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分翻转电压跟随器的AB类缓冲器设计

2022-04-27 02:47马志寅李富华陈天昊
电子与封装 2022年4期
关键词:缓冲器晶体管差分

马志寅,李富华,陈天昊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1 引言

液晶显示器(LCD)驱动器由列驱动器、门驱动器、控制器和基准源组成。列驱动通常被称为缓冲放大器,是液晶显示器驱动系统的主要模块。传统缓冲放大器通常用跨导放大器实现驱动大的电容负载。除了常见的两级拓扑结构外,缓冲放大器中还有电流比较器,这会带来较大的面积以及高功耗[1]。文献[2]提出了一种AB类轨到轨缓冲放大器,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器实现较大的驱动能力,具有高速和低静态功耗的特点。文献[3]提出了一种高速轨到轨缓冲放大器,使用两个互补共源放大器和互补推挽晶体管作为输出,该电路有较好的建立时间,但是晶体管数量太多,占用了较大的面积。文献[4]提出了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的低功耗列驱动器,大输出摆幅AB类缓冲放大器,通过两个互补输入放大器和一个双路径推挽输出级,实现了高驱动性能和轨到轨功能。此外,两个电流升压器可动态降低其阈值电压来优化输出晶体管的面积。

本文提出了电流路径较少的AB类输出缓冲放大器,电路结构以差分翻转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级,以反相器作为输出级,电路规模小且具有很小的建立时间及较小的静态电流。

2 电路设计与分析

2.1 翻转电压跟随器原理

共漏级放大器如图1(a)所示,通常用作电压缓冲器,也被称为电压跟随器[5]。共漏级放大器在提高输入阻抗的同时,在栅极接收信号,在源极驱动负载,使源极电势能“跟随”栅压[6],因此也叫做源跟随器。从大信号的角度分析,源跟随器能够从负载吸取大的电流,但缺点是供电能力受到偏置电流源IB的限制,流过M1的电流取决于输出电流,因此它是A类缓冲器。图1(b)中的电路叫做翻转电压跟随器(FVF),也被称为超级源跟随器,本质上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共源共栅放大器。流过晶体管M1的电流保持不变,与输出电流无关,M1的VGS可以保持恒定,并且电压增益为1。对于图1(a)的源跟随器,其输出阻抗为1/(gM)(gM为MOS管的跨导),与传统的源跟随器不一样,翻转电压跟随器具有更低的输出阻抗,同时输出电流的能力也相对较大,在此结构中晶体管M1作为共栅级放大器,若输出电压Vo产生一个变化量,这个变化量将被放大gM1ro1倍到Va,因此M2管的跨导发生变化,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翻转电压跟随器的输出阻抗为1/(gM1ro1gM2),gMi是Mi的跨导,roi是Mi的输出阻抗。相比普通的电压跟随器,输出阻抗减小了很多。

图1 两种跟随器对比

2.2 基于DFVF的class AB缓冲器

基于DFVF的class AB缓冲器电路见图2,其中M1、M1P构成差分对,MBN是尾电流源。最大输入电压VinMAX=VDD-VDSsat,最小输入电压VinMIN=VGS+VDSsat。输出阻抗Rout=1/[gM·(gM·ro)],ro为输出阻抗。其中Rlarge、Cbat、MAB3个器件实现了AB类的缓冲器,若无这3个器件,此电路属于A类FVF缓冲器,有不对称的转换速率。这是因为电流感应晶体管MCS能给负载CL提供大的充电电流,但是CL的最大放电电流受到偏置电流2Ib的限制。

图2 基于DFVF的class AB缓冲器

现分析AB类的实现原理,基于文献[7]所提出的准浮栅(Quasi-Floating Gate)技术,添加一个额外的晶体管MAB。MAB的栅极通过一个阻值非常大的电阻(大小通常在GΩ级别)连接到直流偏置电压Vbn,同时通过一个电容Cbat连到MCS。MAB有一个静态的栅极电压Vbn′=Vbn,并且尺寸较小,MAB的宽长比是MBN的1/n,其中n的取值大于3。因此MAB有一个小的静态漏电流2Ib。大的电阻Rlarge防止电流流入MAB的栅极,因此Cbat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浮动电压源。Vbn′的大小随着MCS的栅极电压变化而变化。

