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韩洁茹,李文昊,姜德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慢性代谢性疾病系因代谢问题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家族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不恰当的饮食习惯等,与其发病之关联尤为密切。本病发病率逐年激增,业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危险因素。作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以维持治疗效果,然而西药往往具有诸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相较而言,中药在增效减毒方面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并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来发挥独特的治疗作用,保护重要组织器官免受损伤,同步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病理节点,逐步调节恢复机体内的稳态平衡,达到“治病求本”之理想状态。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姜德友教授,从医执教近40年,博极医源,精研覃思,宗法《金匮要略》,参合诸家,中西汇参,躬身实践,学验俱丰,善治疑难,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匠心独运,在经方辨证化裁的基础上,屡屡佐以群药,即3味药以上有规律的药物组合,每能收效迅捷。笔者有幸侍诊临证,得恩师口授心传,如红炉点雪,获益匪浅。现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对姜教授治疗痛风、2型糖尿病、肾结石、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部分代谢性疾病的群药用药经验加以蠡测缕析,以期广开思路,启迪同道。
尿酸代谢异常为异质性疾病痛风的诱发因素之一[2],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历节病”等范畴。饮食不节,肥腻之品摄入无度,脾运不及,湿浊内生,化精荣肾之力渐怯,肾虚降浊不及,日久脾肾两伤,湿浊聚而成毒,终致病邪窃居于内,作祟反复。姜教授认为,在辨证遣方施治的前提下,痛风早期、急性期及缓解期均可酌加清热利湿之药以助排浊通络之势,常用群药土茯苓、萆薢、车前子燮理痛风。
土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入肝、胃、脾三经;专擅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祛风除痹,为清热解毒之属,且解毒之力独胜。据《本草纲目》记载,可用本药“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本草再新》载录其可“祛湿热,利筋骨”。经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实,土茯苓内主要含有黄酮、皂苷、甾醇、有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可起到抗炎、镇痛、利尿等作用[3],且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嘌呤分解代谢,抑制尿酸生成[4-6]。
萆薢,其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三经;长于利湿祛浊、祛风通痹。《神农本草经》记载,本药主“强骨节,风寒湿周痹”。研究表明,其内含有萆薢总皂苷等成分,不仅有保护肾脏、抗炎镇痛的作用,而且可提高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表达、抑制肾尿酸盐转运体表达,发挥促尿酸排泄的药效[7]。
车前子,其味甘,性微寒;入肺、膀胱、小肠、肾、肝等经;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之效验。《药品化义》收录,本药可疗“周身湿痹”。现代药理实验指出,车前子降尿酸的机理大致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其利尿作用可加速体内尿酸的排泄;另一方面,车前子内富含的腺嘌呤能够对嘌呤酶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可延缓尿酸的转化形成进程[8-9]。
本组群药中,土茯苓、萆薢的常规用量为15~30 g,车前子用量一般为20 g。三药匡合,协同增效,既利湿泻浊,予湿浊毒邪以出路,又使得泻浊散结、通络除痹、通利关节之力尤良,且可更好地对尿酸水平进行调衡[10]。
糖代谢紊乱可诱发2型糖尿病[11],本病当归属于中医“消渴病”等范畴。其发病基础为本虚标实,或因饮食失宜,嗜食肥甘香燥、辛辣厚味,损伤脾胃,精气津液敷布失常,痰浊内生,日久变证丛生,气、血、痰、瘀、湿、毒侵扰五脏;或因情志失常,气机不疏,郁久化火,上灼胃津;或因劳欲过度,肾精亏耗,内生虚火,煎灼津液,水竭火烈,终牵连三焦,招致肾虚肺燥胃热三消症状俱见。姜教授认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临证治疗喜用群药鬼箭羽、卷柏、女贞子勰疗2型糖尿病,以资补肾活血。
