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

2022-04-28 11:58肖双喜桑冬梅
新疆农垦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户变量

肖双喜 桑冬梅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引言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变革阶段,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资源禀赋决定的。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力日益加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促进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绿色农业技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节约资源和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附加值低、风险大等特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面临着资本利用率低、经营风险大、短期无法获得正外部性补偿等现实问题,导致绿色农业技术应用大大不足。如何提高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农业技术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在绿色农业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关于个人维度和家庭禀赋的影响因素研究颇多,有学者从老龄化视角出发,得出老龄化阻碍了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2],但社会网络能够降低老龄化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阻碍作用[3]。除了年龄和社会网络以外,还有从性别、家庭人口数量[4]、受教育水平[5]、农业收入占比[6-7]、环境素养[8]等角度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开展研究,并且证实了这些因素是影响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关键所在。在外部因素方面,有学者重点研究了技术感知,其中来自政府的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政府的财政支持[10]、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11]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村规民约这样的制度层面因素也显著影响到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策[12-13]。

虽然农户的诸多内部特征对其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具有影响,但是农户的个体禀赋较难改变,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感知具有局限性。同时,政府的政策、措施等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推动作用不具有长效性,农户主动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内生动力缺乏。在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承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的任务,又能以更贴近农户需求的方式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导入绿色农业技术。有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到,植保专业化服务能显著减少农药施用强度[14],但是非专业化外包服务却不能显著减少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行为[15]。农机机械化施肥服务能促使农户减少化肥使用量[16],不管是有绿色生产意愿还是无绿色生产意愿的农户,土地托管都能促进他们从事绿色生产,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是小农户[17]。总体来看,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农户比不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农户表现出较低的化学品投入量、较少的生产费用[18]以及较高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用概率[19]。

已有文献关注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作用,但研究通常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变量,很少有从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视角进行研究,忽略了农户采纳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将从生产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出发,尝试研究其对绿色农业技术的影响。之所以选择生产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到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可对外提供的农业服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农业生产过程[20];二是因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还是小农户经营居多,而小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是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21]。

二、理论分析

绿色农业技术能够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价格,进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22]。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理性的农户在面对选择时,通常趋向于选择能给自身带来最大效益的方案,因此,对于农户来说,能够获取的技术支持越多,绿色农业技术采用概率应该越大。

我国一直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动一系列改革,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农户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23],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认知,也增强了农户的技术采纳意愿。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凭借专业性人员、成熟的服务模式和灵活的服务机制,可以为农户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24],使农户的采纳意愿转化为实际采纳行为。农户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购买部分或者全部农业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当农户购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越多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导入的绿色农业技术越多。所以农户通过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得了技术服务,促进了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说H1:

假说H1:农户购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越多,越能够促进其采用绿色农业技术。

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研发蕴含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绿色农业技术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对农户的知识水平也具有较高要求,可见,绿色农业技术是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生产要素[25]。而不同生产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于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作用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环节的农业生产所需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就水稻种植来讲,耕地、插秧和收割在过去都属于重体力劳动环节,种植规模大的农户大多需要雇佣劳动力进行插秧和收割,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些环节由原本的人力劳动转变成机械作业。相对而言,施肥、施药环节所需劳动时间较短、劳动强度较小,但对农户的知识水平、种植经验等要求较高。经上述分析,可以将社会化服务分成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耕地服务、插秧服务和收割服务;第二类是知识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施肥服务和施药服务。相比较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知识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将更多更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此外,购买知识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更可能具有高文化水平,那么他们对于绿色农业技术也更可能具有较高的认知,因此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可能性更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说H2:

假说H2:与劳动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相比,购买知识密集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更能促进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

然而,受制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资源有限,又由于我国农业从业者具有数量多、文化水平低、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难以普及到所有农户[26],规模户凭借能力强、人际广、影响力大等优势,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提供一条新途径,小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后,除了获得技术服务本身,还能够及时从中获得技术信息,这一方面能提高小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能降低小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不信任。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促进小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提升技术认知,进而促进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说H3:

假说H3: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促进小农户获取更多的技术信息,进而促进他们采用绿色农业技术。

