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体育品德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2022-04-28 16:48:06林毓强
当代体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品德体育运动

林毓强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迎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将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有序地开展当前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背后所蕴含的体育品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朝着深度学习的方向不断的进步,真正的感受到体育品德素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升学生当前的学习动力。

体育品德素养为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所形成的价值追求,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生理想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在新时期下转型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体育品德并不是先天而形成的,要通过后天的体育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从这一出发点入手,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体育品德教育的力度。

1 体育品德素养的概述

1.1 体育精神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形成正确的体育品德素养,在班级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体育精神内涵的深入性解读,逐渐的调整现有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核心素养基本上是从认识和理解等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自主性的形成相关的技能以及学习情感,让学生能够在反复锻炼和认知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体育技能以及体育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身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技巧,并且在体育运动中还能感受到背后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在新时期下的稳定发展。

在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素养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班级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础性的体育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品德的良好锻炼,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感悟和熏陶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体育品德素养中,体育精神为重要的组成,体育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要感受在体育运动背后所蕴含对人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的价值内涵以及思想作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促进学生朝着新的方向而不断的迈进。其中包含了拼搏进取和顽强向上的良好心态,学生需要在班级教学中根据教师所提出来的训练任务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并且还要加强对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锻炼,达到预期的心理状态。学生需要在班级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行为进行积极的肯定以及认可,并且在拼搏进取中逐渐的增强对体育运动练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后续的体育运动学习提供重要的方向。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女排精神,全面的发扬后勇敢拼搏和不畏强敌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在体育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女排精神背后的独特内涵,自觉的克服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并且配合着教师所提出来的教学目标,勇敢向前逐渐的掌握与之对应的体育运动技巧,为学生后续的体育运动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良好培育,为学生全面的渗透存在于体育运动背后的思想内涵以及运动精神,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感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1.2 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在体育品德素养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总和,例如包含了公平公正以及遵守规则等等。体育运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公平竞争,在竞赛时学生需要拼搏向上,并且还需要注意关于竞赛的道德,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赛出风格。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思想的全面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的遵守教师所提出来的比赛规则以及运动规则,为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全面的讲解存在于体育运动背后所包含的品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形成尊重他人具备较强公平意识的行为,教师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引领,使学生能够在感悟的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教师所讲解的体育道德内涵,自觉的约束好自身的行为,并且和他人共同的完成体育运动的练习。学生所形成的正确品德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体育道德的渗透力度,为学生后续高效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体育品格

体育品格主要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稳定倾向特征,充分的彰显了体育的品格以及层次,也反映了学生当前的体育品质,其中包含了相互尊重和团队合作等相关的意识,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并且和他人进行相互的合作,共同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在他人的帮助下,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攻克自身在练习时所遇到的难题,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当前的合作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良好的品德素养在体育品格方面表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学生需要在练习过程中正确的判断自身的运动节奏,并且对自身的活动行为负责逐渐的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所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教师需要从这一出发点入手,有序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得到一些启示,进一步的挖掘存在于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

2 初中生体育品德素养形成的现状

2.1 不良行为表现较为突出

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在对学生体育品德素养进行培育时,需要全面的分析学生在品德素養形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高后续教学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品德素养,为学生高效率学习体育提供重要的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高,体育是锻炼学生体质的重要场所,但是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室形成了不正确的行为,例如在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并不尊重他人的运动成果,或者是没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生在比赛中也不注重勇于太过注重比赛的结果。在这一背景影响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偏激行为和错误的认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不良品德既会影响学生当前的精神面貌,也会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在逐渐的降低,无法突出体育文明的氛围。

2.2 缺乏人文特色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体育品德素养进行培训时,需要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熏陶作用,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教师在班级中所渗透的体育品德精神,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诸多的帮助。但是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缺乏人文特色的问题,对随着后续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加强对学生情感和责任感的全面培育,也没有和体育活动进行相互的配合,使学生无法在体育活动中有所感悟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一部分教师在班级教学中也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全面渗透,缺乏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植入。只是非常单调的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精神,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太过被动,无法充分的发挥体育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素养的培育策略

