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指南》,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2022-04-29 07:47冯晓霞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入学指南儿童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在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的同时,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小学是幼儿从幼儿园毕业之后的第一个“后继学习”的场所,因此为幼儿做好入小学学习的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其评价标准就是看幼儿进小学时的准备状况和进入小学后的适应状况。

入学准备与学校适应

国际、国内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之间有密切关系。有些入学准备状况的指标对入学适应来说是极为敏感的,对其有比较明显的预测作用。有研究者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方法了解入学准备因素对儿童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发现如下因素的预测效果比较明显(即为敏感指标)。

神经活动功能。学前儿童的神经活动功能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与入学适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是否平衡等方面。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及不易控制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学校适应问题。而运动刺激是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社会性品质。如独立性、坚持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合作等品质与儿童未来的学业成功具有紧密联系。其中,自我调控能力(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在儿童入学适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言语发展水平。语言是入学后学习的重要工具。接受性语言(倾听和理解)、表达性语言(如口语)、词汇量等直接影响学业成就。

数学认知水平。如数概念、对加减实际意义的理解、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与今后的数学成绩关系密切。

而2006~2010年,我们课题组对北京市六所小学150名儿童进行了入学准备状况对入学适应影响的短期追踪研究(2~3年)注1,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研究发现,150名儿童在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如数数、20内的加减运算等)的个体差异不大,即使有差异,这种差异在入学后也会逐渐缩小。这些儿童在相对复杂而高级的数学概念(如量的守恒、时间和空间概念)和数学能力方面(如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等)差异较大,在入学后的两、三年中,这种差距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而且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以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估数”为例。

测试者预先准备了两个透明的上下一样粗的矿泉水瓶。其中一个是空的(A),另一个预先装了40个玻璃球(B)。测试者先让儿童自己数10个玻璃球放进空瓶子A中,待他确认里面装的小球的确是10个后,出示另一个瓶子B,让幼儿估计一下这个瓶子里的玻璃球大概有多少。

儿童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拒绝接受任务,因为“老师没教”或者“我没数过,不知道”;第二类乱猜,“11个”“100个”……他们知道比A瓶里的球多,但多多少完全是没根据地随便说;第三类儿童往往先把手指横过来比比A瓶中10个球的高度(基本与幼儿一个手指横过来的高度相当),然后用手指去测量B瓶中球的高度。有的一边移动手指一边说“10个、20、30、40,老师,是40个吧”,有的则“1、2、3、4,40个”,也有的只做动作不说话,最后才说“差不多是40个”。

第三类儿童显然将已經获得的“非标准化测量”的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了“估数”难题。

追踪研究发现,在入学之后最初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中,第三类儿童与其他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从二年级末至三年级上学前开始,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这些儿童的优势逐渐明显地显现了出来!

研究发现,语言准备方面的同音辨别、表达的逻辑性、词汇的丰富性、图画理解和故事预测五项与入学后的语文成绩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如此,复句理解、表达的逻辑性和故事预测三项与入学后的数学成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研究还发现,主动性、独立性、好奇心、自我控制、规则意识、交往能力等社会性发展,或者说学习品质方面的准备,与入学之后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生活适应有密切的关联。

总之,这些研究均揭示了入学准备中哪些因素是预测入学适应的较为重要的指标,对我们从专业的角度解答入学准备更应该着重什么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遗憾的是,恰恰在一些重要指标上,我国儿童的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上世纪90年代,教育部幼教处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中,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况普遍存在(朱慕菊,1995)。其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相当多的儿童知识技能掌握虽好,但学习能力不足。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儿童完成知识型测验题目的成绩都明显优于能力型题目:知识型题目的平均得分率为71.6%(数学70.5%,语文72.7%),而能力型题目的平均得分率却只有41.8%(数学40.8%,语文42.7%)。

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三是社会适应性较差。比如,缺乏任务意识、规则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交往能力不足等。

而我们课题组在2006年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如在数学准备方面,150名儿童在知识类题目中的平均得分率(0.845)远远高于能力类题目的得分率(0.538)。

