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04-27 21:24高立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小学有效性

高立莉

【摘要】小学阶段是塑造性格、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强化意识的有效阶段,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发展的黄金期,通过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彰显课堂教学有效性作用,积极开展深入、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活动,为小学生营造一个高品质的成长环境。教师通过创新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全面开展“德育”育人活动,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理念贯彻落实,彰显小学思想品德育人重要价值。本文对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作用、现状、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34-03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德行、高尚品行、优秀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通过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小学德育育人成效,为小学生具备高尚德行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通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增强学生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促使小学生成为懂得尊重他人、拼搏进取、坚毅果敢、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于一身的优秀少年儿童。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详细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索学习素养等,为学生高质量、多元化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铺平道路,科学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储备队伍。

一、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一)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挖掘和渗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德知识,促使学生在感官思维的作用下,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全面增强学科素养,为全面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强化探究能力做好铺垫。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扎实掌握知识要点与重点,全面培养学生探索与发现思维,促使学生快速吸纳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助力学生拓展个人核心素养。教师要深入挖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德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促使学生对优秀传统美德进行传承与弘扬,增强小学生的认知意识与认知能力,助力学生快速成长為有理想、有道德、有品质的祖国花朵,凸显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作用。

(二)有利于塑造良好性格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知识点、教学实例等,感受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魅力,唤醒学生的德行潜质,帮助学生利用德育知识塑造良好性格,进而增强整体学习技能。良好性格会跟随人的一生,拥有良好性格后,学生可以交到许多朋友,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思想品德的育人过程,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育人任务,帮助学生打造完整、全面的思想品德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良好教育氛围的感染下,全面塑造良好性格,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良好性格的塑造过程,是对新课改的有效践行,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怀、积极的态度、健康的身心具有影响作用。

(三)有利于增强综合能力

“教育改革,德育为先”,教师要通过创新小学思想品德育人方式、环境、内容、理念等,全面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培养。因此,教师要借助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任务,有效拓宽实践教学路径,丰富学生德行品质思想,科学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全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等,为学生快速、长效、全面发展献计出力,进而助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要根据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教学实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知识要点与内涵,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融合性教学作用,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与帮助,助力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能力上得到提升。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育人目标

小学思想品德育人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明确实践育人目标,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重难点,增强学生课堂实践探索能力,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感受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作用。但是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却发现:由于教师在教学安排上,缺乏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技能不足、实践学习能力较低。另外,这种缺乏教学目标的教学漏洞,直接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降低,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此以往,还会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浮皮潦草、流于形式,难以凸显出现代化育人理念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无法全面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二)育人方向出现分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育人活动中,造成育人方向出现分歧,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统一口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导致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另外,这种具有分歧性的育人方向,难以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积极性,会降低学生学习自信心。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不能向着核心素养培养方向发展,降低学生整体学习技能,使得学生在具体学习生活中表现出“重文化、轻德行”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点学习原动力被覆盖,不能全面增强学生良好的德育能力,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思想品德育人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探索与创新,要保证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学科思想、构建和谐认知,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支点,科学开展思想品德育人工作。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会发现,由于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探索过程中,不能产生情感共鸣,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另外,受到教师应试教育理念的驱使,学生不能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学习,无法保证学生在知识探索、能力拓展活动中,与学科育人理念产生共鸣,从而降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整体水平。

三、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升品德认知

故事情境的创设,符合小学思想品德育人理念,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借助故事情境的知识阐述过程,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环节中提升学科探索兴趣。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利用轻松、诙谐、愉快的故事情境创设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要点与重点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快速掌握思想品德的学科本质做好准备。另外,良好的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拉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趣味、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总结性等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综合技能。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呵护我们的身体”这一章节时,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对身体器官进行了解,通过健康方面、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呵护”,增强学生的身体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学习后,可以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人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同学们认为这种观念对吗?这时,教师借助“小明同学吃了不干净的水果后,造成肠胃炎”的故事,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思维认知下,对故事中小明同学不爱护身体的行为进行批判,帮助学生分析“小明”的错误行径,并且提出改变的方法。比如:在吃水果前,要进行深度清洗、削皮等,而且还要洗干净自己的手,要时刻保持讲卫生、爱自己的意识。家长和教师也要在课程讲解中,给予积极的配合与引导,在生活中给予学生监督和帮助,进而使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呵护,为学生茁壮成长提供助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突出主体地位

小学思想品德育人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丰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等等,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积极配合教师展开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为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教师要借助多样性教学方法丰富思想品德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体验中,加速学习进程、完善思想认知、提高理解能力等等,让小学生在丰富教学手段中徜徉,选择最适合应用的手段开展实践学习活动。然后,教师要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结合思想品德育人目标任务,引入新思路、新方法进行教学,促使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索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交通规则”知识点时,教师要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比如,在交通规则普及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视频素材,帮助学生通过感官思维的体验,掌握交通信号灯、标识牌等交通标志的使用方法和表达含义,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车辆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闯红灯、翻栅栏、逆行、不走斑马线等行为产生排斥心理,并且在教学视频播放完成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视频中包含哪些错误行为。在“说一说、讲一讲”课堂互动后,加深学生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有效消化吸收“交通规则”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技能。

(三)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实践活动

课堂育人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全面开展理论联系实际育人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且提取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识点进行学习与积累,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体验感,增强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环境枯燥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秋天的收获”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通过布置校本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学科思想,锻炼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为学生快速、扎实、完整地掌握知识点做好铺垫。比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了解自然界对“秋天”的诠释:树叶变黄了、候鸟飞走了、果实成熟了……使小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交替更迭,帮助学生感受自己特有的“秋天的收获”。(2)倡导家长参与“找秋天”主题活动,与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探索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学科思想,让学生在“找秋天”亲子活动中,一方面,感受自然、生命的关系;另一方面,培养家长与学生之间浓厚的亲情观,践行思想品德育人的重要价值。(3)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现“秋天”的别样风景,并且结合古诗词内容,烘托出“秋天”在不同时期的别样风景,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总结能力得到全面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积累“秋天”的情感,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的助力下,提升思想品德學习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活动中,了解思想品德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促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科学引导下,提升德行品质、培养法治意识、锻炼探索精神,进而成长为具备良好德行素养的新时代少年儿童。另外,教师要结合当前复杂多变的育人环境,在思想品德育人过程中,强化落实“五育并举”理念,促使学生以“德育”为先导,增强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2-9.

[2]陈光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5):24-27.

[3]贾美华.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2):32-33.

[4]孙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教育管理篇),2020(5):17-18.

[5]阿布拉哈提·玉山台.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新刊,2019(8):22-24.

[6]孙晓砺.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51.

[7]梁宇宁.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小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