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中的家国认同构建与现实教育意义

2022-04-29 14:23常筑
电影评介 2022年21期
关键词:黄文秀大山攻坚

常筑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雷献禾执导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讲述了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回到大山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并将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故事。电视剧播出后在豆瓣平台上以9.3分的超高口碑脱颖而出,其中72%的网友给出了五星好评。①《大山的女儿》以时代楷模的人物精神为核心,勾连起驻村干部群体、基层党员和农民群体的情感桥梁,在扶贫话语框架下以铸魂育人的方式,呈现了党和国家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想信念。

一、脱贫攻坚话语框架下的思政教育

在文化多元、媒介多变、形态多样的数字化语境下,思政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节目类型,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使命,是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年来,融媒体视域下的思政类节目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将媒体的社会职能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相继推出《这就是中国》(2019)、《百年党史“潮”青年》(2020)、《为时代育新人》(2022)等一系列确立民族自信的节目,并依据不同的受众特性,打造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思政+”模式,其中有提升青少年文化涵养的网络大课堂,有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政理论类节目,还有提升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互动答疑平台,种种兼具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节目内容,建构起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思政格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丰功伟绩,成为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诸多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或者纪录片,以影像叙事的方式向受众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卓越成就。《山海情》(2021)、《最美的乡村》(2020)、《一个都不能少》(2020)等众多扶贫题材电视剧,呼应了时代主题,将中国减贫脱贫路上真实的人和事,通过剧集来呈现,向观众唱响了脱贫攻坚的全景式历史壮歌,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观众对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大山的女儿》(2022)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黄文秀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负责乐业县百坭村上百户人口的脱贫工作。电视剧通过典型人物的饱满书写、基层党建引领和乡情风貌的本真还原,立体呈现了基层一线与人民群众携手办实事、办大事的奋斗过程,同时在电视剧外,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名师生也一同参与了该片的拍摄工作,一场在现实生活中“行走的思政课堂”,彰显出扶贫话语框架下文艺作品为青年群体培根铸魂的独特优势,实现对受众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和培育。

(一)立体饱满的时代人物

《大山的女儿》由“时代楷模”黄文秀对百坭村的真实事迹改编。2019年,黄文秀在任职期间因公殉职;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同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文秀“七一勋章”。电视剧的创作初衷是通过黄文秀触动人心的榜样力量,勾勒出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胜利壮举,因此,塑造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在讲述黄文秀扎根基层工作之前,《大山的女儿》首先展现的是人物个人抉择的两难,电视剧开篇将镜头对准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群体,毕业生黄文秀在人生最关键的选择路口踌躇难行,一边是国家电网的稳定岗位和爱人相伴,另一边是家乡的发展困境和殷殷期盼,当广西省招录宣传团向黄文秀介绍了当地的贫困现状,一座座坍塌的房屋和一张张麻木的面孔让黄文秀彻夜难眠。经过一夜的思考,黄文秀决定践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座右铭,告别繁华都市回到家乡,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洒青春热血,百坭村的故事也随着黄文秀的视角铺陈开来。作为引导式人物,观众跟随黄文秀的脚步逐渐了解到百坭村的民生现状,白天她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村民,晚上与村民委员会研究脱贫对策,大到路面硬化、蓄水池修建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到村民的个人生活习惯、贫困家庭的心理波动,电视剧将一个敢作敢为、事无巨细的基层扶贫干部形象刻画得立体饱满。

