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物流趋势下职业教育迁移能力的培养

2022-04-29 15:01刘如意李旭东
物流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智化岗位物流

刘如意,王 龙,李旭东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0 引言

过去的十年互联网消费突飞猛进,带动了物流业基础设施网络化跨越式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诞生了一批快递巨头。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展望未来10年,无疑将是物流业数智化发展的10年。从行业动态来看,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都在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数智化供应链基础设施打造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新基建。数智化科技将颠覆物流供应链的每个场景,打造出新的物流产品,驱动着物流业从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密集。研究表现:年轻人获得的第一份职业,有70%将会在10至15年内完全消失,比如ETC取代收费员、智能化银行柜员机取代柜台员工。在未来,当下的大半部分职业活动都可以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这也包括当下物流业中的大部分岗位。一些职业活动的消亡,同时也意味着一些新职业活动的产生。物流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能快速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迁移能力的研究开展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最早提出“迁移学习”的学者是柏拉图,他提出:通过多学习几何知识,可以训练人的思维方式。在18世纪中叶,国外教育研究者们从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学习的迁移进行系统研究,此后,在该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学说。1978年,建构主义的迁移理论被提出,在该理论中,知识迁移被定义为:知识在新的环境中被学习者所了解和掌握的过程。布鲁纳等学者提出:每个学科的教学目的都是利用一切机会或者制造机会,让知识产生迁移。梅耶认为,学习意愿、技能、元技能是知识能够迁移的三大前提。发达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职业能力的迁移是很重视的,比如,德国在2005年4月1日颁布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强调了职业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在澳大利亚AQF(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学历资格框架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AQF中,通用学习结果(Generic learning outcomes)是指“毕业生通过学习可获得的可迁移的非专业技能”,并提出了基本技能、人际交往技巧、思考技能和个人技能这四类通用学习结果。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做法,但是在与具体学科结合方面的实践研究较少。

1.2 国内相关研究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举一反三”的育人思维,他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20世纪60年代,潘菽等学者以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作为主题出版著作,探索了知识迁移的前提、概念和存在的问题等。20世纪90年代,王祖浩等学者认为,对知识的特点及内在联系的概括能力是知识迁移的本质。迁移也曾被定义为早期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影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发现后续的学习也会对先前的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产生作用。所以,知识的迁移能力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获取与技能形成方面,也体现在学习者的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甚至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迁移能力是专业关键能力,它是专业能力之外的通用能力。只有具备迁移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实现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切换,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在新的职业情境,处理新的问题,所以职业院校应将迁移能力的培养放进人才培养方案,并高度重视,真正实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技术“专门化”、人才输出“工具化”等功利主义现象是不利于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亟需改变,要做到把通识教育的放在先导地位,通专结合,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和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在具体学科课程方面,朱丽进以《交互式UI设计》课程为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能广泛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以利于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汪飞燕,等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教师团队、考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于迁移能力培养都是高度肯定的,在职业教育领域,迁移能力被看做是关键能力,但是关于物流职业教育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极少。

2 数智化物流趋势下物流岗位活动的变化

物流行业数智化指的是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化、供应链全过程数字化、物流全场景的智能化,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作为数智化物流的底层架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路的数智化技术综合应用。物流业中的很多岗位活动不再是劳动密集型,而是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简单重复、繁重和高危岗位将被机器取代

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带来了物流企业作业流程的改变,无人操作模式将取代大量原本由人工操作的岗位操作活动,主要包括那些简单的、繁重的或者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操作。比如:自动分拣取代人工拣货;货架自动到拣货位面前,取代人到货架区拣货;自动打包设备取代人工打包操作;自动存取设备取代叉车高层存取货;机器人替代配送员进入疫区配送等等。

2.2 数智化辅助物流人员开展高效物流活动

数智化并不会取代所有的物流岗位,决策规划、商务洽谈、业务开发、末端交接等岗位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数智化的重要功用也体现在对上述业务的辅助上,比如,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各环节信息的通畅和透明,从而使得决策层更及时地掌握信息,利于决策的正确开展,降低错误率;通过物联网等设备感知、捕捉、传递环境变化信息,实现对物流流程的快速反应、决策与控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让仓储员、快递员的工作更加高效等。

2.3 数智化物流衍生了新的工作岗位

虽然数智化将使得一些物流岗位被机器所取代,但是相应地,它也给物流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首先,智能化设施设备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的控制,其运行仍需要有人力介入进行操作、监控和管理,这就衍生了相应的智能设备中控操作员、无人机操作员等岗位;其次,智能化的设施设备是需要经常维护检修的,需要专业维护管理人员;第三,数智化物流流程带来海量物流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收集、清洗、分析和利用等需求催生新的业务,产生新的岗位,包括物流业务数据分析、物流业务模拟、物流业务优化以及周边的物流金融业务等;第四是决策层需要对智能化设备设施进行选型、规划、测算等,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审视市场、制定竞争战略,相应地衍生智慧仓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高层次岗位。

3 数智化物流对人才迁移能力的要求

3.1 物流企业对不同成长阶段人才的要求

为了获取更精准的人才需求数据,对知名招聘网站上的规模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按照工作年限,将数据分为0-3年、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四个组,每一组分别抽取50个样本。对每一组的人才岗位要求中的高频关键词(即词频在50%以上)进行统计,并清洗掉无用的词汇,从而得到以下4个高频关键词表。

从0-3年这一组(见表1)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物流企业对于初入职场的职工的沟通能力、经验积累、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抗压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比较看重,要求他们做事做人正直、善于思考,不回避客户服务和市场销售等岗位,同时要求他们能熟练使用业务软件和办公软件。

