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电影关系史剪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苏联发行

2022-04-29 00:44谢尔盖·卡普捷列夫黄小轩
电影评介 2022年21期
关键词:苏联

[俄]谢尔盖·卡普捷列夫 [译]黄小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领导人最先发来贺电,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承认新中国政权,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苏联电影工作者作为苏联代表团成员,见证并拍摄了这一庄严的事件,这可视作新中国领导人重视电影业复兴的起点。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前,中国领导人就曾向苏联提出援助电影生产的请求。1949年9月16日,苏联领导层通过一项决议:“满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协助拍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解放区新生活的纪录片的请求”,并指示苏联电影部在1949年开始拍摄关于中国的彩色电影。②从宣传的角度来看,苏联带来当时中国尚不具备的彩色电影技术固然有其重要性,但意义更为重大的是拍摄新中国所需的题材与内容。

1950年,苏联向中国派遣了两批拍摄彩色纪录长片的电影工作者,一批由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领导,负责拍摄一部关于新中国建设的影片;另一批由导演列奥尼德·瓦尔拉莫夫领导,负责拍摄国共内战的军事行动与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此外,苏联电影工作者还计划在1950年拍摄5至6部自然风光短片。上述所有影片都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影片主题与内容均“严格遵守中共中央的指令和指示”,并最终顺利拍摄完成。1951年,五部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生活和风景的短片(以2部电影集的形式,分别包括2部、3部短片)在苏联发行放映,而另外两部长片——格拉西莫夫的《解放了的中国》(1950)和瓦尔拉莫夫的《中国人民的胜利》(1951)——已于1950年在苏联国内上映,并在1951年荣获斯大林奖(前者被授予故事片奖,后者被授予新闻纪录片奖)。

1949年12月,毛泽东赴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1950年2月14日,两国签署《中苏友好联盟互助条约》,“双方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符合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条约第5条进一步强调“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④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电影制作、电影工作者培养等方面的全面援助。

在该条约正式签署之前,苏联电影已经为中国观众所熟知,两国关系的全新阶段又进一步推动了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电影是中国形成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苏联文艺作品的需要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得到进一步凸显。1951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认为美国电影“毒害了中国人民”,结束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垄断,这也为苏联电影在中国的风靡提供了可能。在放弃旧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电影后,中国国产电影的数量与质量尚不足以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该协议的签署与苏联电影的大规模发行,一解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燃眉之急,不仅为思想意识宣传提供了重要工具,更为解决饱受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摧残的国内经济困难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流。

《中苏友好联盟互助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向中国出口苏联电影,也包括向苏联出口中国电影。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艺术一直在积极发展,但大多数都是模仿资产阶级国家的风格路线。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模仿苏联。建国后的一年里,几大国有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文化部电影局的指导下开始恢复电影生产,在时任国家电影局局长、中国导演袁牧之(曾在苏联进修学习)的领导下,以抗击外敌、解放中国为题材,拍摄出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篇章。

当时的苏联电影也一度陷入战争之后的“无片”时代,同样迫切需要能赢得观众与票房的电影产品。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红军在解放区收缴的战利品,多为与苏联意识形态相悖的德国与美国电影。虽然新中国电影与他们的思想立场更为相近,但苏联观众却尚不熟悉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电影惯例,模仿苏联风格的中国影片在苏联本土的接受并不明朗,这也使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进口成为苏联电影的一次实验。

新中国的前六部故事片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攝。1949年凌子丰与翟强执导的战争片《中华女儿》以1936年中国东北地区抗击日寇为题材,于1950年7月31日在苏联公映,是苏联观众看到的第一部新中国电影。向苏联观众介绍中国电影的首次实验,在评论界和观众中初获成功,但它的影响力完全不能与同时期的另一部影片《白毛女》(1950)相提并论,王斌、水华执导的这部影片剧情更为复杂、更富异国情调、更富悲剧性,在1951年10月1日于苏联上映后反响热烈,并作为10月1日至1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电影周”的放映片目,在莫斯科收获了超过100万名观众。①

《中华女儿》(1949)中的牺牲英雄主义路线与当时的苏联电影风格相互呼应,这种风格不仅在程婴执导的《钢铁战士》(1950)中得以延续,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其他中国电影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既是毛泽东的号召,也是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早期电影的思想纲领。这一时期的中国影片创作既体现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在革命的发展中描绘现实,并与建设新社会的理想紧密相联。在不断巩固其物质与观众基础的同时,中国电影人开始寻求主题的多样性,在惊险片、情节片、喜剧片等类型上不断探索,如讲述成年人在孩子的帮助下进行解放斗争的惊险片《鸡毛信》(石挥,1954),间谍片《斩断魔爪》(沈浮,1954)与《虎穴追踪》(黄粲,1956),国防电影《怒海轻骑》(王滨、汤晓丹,1955),家庭情景剧《哥哥和妹妹》(苏里,1956),家庭喜剧《兰兰和冬冬》(杨小仲,1956),中国第一部体育片《女篮5号》(谢晋,1957),历史片《林则徐》(郑君里、岑范,1959)等。

随着中国向苏联进口电影数量的不断增多,两国于1956年7月5日签署《中苏文化合作协定》,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上文提到的电影先后在苏联上映,其中《怒海轻骑》(1955)参加了1956年苏联举办的中国电影节,而在主题上颇具新意的《女篮5号》(1957)因对体育题材、青春片元素与情节剧模式的巧妙结合,在苏联观众中获得了成功。

1959年8月,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在苏联举行,中国编剧与导演张骏祥受邀作为评审团成员参加。根据他的剧本拍摄的抗日战争片《鸡毛信》在1954年苏联发行期间广受欢迎。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宽银幕电影《老兵新传》(1959)参与了此次电影节的角逐,导演沈浮曾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学习宽银幕技术,影片在此次电影节上荣获技术成就银质奖章。1959年9月,这部电影在苏联各大城市的“中国故事片电影节”上放映,并于一年后在苏联电影院公映。为期8天的故事片节上共放映了9部中国影片,其中还包括1959年吉甘与干学伟执导的《风从东方来》,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讲述了在中国的一条河流上建造水电站的故事。此外,在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放映了由张加毅指导的科教类影片《珊瑚岛》(1958),该片随即进入1959年8月底至9月初苏联举办的“中国纪录片与科教片电影节”的12部放映片目,并随后在苏联公映。

中国代表团对于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积极参与,以及苏联随后举办的中国电影节、安排《女篮5号》二次公映等,虽然得到了苏联媒体的大幅报道与积极评价,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苏联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合作即将告终。

直到1986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电影才恢复在苏联的发行。苏联观众以及后来的俄罗斯观众,得以重新看到真正具有多样性、艺术性和深刻性的中国电影。但不应忽视的是,早在中苏关系的“黄金十年”,苏联观众就开始了解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苏联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苏联联邦制的问题与缺陷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雾在做迷藏
秘密赴朝参战的苏联空军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苏联曾得到过中国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