鬼箭羽,其味微苦涩,性寒;入肝经;功专破血通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内含活性成分黄酮、植物甾醇等,降血糖疗效突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提升胰岛素与受体之间的亲和力,调整糖耐量、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况,纠正脂质代谢的紊乱;保护和改善受损的胰岛β细胞[12]。
卷柏,其味甘,生用则性微寒;专入肝经;破血通经,缓破缓行,不伤血脉,更善交通阴阳,调畅气机。《本草纲目》阐其“主治五脏邪气”。有学者认为,卷柏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或为修复受损胰岛组织,上调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进而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3-14];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
女贞子,其味甘、苦,性平;归肝、肾二经;以滋阴补肾、清热明目见长。《本草正》明言其可治消渴。经证实,本药降血糖的有效成分为红景天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等,推测其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胰岛素耐受性,对抗自由基氧化对肝、肾细胞及胰岛β细胞的损伤,从而对糖代谢进行平衡调控[15-16]。
本组群药中,鬼箭羽的常用量为15 g,卷柏一般用量为20~30 g,女贞子常用剂量为20 g。三药各有所长,鬼箭羽、卷柏共奏活血化瘀之效,且力量轻柔和缓,有助活血行气之功,而无动血耗血、迫血妄行之弊;女贞子滋阴补肾,固本培源。三药和合,肝肾同调,补肾活血,祛瘀泻浊,勰疗2型糖尿病,降血糖的同时,也可对其并发症产生良性影响。
肾内晶体及有机物质代谢异常,积聚可致肾结石,应归属于中医“石淋”范畴。诚如《黄帝内经》所论述:“淋之为病,肾虚膀胱热。”本病发病以湿热蕴结为标、肾虚为本,或起自湿热流于下焦,邪结膀胱,煎酌尿液;或因湿热客居,气机阻滞,病久及肾,气耗阴伤,水道不利,尿液煎熬,终结如砂石。基于此,治疗结石直径在1 cm以内且无明显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姜教授习用群药“三金一石”,即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以奏清热化湿排石之功。
金钱草,其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胆、肾与膀胱经,起清热利湿通淋之效。据研究显示,金钱草包含黄酮类、多糖、鞣质在内的多种化学成分,可调节尿液pH值使其酸化,促进柠檬酸排泄,消融尿中已有的草酸钙结晶,并减缓或抑制其结晶的后续形成,在肾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均有较好效验[17-18]。
海金沙,其味甘,性寒;入膀胱与小肠经;擅清利湿热,可通淋止痛。《临证药王歌诀》谓之“诸淋药王海金沙,通利水道淋浊沙”。现代研究发现,海金沙不仅能够上调尿液内的结石生成抑制物含量,还能促尿液排泄,并对肾组织的上皮细胞起到保护的作用[19-20]。
鸡内金,其味甘、微苦,性寒;入脾、胃、小肠、膀胱经;除健脾消食、涩精止遗外,还可通淋化石。有研究推测,鸡内金缩小或解体肾结石的可能机制与增加机体内锶等元素的排泄、抑制结石的生长节点及酶活性[21]等密切相关。
石韦,其味苦、甘,性微寒;入肺、膀胱二经;上清肺热,下利膀胱,有利水通淋、清肺泻热之功效。相关研究显示,本药具有防治肾结石的作用,还可对肾脏产生保护作用[22],其机制主要为促进草酸钙结晶的排泄,减少其在肾脏内的聚集[23]。
本组群药用量宜大,金钱草的常用量为20~50 g,海金沙的一般用量是20 g左右,鸡内金常用剂量为30~100 g,石韦一般用量为30 g。“三金一石”四药合璧,共入膀胱经,功在清热利湿通淋及消石排石止痛;融防石、溶石、排石、护肾于一炉,厘治肾结石,效果拔群,屡建奇功。
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可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当归属于中医“肝癖”等范畴。起病之由,多因起居失节,少劳安逸,久坐喜卧,嗜食无度,形盛于外而虚羸于内,脾虚失健,痰湿热瘀蕴结于肝,与膏脂混杂堆积;或由忧思恼怒,情志不达,肝木郁而不疏,克伐中土,中州壅滞,气机不通,脉络瘀阻,久留为积。姜教授常于化裁经方的基础上,佐以群药茵陈、山楂、决明子,合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助利湿化浊。
茵陈,其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肝、胆四经;尤擅清利肝胆内湿热。有研究证实,茵陈提取物能够减少脂肪积聚,延缓脂肪样变性进程,促进脂代谢,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态靶同调[24-25]。