张丽等人在2014年对江西近350名大班儿童进行的入学数学准备研究同样发现:相对于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10以内的加减运算、按大小配对等),儿童在对认知能力要求较高的传递推理、模式认知、数形守恒等方面掌握较差,有些项目的通过率低于30%,甚至只有11.6%、7.2%(张丽,2014)。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尽管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重知识轻能力”或“不知如何培养能力”等老问题并没有完全从根本上解决。这显然需要特别关注。

改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开始研究制定幼儿在入学之前应该达到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即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希望以此为导向来帮助所有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达到学校学习的要求。其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已经研制并实施相关学习与发展标准的国家进行了政策评估,肯定了相关标准的积极作用,并开始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于是,2012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研制并颁布了中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与入学准备

《指南》的说明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了研制并颁布该文件的目的:“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的正文部分具体指出了哪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是重要的,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3~6岁各年龄末期的儿童可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水平;成人应该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帮助儿童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

《指南》包括了对儿童入学准备的所有要求,从3岁开始,就从身体动作、生活能力、语言和认知、社会/情绪情感、学习品质、审美与创造等方面提出了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为入学学习和后继发展奠定基础。如,《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并将该方面的要求渗透于各个学习领域。

在各领域5~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指南》更是通过典型年龄表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应知、应会、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如语言发展中的“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数学认知中的“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社会适应中的“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等。

同时,《指南》的研制过程充分参考和对照了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标准,以保证两个学段的衔接。

以小学《数学》科目为例。从小学数学课标(1~3年级)的目标要求和《指南》“数学认知”子领域的内容对比中,可以看出两个学段之间的衔接。

而小学的语文课标(1~2年级)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并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则从口语(倾听与表达)和书面语言(阅读与书写准备)两方面提出了学习与发展目标,以促进与小学语文学习的接轨。

而且,针对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或不知如何培养能力的问题,《指南》各领域不仅提出了明确的能力目标,其中的教育建议也给出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的方式和方法方面的范例。只要教师认真学习和领悟,就可以举一反三,促进幼儿相应能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建议中具体提出“拍球、跳绳、跳远或投沙包时,可通过数数、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讨论春游去哪里玩时,让幼儿商量想去哪里玩,每个想去的地方有多少人,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等。

针对探究能力的培养,《指南》则建议:“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想知道球在平地上还是在斜坡上滚得快,可以动手试一试;想证明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可以做个小实验进行验证等。”

总之,《指南》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幼儿在入学之前应该而且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只要幼儿园和家庭能够以此为导向实施教育,就能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使之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关于做好入学准备的若干强调

这里,有几个观点需要进一步强调。

(一)入学准备≠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Peter Gray在《今日心理学》上发表的《提前教育带来长期伤害》一文中提到德国和美国的两个教育实验。

一个是德国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研究者选择了“游戏型”与“学术型”幼儿园各50所,对比其儿童发展的情况。虽然“学术型”幼儿园的孩子的确因为提前接触了知识,无论阅读还是数学水平都超过了同龄人,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却一下被“游戏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赶超过去,两者在学业方面的差别虽不明显,但在社交和情感等方面,“学术型”幼儿园毕业的孩子统统偏弱。

美国一项对343名非裔儿童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提前学习的效益是短期的,开始时的优势到4年级就开始消失。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刘怡倩在2016年的一项关于入学准备状况与入学适应关系的调查发现,提前学过小学阶段知识的儿童与没有学过的儿童相比,学习适应性较差且差异显著。这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被过早的学习压力败坏了。因此,研究得出结论:学前期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对于提高入学学习的适应性没有积极的影响。

(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什么都不能学(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治理的任务,并从三个方面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第一个方面是教育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有关考试测验。

第二个方面是教育方式,包括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安排一日生活;或以机械背誦、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

