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海(山东省济南高新区瀚阳学校 250000)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深入小学教育管理体系中,并体现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学校要以学校教育整体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壮大优化师资力量,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平台和机会,同时要根据学生特性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让教育回归学校。
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历来承担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两大使命,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教育大会方针提出后,学校的根本任务便是“立德”“树人”。然而,在不断强调以生为本的同时,更要坚定“以师为本”的学校发展思想和学校管理原则,因而发展和成就教师,这就是学校的“第三种使命”。
以人为本是强调以学生与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培养中小学生性格以及身心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育管理人员应积极将教育理念融入实践过程中,能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背景下,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倡导执行“学术引领”的学校发展理念,做到以“学术研究”和“课题引领”来全方位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广泛交流,促进教师使用新型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教学,完善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教学效率。
在此过程中,学校发展“第三种使命”义不容辞。
现代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信息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一些农村或郊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完整管理系统;教师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对新时代管理的认识;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没有适合师生发展的管理体系;教师教学经验与新时代发展需要不匹配,造成新型教务管理不能有效实施。
反观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教师手中,教师的好坏,间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要使我国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与时俱进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根据华师大教学研究所的研究数据表明:如果学校不加干预,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曲线,是这样的:
由图可知,教师的深度发展很难发生。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经验在十年左右是顶峰,之后缓慢下降。中小学教育管理包含许多的内容,要使每项任务都可以有效地进行需要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但现实是许多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还不够健全,经常会发生有理念无落实、学期各项任务不达标的情况,这也是中小学教育管理、教师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把师生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同时也要把握住人文教育的特征,积极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内容。
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实践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下一代,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保证。
因而,管理者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与推动性;教育管理制度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太过于死板,否则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规划管理策略,使管理者的工作能有效展开。对于管理权,教育部门可以将权力分配给学校,让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修改建立;教育观念要通过教育改革才能进行更新,教育管理模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对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使教学策略能够顺利展开。
学校管理者要一直秉承以教师团队为中心展开工作,要努力通过“横向年级组管理”与“纵向教研组引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定向交流沟通教师们对教育的实际想法,收纳教师的问题困惑甚至情绪,切实保障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根据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关心认可学生,协助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管理者要制定与学校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检查机制,将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有效融合,顺利执行。只有转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才能进一步改变教育方式。管理者要与教师团队定期进行教育管理经验分享,使教师队伍在进行教学时,能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进行管理教育。学校要定期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使教师紧跟新时代教育管理步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贯穿教师的一生。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与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在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使学校具有促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成长的功能,本着“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双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性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管理者还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规划,对教师教学方式与过程进行调查,使管理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有效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教学做一致性。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一致性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因此,要知道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新一代青年的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的教学做三者密切相关,而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陶先生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这是最通俗的理念。
作为管理者,除了要督促教师将教学策略不断进行学习更新外,还要在教师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让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教师的“知识社群”,所谓“知识社群”,就是因知识分享而聚在一起的非正式小团队,教师可以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和经验。整个过程没有专家,也没有行政要求,来去自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这种因兴趣而生的社群关系,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更容易发挥老师们的“教学做合一”。
教育工作每个环节都有关联性,管理者要针对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制定公平考核制度,使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具有科学性与公正性,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社会对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现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出台了很多具有实用性的策略。教职工要遵循政策要点展开管理教学。同样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政策原则对教职工进行管理,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查标准,倾听教师的教学需求,不能削弱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教师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教师才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效率。
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要使用具体的评价方式,对教育结果做出总结,进行表扬与批评,对教学团队进行科学指导,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可持续有效发展。学校在进行管理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征求教师队伍的意见,制定符合教师实际教学的考核准则,也可以让教师参与到教育考核准则制定过程中,保证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在制定好相关管理制度后,要按照制度章程严格执行,同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如果出现差错,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更正,从这一点出发,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出现一种缓慢发展或相对停滞的状态,很难再有大的发展。而做好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个“第三种使命”,贯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学校的管理便会探索出一条突破瓶颈的新方式,使学校的发展跃上新台阶,开辟学校发展的新天地。坚持并完善教育的第三种使命,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与教师高效发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