理论上来讲,农户自愿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就会增加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概率。而农户对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选择偏好会因最终所获得的效益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本文所用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21 年7 月至8 月份在安徽省内面对稻农开展的微观问卷调查。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也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产量居全国前列。考虑到安徽省地域较为广阔,各区域农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本次调查以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省内各区域设立的试验站为依托,赴合肥市庐江县、阜阳市临泉县、滁州市定远县、黄山市黄山区开展问卷调查,根据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县或区抽取4~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3个村庄,每个村庄抽取10个左右样本稻农。本次调查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安徽不同地域类型,因此,样本比较能够代表安徽省稻农整体的绿色农业技术应用情况。调研前期,通过对调研人员开展问卷培训,以确保调研数据的准确性;通过预调研的方式对问卷进行修正,以确保数据获取的有效性。调研过程中,采取面对面交谈的形式,由调研人员填写问卷。经过梳理,总共取得400 份问卷,剔除了存在缺失值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率约93%。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 统计结果显示,在性别结构方面,被调查对象中男性比重较大,占比64.52%。农业活动中很大部分是体力劳动,男性具有体力优势。即使农业机械替代农民体力劳动,从事农业机械操作的人也是以男性为主。在年龄结构方面,40 岁以下样本农户不足5%,50~70 岁这一年龄段的样本农户占比达到71.51%,70岁以上农户比例有13.71%,可见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样本农户的文化水平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比重分别为41.67%和27.42%,样本农户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盲,占比超过10%,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农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较为明显。经营规模方面,10 亩以下的小农户经营占比最大,达到了47.85%,种植面积在10~50 亩的经营者比例为24.19%,500亩以上的经营者占比约在7%左右,小农户经营仍是现阶段安徽省农业最大的现状。

表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统计

(二)模型构建

简单的二元选择Probit 模型是一种衡量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内在线性关系的模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模型之一,虽然该模型应用性强但存在局限性,当有两个及以上被解释变量时,该模型得出的结果只能说明各个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最终模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农业生产是一种连续性活动,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也存在相应的联系。双变量Probit 模型可以衡量两个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说明两个二元选择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相比较于使用两个独立的Probit 模型,使用双变量Probit 模型可以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为检验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是否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拟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来进行分析[27]。该模型的具体形式一般表示如下:

(2)式中的y1和y2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1)式中的和都是不可观测的潜变量;当>0 时,y1取值为1,代表农户采用节药型技术,当≤0 时,y1取值为0,代表农户不采用节药型技术;当>0 时,y2取值为1,代表农户采用节肥型技术,当≤0 时,y2取值为0,代表农户不采用节肥型技术;x1和x2分别表示影响农户选择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的影响因素;β1和β2是对应的待估系数;ε1和ε2表示的是随机扰动项,服从如下正态分布:

(3)式表明ε1和ε2服从的是二维联合正态分布,该分布的期望为0,方差为1;ρ表示的是ε1和ε2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用来描述y1和y2是否具有相关性,当ρ为0,说明两个被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此时双变量Probit模型等同于做了两个独立的Probit 模型,当ρ不为0,说明两个被解释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概率估计是恰当的。

(三)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节肥型技术、节药型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采用。广义上来讲,绿色农业技术是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种植领域的绿色农业技术大体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技术、节水型技术、节肥型技术和节药型技术等。而化肥、农药的过量投入是农业污染的重要源头,节肥性技术和节药型技术对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节肥型技术和节药型技术,若采用了某技术,赋值为1,若未采用某技术,赋值为0。对于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的采用,存在四种选择集,即两者都选、两者都不选以及各选一个。在此,将两者都不选的情况定义为不采用绿色农业技术,赋值为0,其余三种情况定义为采用绿色农业技术,赋值为1,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绿色农业技术采用。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广义上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而产中农业社会化服务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过程,并且产中社会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产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安徽省水源基本充足,多数稻农根据需要自行管理用水,故在此不考虑灌溉服务。根据水稻生产环节划分,本文所研究的产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指耕地服务、插秧服务、施药服务、施肥服务和收割服务这五项服务。若农户购买了某项服务,就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将农户购买社会化服务的项数进行加总求和,定义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以此来衡量农户获取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3.中介变量