(二)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管理

除了典型人物的立体书写,《大山的女儿》还着力塑造了一群脱贫攻坚的驻村干部群像,来凸显基层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剧中黄文秀怀着对扶贫工作的满腔热忱来到百坭村,起初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村干部虽然一心想要脱贫,但是面对利益问题又夹带私心;立志脱贫的农户因为缺乏种植管理经验,三年的脱贫之路越发艰难,对驻村干部帮扶机制也愈发不信任;种种复杂局面使百坭村的脱贫道路陷入瓶颈。工作进展不断受阻使黄文秀出现了短暂的自我怀疑,此时分队长集合众多驻村第一书记在一线工作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指点黄文秀脱贫工作光靠带头人的努力远远不够,要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党建工作抓住要领,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指点下黄文秀找准方向,联合村两委针对国家不同的惠民政策,提出产业合作、专家帮扶机制等多种方法,同时以身作则建猪舍、学种烟、修路基,做到驻村干部不仅责任到户,还要对农户的事情做到驻身、驻心。电视剧着重书写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管理,点明党和国家具体方针政策与基层组织工作的相融共进,为农村脱贫之路的不断前行保驾护航。

(三)乡情风貌的本真还原

学者费孝通在对农村的实地考察中指出,农村“大群体的形成取决于居住在一个较广区域里的人的共同利益”,同时指出地域性纽带的形成在于“居住在邻近的人们感到他们有共同利益并需要协同行动,因而组成各种地域性的群体。”[1]《大山的女儿》之所以能够引起青年群体的关注和共情,是因为面对扶贫剧鲜明的政治目的,电视剧没有一味地歌颂伟大成就,而是将地域性的贫穷、荒凉和愚昧真真切切地展示而出。脱贫前的百坭村下辖11个自然屯,屯与屯之间有的相隔十几里的山路,且都散落在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生产方式落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百坭村成为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黄文秀刚到百坭村时,村委会门前遍地是垃圾,贫困户见到扶贫干部上门,有的闭门不见,有的转身就跑。对此,电视剧借大学生下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深植于内心的“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认知偏见?根据黄文秀的介绍,众多驻村第一书记刚开始工作时讨论最多的是农民的自私、刁钻,了解之后感受最大的是农民的辛苦和无奈,真正走进农民后感触最深的是農民的纯真和自尊。因此,不管这样的认知最初源于何人,他一定是站在居高临下的视角,用一句话践踏了所有穷人的自尊。剧中韦平雨和小美沙两个人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后天失语,一家三口住在荒无人烟的半山腰,大人没有结婚证导致孩子出生后也没有户口,男主人摔断的腿只能用树枝和布条潦草地绑住,当村委会上门建档立户时,报团取暖的韦平雨夫妇早已看尽了冷眼,坚决表示只想互相救赎,绝不接受别人的怜悯。《大山的女儿》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正视农村的乡风现状,并借助一对残疾夫妇展现了农民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念,打破了对一个地域群体标签化的认知偏见,观众也随着剧大中学生的实践脚步,参与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堂”。

二、铸魂育人:牢筑青年群体政治认同之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人的依赖关系过渡到对物的依赖,最后发展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2]人的发展是内在要求和社会外在要求的统一,是社会的进步性、丰富性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决定了人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两者紧密融合又相互贯通。首先,站在现实角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发展,且个体虽然有着独特的个性和需求,但是在整体上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着;其次,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人的本质能力的发展,即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振兴、文化思想的繁荣,其最终意义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依靠人的智慧和力量,而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要求。

在传统媒体时代向融媒体时代的转型过程中,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催生了更加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教育环境,“80后”“90后”甚至“00后”新生群体处于相对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随着网络空间与社会生活的交互融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日趋多元,城市发展的主力军在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责任担当。如今,信息传播的杂音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干扰一部分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在新形式、新时代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政治认同教育至关重要。有文章指出:“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关乎我国政治发展的稳定,关乎青年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及其个人的全面发展。”[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观照下,政治认同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文艺作品也应该积极展现对城市发展主力军的规划引领。

众所周知,主旋律作品鲜明的社会属性往往使其带有思想性、宣教性等特点,在获得大众情感认同上存在着更高难度,那么如何让该类作品的审美性大于宣教性,依靠不煽情、不刻意的平实基调,与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社会各个圈层实现良好的对话关系,是考验文艺作品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一环。《大山的女儿》在政治认同培育上重感性,以铸魂育人为前提,通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将政治认同所蕴含的理性因素融入到鲜活的故事情节之中,增强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一)脱贫战略到扶贫实践的具体呈现

