流行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些演唱上的思考与启发,另一方面也表达对袁娅维坚持个人风格和音乐创作的赞赏。

注释:

[1]宁竞仪.五月天的摇滚歌词研究[D].南京大学,2013:55.

[2]马 畅.袁娅维在专辑《T.I.A》中的演唱技法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3.

[3]闫紫丹.音乐剧舞台表演歌唱声音表述的三大品质分析[J].艺术科技,2019(03):279.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曲式分析
比才《神的羔羊》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飞天》的音乐风格与创作特色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七月——刈者之歌》曲式分析
《像天使一样美丽》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扬琴曲《林冲夜奔》的主体分析及演奏技法的运用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六月——船歌》的曲式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前奏曲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四月——松雪草》曲式分析
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曲式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