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双元
伴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国的教育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一理念也被应用到了农村初中体育课程中。除此之外,除了每天固定的体育锻炼之外,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大课间充足的时间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结合固定的体育教学使体育活动变得更加充实。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以及开展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开展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要求,也为了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农村初中学校开设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在之前的学校课间活动中,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进行课间操,之后再自由活动。形式固定,缺乏趣味性。虽然学生参与度很高,但是几乎都是被强迫参与到课间操中的,对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致是非常不利的。而在当下的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形式更加灵活,且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意味着体育活動变得更加有趣。不过,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较为落后,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不够健全,使得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限制。而且,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些情况,在往后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转变理念,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形式,让学生切实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其中。
1 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
从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的现状来看,仍然有一些落后的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广播体操或者其他固定的形式。从表面上来看,所有的初中学生都会参与到其中,但是这些学生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强制要求下参与的,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做课间操时出现了敷衍的情况,使课间活动流于表面,对学生没有太大的提升作用,也降低了活动的活跃性。学生长时间在内容单一的课间进行活动,让他们对体育学习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受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农村初中学校都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但是,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农村初中学校没有标准的橡胶跑道,连最简单的跑步活动也不能够顺利开展,而且还有一些体育设施器材陈旧。特别是在入冬之后,一些操场的地面会结冰,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体育大课间活动不得不暂停。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可以发现,不仅学习的科目数量增加,学习的压力也陡然上升,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也减少了学生进行其他活动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文化科成绩有进一步提升,大部分学校的领导都不重视大课间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临时补课,进一步压缩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也让学生的状态变得低迷,不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继续实施疲劳教学的话,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效率低下。此外,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一般都是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并没有开展相关的专业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专业性也直线下降,不能够保障较高的效率,也就失去了开展的意义。
2 开展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课业繁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活动的话,长时间下来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也让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差。在进行学习时很难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学生的身体状态不佳,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之后,很容易出现生病或者晕倒的情况。在初中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转化心态,释放压力。而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体育大课间活动还在某个角度体现了学校的整体状态以及学校的整体风气,如果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表现积极的话,也会使整个学校的风气焕然一新,这对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 有效开展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3.1 加强宣传,增进师生对大课间的认识
尽管在以往的农村初中学校中,大课间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但是内容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做广播体操,对学生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以至于广大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大课间活动是流于形式。而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农村学校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将体育元素融入到课间活动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体育大课间活动还是没有受到师生的重视。他们受到之前课间活动形式的影响,认为课间活动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体育学科本身就不是很重要,直接占用了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讲课。无法保障学生可以每天进行课间活动。面对这些情况,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不是简单的任务,而是切切实实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设置的活动形式,以此增进师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识,然后再引导他们实际参与,切身感受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学校要加强宣传,增进师生对大课间的认识,让他们明确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作用。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在全校中张贴体育大课间活动相关的宣传标语。并且在每周一讲话时汇报体育大课间活动取得的成绩,让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作用深入人心。使所有师生都意识到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看到成绩。这样能够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大课间活动的认识,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到其中。这样才可以保障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效性。
3.2 增加投入,更新和维护课间活动设施
在城市的初中学校中,很多学校都有崭新的塑胶跑道和齐全的体育器材。在开展体育课间活动时,能够满足大部分教学的需求。与之相比,农村初中学校的各方面都捉襟见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体育建设方面都存在不足,基本上都没有塑胶跑道,甚至操场上的各种体育设施也是年久失修的状态。各种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八个篮球,无法满足全校学生进行体育课间活动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使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要增加在体育方面的投入,根据实际需求购入新的设备,改造体育设施。制定长远的改进计划,逐步完善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各种活动设施,以此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例如,以“籃球”活动为例,学校要适当增加投入,更新和维护体育大课间活动设施。学校领导要根据本校师生的需求以及体育基础建设情况,适当增加投入,特别是在篮球运动中,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篮球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领导需要统计师生人数,购入数量合适的篮球。此外,还要更新操场上的篮球设备,保证其可以发挥正常作用,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学校还要指派体育教师轮流更新和维护篮球设施,即便是篮球设施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维修。
3.3 立足本土,大课间活动突出本土特色
与城市的初中学校进行对比,农村初中学校在体育方面存在各种不足,但是如果坚持与城市初中学校进行对比而一味增加投入的话,也会消耗大量的资金,而且取得的效果也并不显著。为了节约成本,除了要更新必要的体育基础设施之外,教师还应当立足本土,根据农村特有的特色,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创新。学校可以组织全校的体育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本地的特色,开展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创新体育项目。这样能够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够保证体育活动的丰富性,让学生在富有本土特色的活动中不断提升。此外,考虑到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为了促进他们的性格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可以在大课间活动中多设置一些团队性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关爱他人,产生合作意识,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以“滚铁环”活动为例,教师要挖掘本土资源,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滚铁环是一种常见的农村娱乐项目,在农村地区有着很宽泛的基础,基本上农村的学生在小的时候都玩过滚铁环。教师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滚铁环活动,可以让学生回忆起童年的记忆,增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此外,为了使滚铁环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改进,采用接力滚的形式开展团队性的活动。让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合作进行活动,为了能够使铁环顺利到达终点,团队中的学生需要互相合作和配合,能够使学生产生合作意识。这样,通过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挖掘本土资源,设置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活动,既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育锻炼体验,也让他们产生了合作意识,可以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4 丰富形式,使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大课间活动中,由于场地、器材以及思维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初中学校中的课间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带给学生趣味性的体验,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对课间活动都产生了本能抗拒的心理,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课间活动中。即便是学校将体育元素融入到课间活动中,设计了全新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仍然有很多学生在以往观念的影响下,参与度不是很高。鉴于此,体育教师应当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围绕他们的兴趣点,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除了要开展必要的体育锻炼之外,还可以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促使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也能够使他们逐步改变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看法和观念,有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例如,以“跑步”活动为例,教师要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以此促使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活动。跑步运动是最为常见的运动,但是跑步的形式却有很多种。由于以往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开展跑步的形式不够灵活,以至于师生的参与度较低。而在现代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跑步活动,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接力跑竞赛,这样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爆发力。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两人三足游戏,在改善学生和教师关系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合作意识。有趣的游戏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这样,通过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丰富活动形式,使课间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师生在参与中逐渐改变了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看法,点燃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3.5 合理安排,有效划分大课间活动时间
如果只是让学生长时间进行一种活动的话,会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审美疲劳,不利于让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保持长久的热情。为了让学生能够一直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保持新鲜感。在农村初中体育学校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各方面的活动,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效划分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之后,有一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也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再往后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可以重新划分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刚开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而后引入体育游戏,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参与度,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例如,以“体操”活动为例,教师要根据实际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规范划分大课间活动时间。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学生进行广播体操练习是常见的活动形式,但是也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运动中感到疲惫不堪,产生了厌恶心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现代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重新划分活动时间。在前15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播体操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在练习中逐渐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因此,在后15分钟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游戏,以此改变他们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安排合理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体育锻炼体验。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合理安排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划分了明确的锻炼和游戏时间,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进行练习,可以保证他们的情绪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让他们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一直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
4 总结
总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使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并且要更新相关的教学设施。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安排,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首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