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呼吸与气息”动力基础论的美学反思

2022-04-27 21:53曾丽蓉
美与时代·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呼吸

摘  要:“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在保持吸气及气息支持下歌唱”,几百年前国际大师们如是说,几百年后当代的大师们也如是说,几百年来所有的教科书“科学的记录”同样还是如是说。作为经历过漫长岁月时间检验过的“经验性科学”,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在“呼与吸”的矛盾对抗中学习和歌唱。在虔诚的目光中,大家似乎都表现出一种集体式缺乏自我思维与价值观、无理智地对于“权威及科学”绝对和盲目的崇拜与服从。

关键词:呼吸;歌唱中的呼吸;转移气息;歌唱基础;美学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2021年实验教学改革课题“声乐专业学生呼吸气息实验改进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2021SYJG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因执迷于加尔西亚“声门冲击说”和“空气动力说”的“伯努利效应”,“呼吸与气息”作为声乐学科的基础在声乐理论书籍中已有一百年多年历史,它的存在“成就了”无数歌唱家,但如果以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总难免让人有所怀疑:他们真的就能超越自我“如同神一般控制着横膈膜”,从虚无感知到运动存在再到歌唱诡异的收放自如?他们真的就是在“呼与吸的矛盾对抗中”完成歌唱的吗?从他们传播知识坚定的语气及坚毅目光中我们看不出丝毫的虚假和欺骗。可为什么大多数的我们却感觉不到横膈膜的存在,且在“呼与吸”矛盾的歌唱中还走向了歌唱的失败呢?如果说“存在即合理”,难道绝大多数既体会不到横膈膜存在又无法在矛盾中完成歌唱的我们的失败也是一种合理吗?而这种普遍性集体式合理性失败本身就构成了对歌唱基础科学性的一种质疑:“呼吸与气息的存在”也许并不像书本知识中传说的那么真实和科学。

一、“呼吸”的本质

(一)“呼吸”存在的指向性

无论睡觉休息,还是做任何其他事物及运动(也包括歌唱)我们都离不开呼吸,呼吸是人们出生时就已经具备的一种本能的自然行为。在生理学状态下呼吸是以通畅性为生存目标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承担着氧与二氧化碳生理学的机理交换。人也只有因呼吸而存在着才能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但呼吸绝不会成为我们从事其他任何事物的科学性依据。因此,我们也能够理解呼吸并不代表一定要去歌唱,也不用担心它会成为我们从事其他一切事物的必要条件和特定指向,当然呼吸也就失去了为歌唱以及从事其他一切事物而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呼吸是生命的开始与延续,呼吸的存在除了生存没有任何其他特定的指向,所以只要活着,我们从事任何事物实际都可视为与呼吸无关,歌唱也不例外。

(二)“呼吸”的生理特征

无论“呼吸”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多么强大,它在我们从事的所有事物中只会表现出“快慢深浅”四种不同的生理状态特征,且在不同事物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能及时地自我调整不同的状态并为之服务,以满足我们“爱恨情愁”不同情感及运动状态下存在的各种生理需求,其特征指向最终也只有一个,即回归生理状态下的自然“通畅性”。因此,在生理学中,“呼吸”只有通畅下的“自然”与病理学下阻碍通畅性的“非自然”两种状态。但在歌唱学中,“呼吸”早已成为发声延时目标下“气息控制论”的矛盾发展体,这显然违背了生存目标下的“通畅性原则”。从生理学看,在“非发声状态下”呼吸只有通畅没有阻碍,阻碍即代表着死亡。而没有阻碍也就表明呼吸不会产生阻碍下的物理性振动,当然也就失去了“振动发声”的可能性,这也可视为呼吸与歌唱之间毫无关联的最直接依据。可呼吸偏偏就成为了我们歌唱的基础,还科学地以各种各样的人为方式在歌唱学中世世代代地传承着,几百年来从未改变。

二、歌唱中的“呼吸”

(一)“呼吸”的方法论

从17世纪声乐的发展开始,人们依据当时并不完善的生理学理论“经验性”创造了“胸式、横膈膜腹式、胸腹式”等各种歌唱系统式呼吸方法论的伟大创举,且在练习过程中还引入了“闻花式、抽泣式、狗喘气式”等多种启发与模仿式的训练方法。直到現在,人们还依然坚持将歌唱建构在呼吸方法论的“吸气与呼气歌唱”之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调“呼吸及气息对抗下的坚持”,即“在保持吸气状态下呼气歌唱”。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象和事实:无论“呼吸的方法论”怎么科学与强大,可只要不发声它就与歌唱无关。人们惊叹于“有气才有声”的特殊性却对“有气不一定发声”普遍性现象视而不见。如果说呼吸真的与歌唱无关,那么呼吸的方法论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二)“呼吸”方法论存在的意义

