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珊
【摘 要】创新报道方式是有效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在信息传播方面,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受众阅读习惯和媒体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善于用讲故事的手法写新闻,能有效提升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成为传统媒体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新闻故事化表达方式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新媒体语境下讲好新闻故事以及新闻报道故事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报道;故事化;创新形式
信息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和舆论生态、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媒体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适应这变化。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在创新方法手段上要善于表达,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1]。
中宣部在2012年12月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在媒体变革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为争取读者或受众,尝试转换报道方式,即故事化的新闻写作风格。
用讲故事的手法写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从而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进一步提升新闻作品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新闻故事化的理论概述和表达优势
什么是新闻故事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提出:“新闻报道故事化指的是‘以故事化手法进行新闻表述,通过场景设置、描写和对话等对新闻事件中‘富有戏剧、让人兴奋的故事进行挖掘。”[2]
美国媒体人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向人们提供信息时以说故事方式传达更容易被记忆与理解。因为这种方式能让人觉得有趣,让人放松。将新闻化素材以这种方式进行整合,能对读者有效地吸引。因为读者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并非干巴的事实罗列。”[3]
国内有新闻研究学者提出,以故事化方法进行新闻处理是新闻故事化要点,同时将新闻故事化定义为,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中故事情节的发掘采访,并自行整理,以故事的形式将新闻事实表达出来的新聞纪实方法。[4]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这样阐述:“新闻是故事,任何一条好新闻都是一个好故事,人类从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那天起都是讲故事。”
本文认为,新闻故事化的表达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新闻报道可读性。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接受新闻,除了求知需求外,还有教化、娱乐和消遣等需求。新闻报道中,通过对文学写作中描绘手法进行借鉴,能将死板、生硬、单调的硬新闻变得通俗有趣与生动活泼。[5]
(2)提升新闻报道的贴近性。“接近性原则”是新闻价值学中的原则之一,指的是要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点、时间、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受众阅读愿望会随着接近性的增强而越大。从受众关心的问题切入,试图找到新闻与受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共振点,解读受众所关心的问题,从而解答他们的困惑,才能更好地贴近受众,以便让受众获得直观的感受。
(3)独家新闻获取的主要渠道。当下媒体新闻报道信息来源雷同,并有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网络媒体能通过时效性获取竞争优势,而纸媒则一般是在发生新闻的次日或更晚时候才会报道,在媒体激烈竞争中若想获得竞争力与优势,传统媒体需要通过与新媒体比拼讲故事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闻故事化倾向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众对信息消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和乐趣。其次,新闻故事化倾向,是新闻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媒体必须赢得受众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使得媒体传播策略开始关注受众,并建立起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最后,新闻故事化倾向是媒介竞争的结果。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时效上明显处于劣势,纸媒必须在表达方式有所创新,新闻故事化明显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从历届荣获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及新闻报道的名篇佳作来看,许多都蕴含着精彩感人的故事。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西瓜兄弟》等,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激荡人心。如今,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媒体报道中,成为新闻写作的一种新思路和方式。
二、新媒体语境下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运用讲故事这种形式写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和阅读欲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寻找最佳“切入点”
找准最佳“切入点”,从生活中点点滴滴、身边普通人中发掘报道题材,以微观角度纵深剖析时代背景下的大主题,做到“见微知著”,更容易获得受众的普遍阅读兴趣,以小博大,重构新闻的价值。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可以发现不乏其例,从一个小故事开头,见人见事、以小见大,以故事化手法对冲突和情节、思辨和悬念等渐次展开,吸引受众渐入佳境,让作者阐述的观点在更深层次上引起受众的共鸣。
如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类作品《先看病后付费 医患两相宜》,报道了山东济宁通过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破解老百姓“看不起病”难题。作品从小人物崔秋宝的故事切入,讲述了崔秋宝重病入院后分文未交,却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的经历,引出社会各界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系统性难题的期盼。不仅对“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新型政策法规进行了解读,更重要的是清楚地讲述了医疗改革背后的意义,凸显了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6]又如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类作品《别了,白家庄矿》也是以小见大范例,作品以讲述两对父子矿工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多点采访,反映从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主题,从标题开始就蕴含着能够引人思考甚至动人心弦的情感力量。
(二)突出关键细节
细节是点睛之笔,对表现主题往往有着“以小见大”的效果,也是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法宝。在新闻报道中,真实生动的细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留给人们的印象意蕴悠长,且最为深刻。正如新闻界前辈穆青所说,“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许多读者至今仍然对优秀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描述焦裕禄带病工作的细节记忆深刻:“……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室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这样有画面感的描写,将焦裕禄精神深深烙印在了读者心里,正是有了这样生动的故事,文章才具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7]
细节描写,是新闻报道中的“神来之笔”,而这需要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时,充分调动全身感官,带着眼睛、鼻子、耳朵去看去感受,捕捉每一个生动细节,带领受众进入新闻发生的情境、身处其中的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如央视记者在现场报道“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这样描写:“其实浓烟是从我身旁大概50米远的地方过去的,这个时候闻不到现场有任何爆炸或者燃烧之后的味道,但是,当我爬上海关大楼的时候,风向发生了变化,就能够非常清晰地闻到了,而且直到现在,还会觉得自己的鼻腔或者说自己说话的时候,嗓子里会有一点小小的刺激性。”这个新闻事件当中,记者在没有拿到最新空气检测数据的情况下,把自己嗓子、鼻腔里的细微感受加以描写传递给观众,寥寥几句话所传递出的信息量,胜过千言万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挖掘悬念和冲突
任何形式的、任何主题的新闻作品都需要寻找矛盾,有了矛盾才能产生戏剧冲突。一些记者常谈及这样一种感觉,很多报道题材相当好,但是读起来觉得不带劲,原因在哪里呢?有一点,就是不大善于让事件或是问题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新闻报道在叙事中可以借鉴文学的叙事方法,运用“曲折”,设置“悬念”,让情节生动起来,吸引受众眼球。
2013年广西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傻老头”豪掷300万为村民造桥》讲述了一位古稀老人,倾其所有拿出300万元养老金回家乡造桥的感人故事。故事一开头就设置悬念:
司机跑回家乡汇报:“‘老头子要发疯了,准备拿出自己300万元的养老金回家造桥!”