在内容上,《大山的女儿》的创作者选择将重大的变革题材转换为具体的事件、具体的话题,相比于宏大严肃的叙事背景,观众显然更容易从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找到与人物共情的契合点,感受到作品扎根泥土的现实力量。比如剧中对蒙昌盛夫妇的扶贫措施是养猪,砌猪舍的石头是残疾的妻子一块一块从山上背下来的,可是即便有着干净整洁的猪舍,猪崽却一批一批的死去,夫妇两人铆足的生活干劲一点点冷却。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两人加入养猪合作社,本来以为有了稳定的风险保障,但是带回的猪崽还是不吃饲料只啃石头,夫妇俩再次绝望。在百干村学养猪的驻村负责人将盖猪舍的原材料拿去化验,原来是蒙昌盛从工地里偷来的水泥含硫量过高,与石头里的砷一结合,毒性随之扩大。晚上,村民和驻村干部围着四头猪崽静静地等待,直到猪崽喝了解毒的绿豆汤,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此时,被贫穷逐渐压垮的妻子蹲在墙角大声痛哭。找到中毒原因后,黃文秀动员党员小组拆猪舍、拉水泥砖、重新选址规划,看着一帮忙里忙外的身影,村里人自言自语道“这些非亲非故的外乡人,为了咱们的几头猪,竟然能急成这样”。创作者将扶贫攻坚的口号,转化为具体的事件,没有陷入廉价的苦情叙事,也没有贩卖理想主义,而是依靠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景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贫困群体的蜕变和新生,也正是这份浸透着人文关怀的生活叙事,让没有真正参与过这场变革的观众,也能从农民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扶贫实践的艰辛与不易。

(二)政策指导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大山的女儿》以铸魂育人的方式,凸显出脱贫攻坚话语框架下精准务实的国家形象构建。剧中黄文秀刚到百坭村时,当地人都认为来的是一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的“镀金”干部,一段时间过后,大家看到的是黄文秀每天穿梭在大山之间,真心实意为每一个贫困家庭办实事,并且对村里种植和养殖的数量、成本、利润率如数家珍。《大山的女儿》中就出现了因为一次养殖事故,养蜂家庭一夜返贫。因此对于贫困地区如何才能致富不返贫,当下农村应该以怎样的理念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黄文秀的工作重心不仅是脱贫、扶贫,还要谨防群体性的返贫,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她的带领下,百坭村村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砂糖橘、枇杷种植、养猪、养鸭、烟叶、茶叶等多种扶贫产业全面开花,驻村干部想方设法拓宽增收致富的发展渠道,做强特色产业链条之余融合电商发展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方位地为百坭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仅用一年时间便帮助当地百姓完成了教育脱贫和产业脱贫。《大山的女儿》以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叙事原点,展现脱贫攻坚事业对时代之进和民生之变的非凡意义,从整体脱贫战略到具体扶贫实践的交融呈现,体现了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宏大命题下的微观视角,使观众最大程度地共情到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情怀。

结语

《大山的女儿》在民族复兴的宏大背景中,呈现出国家战略布局与基层实践、党建管理与农村发展的相依相融,作品既是“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精神传记,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百年奋斗的影像志,与现实生活中的脱贫攻坚成果交相辉映。电视剧整体基调不煽情、不刻意,以平实的影像将农村的脱贫历程娓娓道来,从减贫脱贫历程和经验的具体呈现,避免了该题材电视剧或程式僵化、或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实现了文艺作品对青年群体的正能量引领,以驻村干部群体、基层党员群体和农民群体的奋斗历程,筑牢全党、全民携手共进的精神之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3]刘瑞.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建构的路径探析——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J ]学习与探索,2020(02):69-75.

猜你喜欢
黄文秀大山攻坚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春天的大山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大山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