呼吸是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然本能行为,如果我们试着抛开歌唱的行为,则会惊奇地发现:没有人在睡觉时刻意用“胸式”“腹式”或“胸腹式”等呼吸的方法论,走路时不会、吃饭时不会、学习时也不会,哪怕一个“非正常的疯子”他同样还是不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歌唱时我们大家同样也绝对不会。因为呼吸自始至终就是人们存在于世的一种本能的自然行为,而这种自然行为本身就是科学性的一种体现。可为什么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却非要在歌唱中提出教科书式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呼吸方法论呢?难道“自然的呼吸”就不能是科学的吗?难道必须是创造性且带有“矛盾论的呼吸”才能彰显人类的智慧与科学的存在吗?呼吸的存在与否是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如果非要讨论呼吸的方法论,那也只有“自然”没有其他,因为疯子都能做到。因此,呼吸的各种方法论对于歌唱来说没有任何实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说,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方法论的错误认知论却建构着另一个错误存在的学科知识的基础,这就是当前声乐学科基础论的真实写照。

三、呼吸的转移“气息”

(一)气息与呼吸的“同一性”

当然,我们很多明智的老师在教学中一般也不会过多地谈论“呼吸的方法论”,他们科学地用“气息”来替代连自己都有所怀疑的呼吸。而气息的方法论是一种建立在呼吸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扩展和延续,因为人们坚信没有“呼吸”哪来的“气息”,从而顺利地完成了从“呼吸到气息的转移”,且书本上“所有呼吸的理论皆为气息的存在而存在着”。但气息在本质上却与呼吸的通畅性有着“断生死”的高度一致的“同一性”原则:有气则活(通畅),无气则亡(非通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声带闭合下的阻碍与振动,“气息”将回归到和呼吸一样为生存而存在的原始状态,失去其“发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隐藏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逻辑学:即歌唱中是“有声才有气”的原则)。因此,从“呼吸的方法论”中找寻“气息的控制论”就像“从非自然通畅的呼吸中建构另一种自然通畅的气息控制论”一样,背离了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二)发声动力基础论“气息”

人们依据有气才有声及无气则无声的主观性判断,将“气息”作为歌唱发声动力的基础至今依然是声乐学科理论绝对的主流观点。但如果失去“呼吸的支撑”“气息的独存”还能是科学的吗?下面我们从生理现象学的“非意向性原则”①中对气息“存在的方式”进行真实的“还原”和呈现。首先,歌唱气息的存在是一种无形的“非科学性的存在方式”,因为我们无法在歌唱中“及时”对吸入体内的气息总量、压力等进行科学的衡量和鉴定,而没有一个科学性存在的标准和依据当然也就无法在歌唱时按发声的开口与闭口、高低与强弱等特征为歌唱提供不同体量、压力的标准气息,当然也就失去了形成控制与方法论存在的科学性依据。其次,歌唱中的气息和说话一样,它的形成是我们声带闭合阻碍(气息流动)振动下“发声存在”的持续过程,是声带主动性闭合(声带的闭合是生理需求下主动式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生理性本能行为”,由语言中枢及喉返神经所控制)阻碍振动下的发声验证着气息的被动性存在(前文中隐藏式结论:“有声才有气”的原则),而绝非“声门冲击说与伯努利效应”主观意识的主动性饱含气息状态下冲击或压迫声带且声带在被动闭合时产生的振动过程。也就是说,气息的存在是声带闭合振动时的发声反应即“有声才有气”,是发声过程中的一种被动性存在即“听到才有的存在”,其(被动性)存在的好坏必然受控于声带(主动性)闭合质量的高低,即歌唱时声带闭合的越好(合理性:无晃动与漏气),气息(发声的反应“歌声”)才会越显饱满和悠长。因此,气息的存在属于一种被动式存在,而非主动性可操作的存在。在明确了声带本能式闭合的主动性和气息存在的被动性关系之后,我们才可以重新来“还原”歌唱时发声的真实过程:歌唱与说话一样,是我们声带在本能需求的合理性闭合状态下进行的主动式发声过程,而并非我们主观意志的主动性保持和控制气息状态下冲击压迫声带时爆发的被动式发声反应。至此,“主观”意识的“歌唱发声动力的气息基础论”及“依气行腔论”,已暴露出与“客观”事实(有声才有气)存在不相符的“主动与被动本木倒置”且“主观与客观存在相互矛盾”的非科学性特点。因此,气息和呼吸一样“看似真实,实则虚幻”,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始终只是慰藉着我们渴望成功的真挚或虚伪的心灵而已,与真实的歌唱无决定性的直接关联。