有福不享,在自己古稀之年捣腾造桥!这个消息在家乡不胫而走,乡亲们议论纷纷:不知黄宗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村民打趣说,乖乖,30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是自己全部的养老金,“埋”的多半是炸药,把脑袋炸晕了!
紧接着,记者一步步地调查了解,揭开了“傻老头”“修桥背后的小九九”,突出人情味,直触人物内心世界那“最美的一块”。随着悬念的逐一解开,故事的答案也陆续揭晓,此时读者也已经被内容所吸引。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注意冲突,同时善于展示冲突,文章设置悬念,一波三折,才能吸引读者。
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栏目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已成常态。2012年《新闻联播》的《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出的报道《杨立学讨薪记》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报道紧紧围绕杨立学等十几个农民工展开,在组织故事情节时记者选取了30多个冲突点、感动点、转折点。情节跌宕起伏、冲突感强且富有张力,在讲述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既真实反映了农民工讨薪的曲折艰辛,也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基层干部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上付出的努力,种种真实的场景让受众有一种参与感。
(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新闻故事
传统的新闻报道似乎强调行文用语的规范化、书面化,缺少生动和灵气,有时可以努力将专业术语准确地转换为口语化的大众语言,多使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和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甚至可以用些歇后语、方言土语使感染力增强。此外,也可以使用直接引语以及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让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可信,给新闻故事增色。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非常强调新闻语言具体化,在叙事中尽量不要用笼统模糊的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比如,“气温高达38摄氏度”远比“天气很热”要明确有力,“掌声持续达10分钟”比“掌声雷动”更真实可信,“5万名球迷挤满了运动场的看台”比“成千上万”给人以更深印象,可以看出,具体比笼统更明确有力,更能给人深刻印象。
三、新闻报道故事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新闻写作中,故事化诠释新闻获得受众的认可,但如果稍微拿捏不好,则会背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比如,在选择报道方式、报道角度与新闻选题时,记者可能会为了追求“故事效果”而忽略了新闻本质,影响内容的真实性。另外,在新闻故事化应用过程中,媒体如果将情节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可能会造成受众欣赏转移,对新闻事件本身理解削弱,使新闻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坚持新闻客观真实性原則,是新闻故事化的前提。记者在选择事实和进行故事化处理时应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挖掘,不仅确保新闻五要素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如实记录构成新闻的时空、细节、场景和人物、情节、语言等,以及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应是真实发生过的,甚至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采访对象认可的,不得做任何想象、夸张或改变,这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循的客观真实性原则。
四、结语
在当下改革发展的新时代,人情味、故事化、平民化成为一种特殊记录与表达方式,其对抗时间、对抗新闻的易碎性,使新闻报道虽经时间冲刷依然经得起考验,依然可给人提供阅读快感。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感人动人的笔触讲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中国故事,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如何讲故事[J].传媒,2016(14):73-74.
[2]刘寒娥,张丽萍.故事化:新闻报道的一种思路[N].中华新闻报,2003-07-09.
[3]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7.
[4]丁雨光.浅谈央视“走转改”新闻故事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88-100.
[5]王俊燕.经济新闻报道讲故事[J].新闻战线[J].2012(10):109-111.
[6]解希民.如何用讲故事的形式写财经新闻:以两篇获奖作品为例[J].青年记者,2014(12):68-69.
[7]覃丽君.浅议新闻故事化[J].新闻世界,2011(4):24-25.
(编辑:覃世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