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盛元,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相火”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作为六气之一与少阳相配,仅出现在运气七篇中。两汉至晋唐未有论及相火者,直至王冰注解《素问》时以五行之中火分君相,始有“相火”称谓[1]。宋金元时代,医家们开始对“相火”进行探讨与发挥。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及:“五行各一,惟火有二者,乃君相之不同”[2]。李东垣《脾胃论》曰:“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3]在这一时期,“相火”逐渐与运气学说解绑,成为独立的医理概念。朱丹溪是第一个系统论述“相火”的医家,对相火理论做出了极大贡献,以此为转折点,此后历代医家均会论及“相火”。笔者认为,朱丹溪能够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得益于“援易入医”的独特角度。
《周易》的象数思维自《黄帝内经》开始,便渗透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4]。金元时期医家开始有意识地援易入医,易学思想指导了当时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5],丹溪更是能够熟练地运用易理来解释医理[6]。
《丹溪心法·序》言:“朱震亨氏,实白云许文懿公高第弟子”[7]。丹溪为学儒出身,《周易》作为六经之一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中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被丹溪多次引用,作为说理工具与理论根据。以此观之,宋元理学渗透到医学领域,不能不说是丹溪首倡[8]。所以易学是丹溪成就理论突破的重要因素,而卦爻象作为易学的基本元素,可以提供一个新颖的角度来研究相火论的内涵,还原丹溪相火论本义。
相火论借《太极图说》释火:“太极,动而生阳,静则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凡动皆属火。”丹溪认为“火”与“阳”皆由“动而生”,两者近乎等同。但“火内阴而外阳”,火由阴阳构成,火的层次高于阴阳,并非等同。丹溪将“火”进一步分类:“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由此引申出两对概念,分别为阳与火;相火与君火。君火、相火同为“六气”之一,属于同一层次。但丹溪之君火、相火则有别于此,与“阳”与“火”的关系类似,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丹溪言:“心,君火也”,又言“(相火)寄于肝肾二部”。心、肝、肾为同一层次,但心为君火,相火却寄藏于肝肾之中,可见君火层次高于相火。
丹溪释君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君火为“五行之火”,而“五行之火”在八卦中对应“离卦”,即前文“火内阴而外阳”。且丹溪强调君火是“以名而言”,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则是“君火以明”(宋代林亿校本改作“名”字)。根据《周易·大象传》:“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离卦与君火皆有“明”之性质,“明”指明亮向阳的南方,对应离卦的方位。又根据《周易·说卦传》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的说法,南方也是“名”之所在,这体现了君火向明而治,居于统领的地位。
对于相火,丹溪则言:“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对“以位”的解释众说纷纭,多从运气流行来看待,如王冰注释:“君火在相火之右,位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但丹溪所论相火是阐述脏腑生理的,与六气之相火并非同一概念。《说文解字》言:“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从先后天方位来看,君火离卦之“左右”皆不符丹溪后文所指,显然“位”并不指卦象方位。相火辅佐君火,虽都称为“火”,但君火层次高于相火,而构成卦象的上一层次符号是爻象。因此,丹溪所说“相火以位”当指爻位,离卦阴爻居中,上下的阳爻便是“列中廷之左右”之相火,相火为阳爻。
丹溪认为,相火“生于虚无”“因其动而可见”,这表示相火是无形的,在事物运动时才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相火是运动的原因。后文言:“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天为乾,《周易·大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系辞传》曰:“乾者,阳物也”,“阳”就是运动的原因。故“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结合前文“凡动皆属于火”与“动而生阳”来看,丹溪认为,普天之下无处不有相火,代表世界的普遍运动规律,也就是“阳”。君火为离卦,相火为阳爻,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君相之间的关系亦能被卦爻象表示。