本文选取的中介变量是技术信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现今农业技术信息推广机制还不够完善,先掌握技术信息的农户一般最先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可以说农业技术信息是农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是农业技术推广员的推广目标,更是农户绿色生产的重要源泉。在有限资源制约下,技术信息难以普及到所有农户,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获取技术信息开辟出一条新的渠道。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在获得服务的同时,增加技术信息获取的可能,因此将技术信息作为中介变量。

4.控制变量

除了上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外,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决策的因素可能还包括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农地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等,本文将这些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加以控制。其中,个人及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的年龄、性别、劳动力人数、受教育程度[28]、健康状况、种植年限、是否兼业、非农收入占比、参加合作社[29]、年培训次数[30]。农地特征主要包括种植规模[31]和土地集中度。外部环境特征选取的是周边户是否采纳绿色技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四、结果与分析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

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此将绿色农业技术采用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得出的估计结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结果可知,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换言之,农户购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越多,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概率越大。这种正向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一是当农户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时,会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得以提高,当农户获知市场上对于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会自发选择采用绿色农业技术,也更倾向于购买运用更多绿色农业技术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因此,农户购买的社会化服务数量越多,交流越频繁,越能更多地掌握市场需求,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概率也就增加。二是除个体、大户提供服务以外,农户购买的服务可能部分来自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先进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服务队伍等资源优势,使用绿色农业技术为农户提供高效的生产服务,可以通过土地托管、连片作业等多种方式,降低服务成本和技术成本,从而获得服务供给收益。此外,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使用绿色农业技术既能获得政府补贴,又能迎合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会较多使用绿色农业技术提供服务,实力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甚至自主进行绿色农业技术研发。因此,农户购买了服务也就意味着采用了绿色农业技术,购买的服务越多,采用的绿色农业技术也就越多。

表3 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估计结果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

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且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之间的选择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在此,将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两种绿色农业技术作为被解释变量,五个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双变量Probit 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对原假设“”的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农户对节药型和节肥型这两种农业技术的采用行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决策行为,这也表明选用双变量Probit 模型进行估计的正确性和必要性。Wald卡方统计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见模型拟合度比较好。

表4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不同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

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农户购买施药服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节药型技术的采用,购买插秧服务和施肥服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节肥型技术的采用。而购买耕地和收割这两个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两种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均不具有显著影响,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加重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耕地和收割环节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是否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影响差异性不大。调研数据也显示出,购买耕地服务和收割服务的农户占比达到了79.03%和85.22%。插秧环节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除了人工插秧服务以外,近年来机械插秧的应用面积在不断扩大,相比较于传统插秧前施底肥的生产方式,机械插秧可以同步进行侧深施肥,更加精准高效也更加省时省力,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购买插秧服务对于农户采用节肥型技术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各个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外,年龄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但对节肥型技术不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较大的农户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精力有限,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低,缺乏足够的信任,他们更多信任自己多年来的用药习惯,规范用药的意识薄弱。年龄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种植经验虽然在增加,但同时体力、精力在下降,承担风险的能力在降低,从而一部分农户有减施化肥的意愿,一部分农户不愿意承受减施化肥可能带来的减产损失,最终导致年龄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不显著。

受教育程度对节药型技术和节肥型技术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保障水稻的产量,这直接关系着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有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见到一点病虫害就会喷施农药,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的意识比较淡薄。此外,病虫害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农药滥用导致的病虫害抗药性也在增强,使得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的难点,因此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能更快学习和掌握防治方法,对病虫害的认知和判断更加准确,从而用药更加科学合理。肥料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保障水稻产量的重要元素,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效益。科学施肥对农户的受教育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调查中发现,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严重不足,甚至因为有机肥的肥效慢而怀疑是假肥料。对于文化水平高的农户,他们普遍能够认识到施用有机肥比普通化肥好,也倾向于选择有机肥,但仍然少用有机肥的原因主要是价格高却肥效低,究其根本是因为目前的有机肥市场不规范,有机肥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以次充好的做法极大挫伤农户的积极性。