山楂,其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三经;生品消积散瘀化滞佳。实验显示,山楂内含金丝桃苷、熊果酸及山楂果胶五糖等多种化合物,协同作用可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转录水平,进而减少肝脏的脂质沉积,抑制脂质代谢紊乱状态,最终实现降脂保肝的目的[26]。
决明子,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入肝与大肠二经;可发挥清肝明目、降脂化浊的效用。内含决明子蒽醌等多种成分,可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产生抑制,减少肝脏三酰甘油的合成,进而发挥调节血脂与改善肝功能的效力[27-28]。
本组群药中,茵陈的常用量为15~30 g,山楂、决明子一般生用且用量为15~20 g。膏浊积聚于肝,犹如污泥塞川,非清化湿热浊毒无以激浊扬清。茵陈清湿热,解浊毒;山楂消食滞,化浊瘀;决明子清肝火,泻滞浊。三药合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脾胃三经同治,功在降脂保肝,共收清化湿热、降脂祛浊之明效。
动脉的硬化与斑块形成系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摄食无节、嗜酒无度等,会减慢血液循环流速,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类疾病可归入中医“胸痹”“中风”“眩晕”等范畴,当属本虚标实之病,多起自气血失和、脏腑失调。姜教授主张秉要执本,临证习以气血为纲辨治本病,指出气虚血瘀、脉络闭阻为本病之机杼要津,即气虚无力鼓动脉道之营血,招致脑心脉络血行不畅、瘀滞闭阻,此为症结之锁钥,贯穿疾病之始末;常于经方内添入益气活血通络的群药,配伍生晒参、土鳖虫、地龙澄肃心脑血管疾病。
生晒参为人参鲜品经过干燥加工处理而成的生干参,其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心三经;功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补五脏,安精神”。药理学研究揭示,人参皂苷可通过抗氧化、抗炎等多途径、多靶点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产生镇静与兴奋的双向作用,实现心脑同调;尚可对脑血流量和脑能量代谢产生明显的良性影响[29]。
土鳖虫,其味咸,性寒,归心、肝、脾三经;长于散血瘀、消坚结、解凝活血。《本草经疏》言之“咸寒能入血软坚”。现代研究发现,本品富含纤溶活性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并可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30];其总生物碱活性成分尚可直接作用于心肌,降低心肌耗氧量[31]。
地龙,其味咸,性寒,入肝、肺二经;善于通络化瘀,清热熄风,平喘利尿。《本经逢源》载录本药可“破血结”。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提取物所含的有效成分“蚓激酶”具有较为强劲的溶栓作用;游离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兼具抗凝、对抗自由基、保护脑神经、调节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32]。
本组群药中,生晒参的用量一般为15 g,土鳖虫、地龙一般择用15~20 g。虫类药土鳖虫、地龙咸寒入于血络,搜剔走窜,专事追拔沉混气血之邪,化瘀通脉之功效卓著[33];配以益气之生晒参,气血同调,气旺则血畅,血顺则瘀滞自消,且益气亦无壅滞之虞,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药契合,心脑共治,旨在澄肃心脑血管疾病。
要而论之,姜德友教授运用群药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别树一帜,临证屡用土茯苓、萆薢、车前子燮理痛风;鬼箭羽、卷柏、女贞子勰疗2型糖尿病;“三金一石”厘治肾结石;茵陈、山楂、决明子合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晒参、土鳖虫、地龙澄肃心脑血管疾病,每能效验昭彰。
有言道“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姜教授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与中药之间的纽带,“药证对应”是中药作为“中医之药”的内在本质,医者临证遣方择药时,应全面而周密地考虑用药之精选、用量之轻重、效能之专攻,且能由博返约,兼容药理。当须明晰,群药配伍并不是多味相似功效药物的浮泛叠加,也并非搬运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后的强行堆砌,其轴枢须忠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于日常熟谙中药药性功效、量效归经等特性的基础上,在临证详参明辨、探机寻因的前提下,熟练运用中医临床思维合理构比择药,遵循药简力专、增效减毒的原则,略佐以药理学研究成果的借鉴,方能圆机活法、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