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导向”的生命全周期高等职业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探索

2022-04-29 07:43费素定徐金梅
护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职业

费素定,陈 群,徐金梅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315104

党的十八大后,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被置于优先发展位置。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标,健康阵地全覆盖、健康保障全周期要求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多种护理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护理人员的服务领域逐渐从医院临床护理向慢性病管理、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领域拓展。2013 年我校在原有护理、助产专业两大传统专业基础上开设老年护理新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专业岗位方向分流实践,组建形成生命全周期高等职业护理专业群,以期进一步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1 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行动路径

1.1 坚持“健康中国”的需求导向,构建护理专业群

1.1.1 构建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满足护理产业链需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窗口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专业老年护理人才紧缺的供需失衡问题凸显[1]。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护理教育迎来新机遇,但也面临培养的护生不能满足护理产业链需求、教学资源分散的挑战。2013 年我校在原有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岗位方向基础上,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大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力度,组建由护理、助产、老年护理3 个专业组成的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面向“出生、幼年、成年、老年”全生命过程,以群建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适应护理产业链发展要求。1.1.2 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护理人才需求 坚持卫生、健康双领域拓展,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中的大力发展中医护理等要求,在护理专业原有的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老年护理5 个岗位方向基础上增设中医护理和美容护理方向,把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技能作为各护理岗位方向的基础,培养护士综合能力。2020 年我校护理专业又新增心理与精神护理和呼吸治疗岗位方向;助产专业开设婴幼儿保健、母婴护理2 个岗位方向。护理专业群通过开设11 个方向,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群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护理人才需求,推动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及护理服务内涵不断丰富。

1.2 坚持教学标准导向,提升护生岗位胜任能力

1.2.1 重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岗位胜任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2013 年,专业群深入调研学生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同质性,以冰山模型为框架,构建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按照国家护理、助产专业教育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标准,完成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并在2016 年、2019 年进行再次修订。

1.2.2 重构基础共享、核心分类、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 依据底层共享、中层分流、顶层拓展的思路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医学基础和医学人文课程全群共享,开设健康人文、人体形态等课程,丰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3]。强化专业群学生基础素质,夯实职业通用基础,保证专业群学生培养的基本规格。针对岗位技术专科化、内容多样化趋势,设置可选择的多个课程岗位模块,包括护理、助产、老年护理3 个专业核心课程模块、11 个岗位方向课程模块以及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契合岗位多样需求,满足学生多样成才需求,提升学生职业成长能力。群内专业打通老年照护等X 职业等级技能证书培训课程,满足学生岗位能力迁移发展需要。护理专业群基础共享、专业分流、拓展互选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护理专业群基础共享、专业分流、拓展互选课程体系(注:AHA‐BLS 为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

1.2.3 采用护理特质培养聚焦策略,促进护生仁心养成 护生的职业素质不是与生俱来,也不应在工作后再学习获取,而应在学校学习期间着重培养[4]。面对学生素养养成不足,采取如下方案:①通过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发展、专业课程思政4 个部分,培养护生的仁爱、勤勉、求精、慎独护理特质,促进职业素养养成;②打造由仁爱慈心培育课程、健康素养提升课程、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实践、励志修身与劳动实践4 个模块组成的核心素养实践课程,促进人文素养养成,计4 学分;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潜移默化影响护生。仁术融合,全面培养护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专业特质及其培养路径见图2。

图2 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专业特质及其培养路径

1.3 坚持专业绩效导向,强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1.3.1 创新校院一体化育人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属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育人机制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2012 年我校与宁波市第一医院等6 所三级医院形成紧密合作基地——临床学院,2018 年新增浙江大学明州医院临床学院。由医院院长担任临床学院院长,分管护理工作的医院副院长和护理学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临床学院副院长,成立临床教研室。将专任教师落实到相应的临床学院教研室。为保障临床学院工作顺利开展,给予日常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临床学院共同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团队、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解决学校没有附属医院的困境。2012 年—2021 年,我院持续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合作力度,挖掘合作深度,试点现代学徒制,通过工学交替培养卓越护理人才,有利于实现院校紧密协同、产学深度融合。

1.3.2 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护理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在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我校的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我校建立了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模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委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安排校内教师下企业、行业开展岗位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我校还实行专兼职教师同聘用、同培养、同考核、同奖励“四同”管理措施。

我校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分三阶段制定培养目标。①新教师阶段:此阶段教师侧重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逐步积累教学经验,通过聘请校内和行业指导导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要求新教师3 年内临床护理实践至少1 年。②合格教师阶段:针对从事教学工作5~10 年的教师,此阶段主要为教师创造参加各类教学改革和比赛的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③骨干教师阶段:针对从事教学工作>10 年的教师,此阶段主要帮助教师成长,利用新型技术和新型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推荐其为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成为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1.3.3 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信息化建设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为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中心,其按照医院实际岗位设立模拟病房、模拟治疗室、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模拟重症监护室、模拟老年照护中心等,并配备医院模拟信息(HIS)系统和实训中心管理系统等软件。2019 年建成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一站式考核实训中心,提供了客观性、全面性、可重复性及公平性的考核框架[6],在专业核心课程及实习前技能强化考核中广泛使用。实训中心的建设既在布局、设施和陈设上尽可能接近医院真实情景,又利用走廊、文化墙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形成了与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具有人文环境、职业氛围的高度“仿真医院”。虚拟实训对改善实训环境、提高教育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深远影响[7]。护理实训中心加强投入,引进高仿真综合模拟产妇系统、创伤救护模拟训练系统、SimMan 高端监护模拟系统、移动交互式系列模型(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导尿、洗胃、灌肠等),开发3D“Angels”抢救室等,解决了某些护理实训看不到、摸不到、入不了的问题。

2 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组建的意义

培养全生命周期高等职业护理人才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契合健康领域发展趋势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保障,从而全面提升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和竞争性,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服务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素养养成方法。

2.1 省内率先构建了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协同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我校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出生、幼年、成年、老年全生命过程,在省内率先将护理、助产、老年护理3 个专业组建成生命全周期护理专业群,构建了基础共享、专业分流、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搭建了融合化的临床学院产教协同平台,组建了创新型护理专业群师资团队,升级改造了国内领先的护理专业群实训中心。群内专业相关性较强,整合各专业资源,打造链条完备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护理教育满足护理产业链需求,护理和养老、托育等服务行业融合发展,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护理服务过程不断优化。

2.2 聚焦仁爱、勤勉、求精、慎独的护理特质,创新素养养成方法 通过广泛调研,确定护生应具备仁爱、勤勉、求精、慎独的护理特质。4 个部分促进了护生职业素养养成:通过始业教育、华美讲堂、校友课堂、名师工作室形成职业认知;通过教学见习、社会实践、岗前训练、临床实习开展职业体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教育、1+X 课证融通促进职业发展;通过将思政元素纳入核心课程标准,打造专业特质。4个模块核心素养实践课程促进了人文素养养成:打造仁爱慈心培育课程、健康素养提升课程、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实践、励志修身与劳动实践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4 个部分、4 个模块保障了护生人文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职业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