种植年限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不显著。种植年限能够反映出农户的种植经验,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经验丰富的农户对土地相当了解,知悉过量施肥施药会降低土地质量,适量施肥施药才能维持土地质量,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绿色农业技术涵养土地。种植年限长的农户其主要收入来源大多是农业收入,因而更爱惜土地,注重土地质量,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概率也就会加大。农户的种植经验能弥补一定的文化短板,从而促使农户更多地选择节药型技术。种植年限对节肥型技术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使用化肥较为方便高效,农户长期使用化肥已经成为习惯。

参加合作社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不显著。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合作社推行绿色生产是大势所趋。农户参加合作社,肥料和农药的采购存在部分转移,合作社以“团购”方式从当地厂家直接采购肥料和农药,可以减少中间商赚差价,降低生产成本,相比较于农药,肥料节约成本的效果更明显。因此,参加合作社对于农户采用节肥型技术具有一定的显著影响,而农药成本本身不高,是否参加合作社对农户是否采用节药型技术的影响不大。

周边户绿色技术采用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农村的邻里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存在着相互模仿和比较,因而当周边户从绿色农业技术中获得收益会促使更多农户跟从效仿。周边户绿色技术采用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大于节肥型技术,可能的解释是,农户施用的有机肥部分来自于自家所养殖的家禽粪便[32],并且对于小规模种植户来说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路径分析

1.逐步回归法中介效应检验

为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具体影响路径,在此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展开进一步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 所示。由表5 可知,施药服务对节药型技术和技术信息都具有显著影响,将施药服务和技术信息同时纳入方程进行回归,两者对节药型技术的影响都显著,并且施药服务的回归系数由0.205 减小到0.185,由此可以得出,技术信息对农户采用节药型技术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施药服务是通过影响农户获取技术信息进一步影响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由表6结果可知,施肥服务对节肥型技术和技术信息都具有显著影响,插秧服务对节肥型技术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对技术信息影响不显著,将施肥服务、插秧服务和技术信息同时纳入方程进行回归发现,虽然施肥服务、插秧服务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技术信息对节肥型技术的影响不再显著,因此可以得到,技术信息对农户采用节肥型技术不具有中介效应。

表5 逐步回归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节药型技术)

表6 逐步回归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节肥型技术)

2.Bootstrap法中介效应检验

进一步区分小农户与规模户,秦诗乐和吕新业[33]将种植面积为50 亩以下的稻农界定为小农户,50亩及以上的界定为规模户,本文参照这一界定,运用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在“施药服务—技术信息—节药型技术”这条路径中,技术信息对小农户而言具有中介作用,但是对规模户不具有中介作用,因为对规模户做检验的置信区间包含0,可能的解释是,规模户具有获取技术信息的便捷性或主动性,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规模户年培训次数均值为2.77次,而小农户年培训次数均值仅有0.22次。小农户获取技术信息可能存在一定受限或不主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其提供了一条获取技术信息的新渠道,并最终促进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用。“施肥服务—技术信息—节肥型技术”这条路径依然不成立,技术信息对农户采用节肥型技术不具有中介效应。

表7 Bootstrap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户是否购买、购买多少农业社会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其是否采用、采用多少绿色农业技术。本文利用2021 年安徽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户购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越多,尤其是购买施肥和施药服务的数量越多,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几率会越大。第二,购买施药、施肥这样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对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十分显著,购买插秧服务对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用也具有一定影响,而购买耕地、收割这样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对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用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植年限、参加合作社、周边户绿色技术采用、技术信息这些因素也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第三,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帮助小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对促进小农户采用节药型技术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对节肥型技术的采用不具有中介效应。

(二)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增加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补贴。第二,促进农技站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合作。保持农技站基本推广功能的基础上,更多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促成农技站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合进行技术推广,构建“技术培训+农业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农民接受培训的同时能看到技术实践运用,组织提供培训的同时能销售服务,从整体上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尤其要注重保障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第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更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规范准入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优化全过程服务、丰富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第四,强化农技推广人才支撑。培育先进农技推广人才,加强对老农技推广员的知识更新和推广培训,提高技术推广能力。同时,做好相应的激励和监督,建设出高质高效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至今,已取得不少成效,但要适应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应着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侧”,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最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户变量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