表1 0-3年工作经验的岗位要求高频词

对具备3-5年工作经验的物流职业人来说,工作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谈判能力、规划能力愈加重要,正直的人品、对工作的责任心仍然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同时,企业要求他们熟悉ERP软件、智能物流设施设备、供应链解决方案、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会主持或参加物流项目,会使用各种工作中的软件,见表2。

表2 3-5年工作经验的岗位要求高频词

在5-10年这一组,企业要求物流职业人懂得更多的采购知识,能开发项目并带着团队进行创新,要熟悉全供应链渠道,会策划物流产品与方案,在信息技术方面应懂得使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见表3。

表3 5-10年工作经验的岗位要求高频词

对于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物流职业人来说,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规划和运作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要求他们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能代表企业主持谈判工作,能保持不断学习的动力,熟练使用ERP、数据库等工具,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练就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汉语书面表达能力,见表4。

表4 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要求高频词

3.2 数智化物流对人才迁移能力的要求

将上述4组数据进一步整合,并合并了一些近义和同义词,并按照关键词的不同类型,得到表5。根据上述规模物流企业对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人才岗位要求来看,良好的职业素养始终是帮助物流职业人不断成长的底层支撑,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思考能力、正直诚信、逻辑思维、洞察力和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恰是物流职业教育中的通用能力,即岗位迁移能力。

表5 数智化背景下物流职业人的素养、知识与技能

物流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时间和知识是有限的,物流人才的职业生涯却是长远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要求方面,智能、ERP、数据库、网络等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在物流数智化发展趋势下,只有那些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和洞察力的物流职业人,才能不断掌握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逐步积累经验,成长为能主持开发项目、能代表企业去谈判、能规划业务、会协调、能开拓、会运营、会创新和具备领导力的优秀物流人才。职业人在一个物流工作岗位中所掌握的技能和拥有的才干,可以被迁移出来,能为另一个工作岗位所用,不会因为业务的改型、流程的变化、技术的迭代而中断职业生涯。

4 数智化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迁移能力的培养

4.1 创新以迁移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物流类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物流职业人,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着重于人才迁移能力的养成。

首先,要清晰认识我国物流业数智化发展的趋势,加强对行业企业的调查,了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在工作技能上的要求,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学校四方面互相协作,共同培育符合数智化物流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遵循学生吸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客观成长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包括:建立主辅修制度,鼓励学生跨院系选学专业和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时候,更广泛地获取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创新项目、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并设置相应的学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将技能竞赛与对应课程的学分挂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企业家讲座、校友报告会、科技活动、协会活动,促进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再则,实施因材施教,根据生源的不同,积极探索和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高职扩招班(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小班制等分类培养模式,在培养路径、课程体系、实践实习安排等方面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行柔性化管理、弹性学制、学分银行等制度。

最后,贯通学生升学成长路径,探索基于职业能力分级的中职(包括职高)、高职、本科3个层次、连贯培养的衔接方式,开展卓越班或升本班等形式的培养试点。

4.2 建立基于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显现。客观认识高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和实施以能力进阶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保障通识教育所占的比例。在人才培养的内涵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志趣,在当代和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环境变化、资源变化等,都将给人类社会和物流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高质量通识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受教育时期就对上述的这些问题有深入的认知和思考。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不随意缩减英语、数学、体育等课程,另一方面是开设更多的通识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真正做到厚基础、宽方向。

其次,构建与实施层级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分析中,细化物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建设能力进阶模块库,转化为课程。在大一,开设一些和物流数智化基础知识有关的通识课和限选课程,比如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区块链技术、编程语言等;在大二,将数智化知识与技能融入基础技能和专业方向课程,并开设基于数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类课程,比如物流数据分析、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智能化设备维护管理等,设计课程综合项目实训和专项技能训练项目;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开设专业方向课程、专业群拓展课程、1+X技能考证课程的同时,设置综合应用、实践训练与系统开发等课程,将物流数智化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

再则,密切关注与物流相关的产业集群的新动态,开发群集概念的职教课程。群基础课程能够拓展学生的职业适应面,拓展学生就业口径。群基础课程的开设应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优化。

最后,课程设计应理实结合,保证实践课程的比例。物流行业对职业人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物流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源自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实践教学要与企业需求真正接轨,这就需要校企合作机制的深化,以产业学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做好与企业的真正对接。

基于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

4.3 改革职教教学的方式方法

改革职教教学方式方法,以系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沟通交流、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并开发职业迁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深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索与推行“翻转课堂”,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第二,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线上知识平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形成。

第三,聘请高水平企业讲师进课堂。在部分课程中,邀请校外行业企业高水平讲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把企业实战技能输送到学校课堂中,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实案例及解决方案,提前养成准职业人的职业眼界。

第四,开展考核方式改革。在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上,由知识考核转为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能力考核,注重过程考核,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核;在课程综合项目实训、专项技能训练项目、综合应用实训等环节,可由企业主导实施、由企业老师主导评价;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习、定期检查,实现顶岗实习的多主体、全过程管理。

5 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迁移能力则是让人受益终身的核心能力。物流行业数智化不仅让现有的物流场景和物流功能要素走向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也会带来新的物流场景和新的物流功能要素,一些传统岗位被替代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却顺势衍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思考能力、正直诚信、逻辑思维、洞察力和学习能力等迁移能力能支撑物流职业人不断成长。创新以迁移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改革职教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措施都有利于物流专业学生迁移能力的养成。

猜你喜欢
智化岗位物流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人工智能“智化”教育的内涵、途径和策略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