在负转换期间(负载CL放电),M1、M1P电流恒定,MCS的漏电流减小,栅极电压增大,因此MAB的栅极电压也增大,MAB的漏电流远大于静态电流2Ib/n。在正转换期间(负载CL充电),MCS的栅极电压减小,因此能提供远大于2Ib的充电电流给CL。此时MAB的漏电流减小并且管子关断。

2.3 整体电路分析与设计

整体电路由基于DFVF的输入级、基于反相器的输出级构成,整体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整体电路

输入连到同相端,输出连到反相端。在没有输入信号的稳定情况下,由于差分级,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电阻Rlarge、电容Cbat、晶体管MAB用来构成AB类的DFVF级。Rlarge是一个大阻值电阻,这里Rlarge取值为100 GΩ。电容Cbat取值较小,为1 pF。M7、M8构成反相器,负载电容通过M8充电,通过M6放电。晶体管M5~M8形成反馈,在输出端可以得到一个值非常小的输出阻抗Rout:

在许多缓冲放大器的拓扑结构中,差分输入级输出通过电流比较器连接到输出推挽晶体管。然而,在本文设计的缓冲放大器中,推挽晶体管直接连接到差分输入级,输出端接反相器。因此,与基于电流比较器的缓冲器结构相比,本设计需要更少的晶体管,从而带来更低的静态电流和更小的芯片面积。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电路采用SMIC 0.18μm工艺,使用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仿真,电路工作在1.8 V电源电压、TT工艺和27℃的室温环境下。Rlarge取100 GΩ,Cbat取1 pF,电路静态电流为5μA。

缓冲器的瞬态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虚线为输入电压波形,实线为输出电压波形。负载电容为1 nF,输入幅度为0~1.8 V、频率为125 kHz的方波信号。建立时间指信号从跳变到输出稳定在一个最终值所需的时间,通过“Calculator”中的“settling time”可计算得到输出信号的正负建立时间平均值仅为0.56μs。

图4 瞬态响应曲线

缓冲器输出阻抗的AC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仿真时,输出端接一个交流值为1 V的电流源,输入端交流接地,因此测量的电压值就等效于电路的输出阻抗。由图5可以看出输出阻抗在10 kHz时为0.017Ω,100 kHz时为0.057Ω,1 MHz时为0.54Ω,10 MHz时为1.55Ω,100 MHz时为678Ω。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本电路的输出阻抗大小接近于理想缓冲器的输出阻抗。

图5 输出阻抗(等效于测量的电压值)交流仿真曲线

缓冲器的交流幅频特性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不接和接负载电容的仿真曲线。当输出接1 nF的负载电容时,缓冲器的3 dB带宽为16.8 MHz,当输出与负载电容断开时,3 dB带宽为114 MHz。

图6 交流仿真曲线

缓冲器输出端接不同大小负载电容时的瞬态响应曲线如图7所示。输入幅度为0~1.8 V、频率为125 kHz的方波信号,负载电容分别为200 pF、400 pF、600 pF、800 pF时,对应的建立时间分别为0.152μs、0.250μs、0.341μs、0.434μs。

图7 不同大小负载电容的瞬态响应曲线

本电路与其他缓冲器的性能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所示都为前仿真的结果。本文相比其他缓冲器使用更先进的0.18μm工艺,阈值电压更小,速度更快。

表1 缓冲器性能参数对比

品质因数(FOM)定义为CL/(IQts),CL是负载电容,IQ是静态电流,ts是平均建立时间。品质因数越大,表明缓冲器的性能越好[8]。由表1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缓冲器由于具有很短的建立时间,因此具有较大的品质因数,同时静态电流不大。

4 结论

设计了一种AB类缓冲放大器,以差分翻转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级,反相器作为输出级。电路采用SMIC 0.18μm工艺,用Spectre工具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输出端在接1 nF的电容负载下,电路有非常短的建立时间(0.56μs)和极低的输出阻抗,同时具有较低的静态电流(5μA),由于电路结构简单,因此适用于小型和便携式的LCD设备。

猜你喜欢
缓冲器晶体管差分
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橡胶缓冲器失效机理分析及优化*
一类分数阶q-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英文)
科学家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极长度晶体管
更正
2.6万亿个晶体管
8编组A型车缓冲器选型对比分析
一个求非线性差分方程所有多项式解的算法(英)
机车用MT-3型缓冲器压装方式改进
一类caputo分数阶差分方程依赖于参数的正解存在和不存在性
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