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形气相生”与“守位秉命”上。离卦之中上下两阳是相火,但有“真阴”在中,得“中”则得“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阳化气,阴成形”。两阳爻与一真阴相合为一卦,以正中真阴为主持,正是“形气相生”。故丹溪言:“天人之火皆生于动”,即君火与相火皆生于动,动则生相火,相火进一步构成了君火,是君火的组成部分。
同时,相火有“守位秉命”的特征,虽然它能够推动一切运动,但在生命活动中须服从于君火指挥,而君火之所以能够约束相火,其根源还是在于得“名”的真阴。故言“君火,人火也”,指君火可以主持人的生命活动,其中真阴主静,相火主动,共同协调,使人体机能正常运行,离卦之象也进一步解释了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内涵。两者关系见表1。
表1 君火与相火的关系
《格致余论·相火论》曰:“(相火)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由此引出“龙雷火”概念。其中“龙火”源于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9],雷火一词用于医学是丹溪首创。后世医家多认为“龙火”“雷火”意同,皆指“相火”。如陈士铎《本草新编》云:“肝、肾之火,皆龙雷之火也”[10]。也有医家认为龙火属肾,雷火属肝。王肯堂《证治准绳》曰:“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出于地,疾风暴发,故水如波涌”[11]。王永涛等[12]提出,古人认为龙有行云布雨之功,而雨天多电闪雷鸣,故将二者合称。
实际上,“龙雷火”的概念与《周易》关联紧密,丹溪特别提到了“则木之气”,木在卦象中对应震卦,代表动。《周易·说卦传》言:“动万物者,莫疾乎雷。”前文已经提到,“动”在丹溪眼中就是“相火”,而在《周易·说卦传》中,龙、雷皆取象为震卦,故合称“龙雷火”,广义上指代相火。后文续言:“天之火虽出于木,而皆本乎地”,“出于木”便指相火“因其动而可见”“生于虚无”的过程,如钻木生火、雷击出火。“本乎地”则是强调震卦的生成。《周易·说卦传》言:“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赵献可《医贯》言:“震本坤体,阳自外来交之。” 可见相火主要寄于震卦之中,巽卦则与震卦同属木,对应肝胆三焦心包,亦是被相火所寄。
坎为水,阳爻居中,故言“出于海,则水之气也”。正中的那一根阳爻便代表“出于海”的相火,后世医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张景岳曰:“上者应离,阳在外,故君火以明。下者应坎,阳在内,故相火以位。”“曰君曰相无非阳气之所在耳”[13]。孙一奎《医旨绪余·右肾水火辨》言:“肾具水火之道,一阳居二阴间为坎,水火并而为肾”“坎中之阳,即两肾间动气……谓之阳则可,谓之火则不可”[14],阐明了“相火”本质为阳。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言:“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15]。
“(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人体中的相火主要寄于震、巽、坎三卦中,而除此三卦所对应脏腑外,其余脏腑也藏有相火。乾坤二卦纯阳纯阴,代表天地,不在人体中;离卦为君火,对应心;兑卦为金,对应肺与大肠;艮卦为土,对应脾胃,且各卦皆有阳爻,则皆藏有相火。如彭子益所说:“人身处处有燔灼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16]。
相火“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如此便让朱丹溪格外重视“阴精”,故言:“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益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这里“五火”便是指五脏之相火,在“阴精”的所用下才能“中节”与“裨益造化”,使得生命活动生生不息。在临床上,论治相火往往局限于“滋阴降火”“肝肾藏相火”,甚至凡是肝肾异常致病,都会牵涉到相火[17],此皆未能领会丹溪相火论本义。相火并非六淫邪气之火,盲目清降会损及阳气,故丹溪不仅重阴亦是重阳。肝肾虽然与相火关联紧密,但肝肾之病未必与相火相关,其他脏腑疾患亦需考虑相火问题。
综上所述,《相火论》虽论君火相火,但并非论运气,而是从卦爻象中得到启发,用来阐释脏腑生理的论述。从卦爻象角度更能理清“相火”“阳气”“君火”等概念的关系,并从中看出丹溪的运动观、生命观,同时也进一步解释了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和“养阴理论”的内涵与渊源。丹溪以“象”言理,以卦爻象为基础构建模型,“相火”与“阳爻”的关系虽未明说,却暗藏字间,反应了象数思维“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的特点,这种思维深深影响着中医学的理论建构[18]。可以看出,易学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对丹溪相火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易理为医理带来了理论突破。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医易同源”这一命题,从易学中寻找新的方法和视角,推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