第三个方面是教育环境,包括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

只要认真学习和理解《通知》的文字和精神,就不会出现“见到幼儿园墙上贴了活动区的名称等字样就要撕掉”“集体教学活动一点也不能有”的笑话。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违反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过于急功近利,在入学准备上没有处理好短期适应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但纠正“小学化”不等于什么都不能教,小学的“零起点”教学也不等于对入学的新生没有任何学习经验方面的要求。事实上,儿童也不可能“零经验”即头脑空空地走进小学。

即使对于小学的学科学习,《指南》也明确提出了应该做好的入学准备的要求。

例如,对应数学学科,《指南》在数学认知部分不仅明确提出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其各年龄的典型表现中又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重要经验做了相对具体的描述,如5~6岁末期要“能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以对应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要求。再如,对应语言学科,《指南》尽管没有提出识字、写字的具体要求,特别是“量”的要求,但也强调通过教师“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导幼儿“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为幼儿入学后的识字、写字做好准备。

因此,要划清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南》和小学化的界限,防止两个极端。

(三)贯彻《指南》=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本文在“《指南》与入学准备”部分已经指出,《指南》是包括了对儿童入学准备的所有要求的。因此,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的精神,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园长和教师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能力。 因此,读懂《指南》,确信它能指导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并努力在全面贯彻落实《指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准备教育,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适应学校生活所需要的态度、习惯、能力(即所谓的“一般准备”,包括自我服务、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入园开始培养。而适应小学学科教学所需要的“特殊准备”则应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这里,所谓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是前苏联针对入学准备问题提出两个概念。一般准备指的是幼儿整个身心发展水平能适应小学生活;特殊准备则是指幼儿具备学习小学算术、语文等学科课程的基础(包括学习这些学科应有的态度、知识、能力等)。

事实上,幼儿入学学习的特殊准备也是完全可以在幼儿的生活、游戏中,以及在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学习方式的生动有趣的教学中进行。《指南》有关部分的教育建议对这些特殊准备也提供了基本途径与方法。如,数学认知中“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的目标可以在观察作画和拼图中逐渐实现。以拼图游戏为例。

再如,“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既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语言不断重复的优秀图画书,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其中一些汉字产生熟悉感(如《好饿的毛毛虫》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重复语句);也可以组织类似“有趣的中国汉字”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汉字“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注2,或者说每个汉字都有一段故事,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特点,让幼儿真切感受汉字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幼儿学习、探究汉字的欲望,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让幼儿感受象形文字向现代文字的转化(图2),或者讲述会意字的故事,例如像“休息”的“休”字表现了一个人依树而歇息(图3),或者古人认为日、月是白天和黑夜中最亮的物体,所以用“日”“月”相加形成“明”字,表示明亮(图4);更可以通过鼓励幼儿自制或与成人一起制作图画书,辅以成人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讲述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关系、书面语言的特殊功能,唤起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意愿。

总之,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指南》,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不仅能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也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图1是幼儿在观看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的民俗表演后拼摆出的有关形象——“骑毛驴回娘家”和“海蚌姑娘”。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完全属于美术范畴的造型活动,其实包含着数学学习中对几何图形以及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要摆出这样的造型,儿童需要调动头脑中关于实际物体的记忆表象,回想其整体轮廓,再将其分为若干部分并抽象出每一部分的基本形状,然后从现有的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如作为人头的圆形),或可以组合成相应几何图形的材料(如可以拼成身体的正方形、三角形),最后将每个部分的形状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排列,完成整个造型。

注释

[1] 该课题为北京市“十一五”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农村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可行性研究”(课题批准号ACA06055)。

[2] 20世纪50年代,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2] 张丽等,大班幼儿数学入学准备研究,心理学探新,2014,Vol. 34,No. 6,565-570.

[3] Cuban L, Jackson P ,Elmore R,et 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J].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1992.

[4] Marcon R A.Moving up the Grad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chool Model and Later School Succes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 Practice, 2002, 4(1):24.

[5] 劉怡倩. 小学生入学准备情况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入学指南儿童
入学通知书
五行真经
入学面试
指南数读
入学第一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六·一”——我们过年啦!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