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诗
《燕归来》这篇小说创作于今年六月初,正是爷爷离世不久。今年我写作的几篇小说,基本都是死亡题材。
爷爷于二月身体骤然崩坏,至六月与世长辞。听到信息的时候,我在杭州,母亲说家里已经为爷爷举行过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听后,正要出门买饭的我停下车,蹲在原地,久久无法停止哭泣。我的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二月我回杭州前与爷爷的最后一次道别。彼时我哽咽不止,无法从嗓子里吐出一个字来。在爷爷的眼睛里,我也只是一团白雾。我们就这样无言地四目相对,各自垂泪,至此,我才晓得苏东坡早在词中写过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意味。
爷爷的离开让我第一次严肃地省思和审视生命,伴随着今年上半年各种疾病、坠机、地震等不幸的消息袭来,我第一次明白了死亡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小说中,李鹤这个名字隐喻“驾鹤西去”,代指死亡。燕子来巢则隐喻的是主人公淑英对女儿无法断绝的思念,同时也暗喻着女儿的亡魂归来与母亲相见之意。这大抵是我借燕子这一意象寄托的深情,是对斯人已逝而爱意永存的寄望。毕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来说,除了爷爷留下的一间空屋子,以及一个小小的骨灰坛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他残留在世间的痕迹了。比黑发人送白发人更悲伤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而比死亡更悲伤的事,是遗忘。有一回带本科生上课,一个学生解读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说,在亲友刚刚离世时感到悲伤,那是自然之事,倘若十年已过,你依旧会为斯人远去感到悲伤,依旧能与其在梦里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深情。因此我想,爱是记得,是淑英记得女儿一直活在自己身边,而她忘却女儿的死亡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记得。
年轻时写小说,轻易触及生死,但都太过轻于鸿毛,有为文造情之嫌;只有真正亲历了亲近之人的离世,才能体会那种难以言说的疼痛。而我向来是不擅抒情的,每每欲借诗歌聊慰情感,总是只字难吐,只有借助虚构的故事将一己之情寓于其中。但愿我的文字,能給爷爷捎去消息,让他知晓我的思念,让他明白我的记得。
责任编辑/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