3.1 良好的榜样激励

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正确的体育品德素养,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品德素养的良好渗透,使学生能够在环境的感知和引领下加深对体育品德素养的全面认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方向。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可以在班级中通过建立榜样让学生能够吸取榜样,学生身上的良好品质和教师所讲解的体育品德素养进行相互的连接,防止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形成和预期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影响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一角度入手科学有序的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榜样时,需要考虑榜样本身特殊性以及共同性,這部分同学不需要掌握较高水平的运动技巧,只要能够具备拼搏向上和顽强奋斗的体育精神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在班级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这部分榜样同学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重要品质精神,全面的激发学生当前的自信心。一部分,学生在以往竞技比赛时太过注重比赛的结果,并没有尊重对手和享受比赛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录制视频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的观看和回忆自身的比赛过程,之后教师要在班级中挑选几名在比赛中表现较为优异的同学,例如尊重对手和遵守比赛规则的学生。教师要让班级中的学生全面的观察这名同学在比赛中的行为,并且和学生自身的行为进行相互的对比。通过对比学习,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教师所提出来的体育品德素养内涵,并且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向来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教师在树立榜样时需要具备动态化的教学思路,让每个同学能够以成为体育榜样为主,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快速地完成教师所开展的体育品德素养培训目标。

3.2 正确的教学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思想认知和生活经验存在着匮乏的问题,在形成体育品德素养时无法理解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同时也会增加实际教学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班级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解决自身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保障。每项体育运动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还需要深入地挖掘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比赛或者是完成体育练习项目时,遇到失败会出现丧失斗志和垂头丧气的问题,学生在面对失败时无法明确如何承受失败和看待失败,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客观性的角度正确的看待失败之后,再配合着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克服失败的勇气。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女排故事,我国女排在面对失败时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灰心和失望,但是正是通过顽强的拼搏努力才取得当前的傲人成绩。教师要让学生联系自身的日常生活加强对女排精神的深入性解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克服失败的必要性,并且配合着教师的引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后续的体育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但是同学们不要被失败打倒,要更加积极向上和拼搏,努力的克服当前的困难和失败,没有任何一个失败是长久性的失败,同学们要通过自身的体育品德素养击败这个对手。”在向学生说完这句话之后,教师要开展一定的体育练习项目,一部分同学在练习时难免会遇到失败,这时教师要通过眼神的鼓励,让学生能够重新站起来,更加积极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任务。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培育,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在他人的带动和引领下使学生能够借鉴他人的相关做法,在前进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全面的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为豁达开朗和积极向上的学生,并且在深度学习中全面的感知教师所渗透的体育品德素养,帮助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3 结合项目特点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一部分体育运动本身的特色非常的突出,并且具备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在班级教学中需要善于挖掘背后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有所收获,形成正确的价值品格。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体操中的头手倒立和单双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帮助,使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之后教师要开展小组比赛的教学模式,看看哪个小组表现更为优异,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当前的责任感。另外教师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开展田径运动项目时,尤其是在长跑运动中,虽然长时间要不断重复单一的跑步动作,但是对学生心肺功能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部分学生由于运动负荷较大会出现中途放弃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表现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培育,教师要在比赛中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马拉松的视频,使学生能够和自身的学习进行相互的对比,逐渐地形成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体育品德。又比如说教师在班级中为学生开展跳高和跳远运动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在自身跳远的基础上朝着更长的跳远长度而不断的努力,挑战自我,增强学生当前的意志品质。

4 结束语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必要的运动知识,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良好培育,根据学生在课堂中不正确的表现进行科学的引导,深入的挖掘初中体育各项运动背后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感知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凸显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品德体育运动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体育运动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