四、歌唱基础的美学反思

(一)“呼吸与气息”的美学缺失

如果将歌唱视为一种简单的一般性运动,盲目追求声音的动力基础“呼吸及气息”也无可厚非,但歌唱明明还是一种追求“美的声音”的艺术,为什么我们对歌唱“发声的美学基础”就偏偏视而不见呢?难道歌唱只需展示声音的强弱大小而无需按“发声的美学原理”从美的基础到美的发展最终完成美与审美的目标吗?现实好像也确实如此,虽然歌唱家们早就总结出“像说话一样歌唱”同一性的观点和观念,但在理论上至今并未形成歌唱个体“同一性”的“美从何而来从主观到客观”存在的直接依据。流行声乐因追求个性的发展在非理性思维中基本无视审美的存在和需求,民族声乐也已走向“千人一声”(学院派)与“天籁之音”(原生态)的审美分裂②,而美声方法论早就落入“为声音而声音”③失去自我“本体内在性奠基”(个性基础)与美学发展(歌唱目标与方法)无链接的“形式主义”的美学现场。现在看来,无论“呼吸”还是“气息”,它们都缺乏美学建构的基因,且与歌唱美学原理的构建无关。作为当代声乐学科理论的“现实基础”,我们无法从“呼吸”通畅的特性中明确感知歌唱声音与美的真实存在,也无法从“气息”被阻碍发声的“原初现场”获取“歌唱美”的根源且完成歌唱审美的发展。控制论下的“呼吸”本与歌唱的发声无关(无逻辑性即历史性与技术性的错误延续),而“气息”又不具备歌唱声音审美的主观意愿(无美学原理方法论的程序性),所以它们都不适合作为歌唱的基础而真实的存在。

(二)學科基础的“错位与缺失”

如果说呼吸和气息都不能作为我们歌唱的基础而存在,那么歌唱的基础就有可能是“错位且缺失”的。而几百年来,我们也许一直在一个“错误存在的学科基础”上快乐地学习和歌唱着。可悲的是,现实中没有人愿意自我否定多年努力获取的“歌唱成就”,当然就只能维持“呼吸与气息”非理性的科学与权威式的永久性绝对占有。打开“知网和网络教学”平台,人们无不牢牢把控着“意向性知识的话语权”,分享着他们关于“呼吸及气息”所切身感受的“成功经验”,呈现出不同层次需求下“现代性的虚伪与媚俗的各种面孔”。当然,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多次出现过“马腊费奥迪式关于呼吸的质疑与批判”,但人们对“气息”的存在却始终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因过度信任主观意志的“气息功能性存在特点”又无法摆脱“呼吸与气息传承式”存在方式,声乐的理论就始终只能停留在“呼吸与气息”为基础的“原始动力发声”的初始阶段,永远也看不到歌唱本体个性真实基础上“艺术求美与科学求真”的发展未来。

五、结语

存在并非真理也绝非科学(存在是相对的也是运动变化的),任何的存在一旦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就必然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声乐学科的基础“呼吸与气息”同样如此。正如幼儿园的“小小歌唱家们”,他们不懂也无需任何“呼吸与气息”的理论及训练,却依然能无忧地传唱着天使般美丽的歌谣。歌唱原来可以是如此的简单,正如伯克莱所说:“我们只需要把文字的障碍去除,便可以清楚而纯粹地看到知识的果树,而树上甜美的果实,乃是吾人信手可及的。”当然,我们已无法回到童真的年代,但我们可以尝试着放弃自我主体性建构的“呼吸与气息”为基础的歌唱生理学的矛盾现场,从本源到本质的本体论转向中重新探寻歌唱的“真实基础”,也许我们会开启另一片歌唱的新天地。

注释:

①法国哲学家米歇尔·亨利“生命现象学”的非意向性原则:即放弃已有(先验)知识的意向性原则彻底还原到事件的原初现场,重新认知事物的真实性与本质特征。

②笔者认为,从2000年田青老师提出学院派“千人一声”的质疑,到2013年最后一届青歌赛“原生态组”的被迫退出,实际是民族声乐的审美分裂。

③美声方法论强调声音圆润、饱满、明亮、通畅的美学特征,但这些特征都只是声乐实践需完成的“共性”审美目标和结果,而“美从何而来”个性发展的根源基础并无清晰交代。

作者简介:曾丽蓉,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呼吸
“三定法” 在3min跳绳训练中的应用
论呼吸在民间舞蹈中的作用
小号演奏的姿势与呼吸技巧
长笛表演艺术的研究
略谈美声演唱的特点与艺术创造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