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先后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和英译,其内容具有较高的普世价值。本文从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举例对比研究了《论语》(第二篇)的两个英译本,即:笔者自己英译本和清末学者辜鸿铭的英译本。在笔者的英译本方面,旨在阐释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在辜鸿铭的英译本方面,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解释作用。希望能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为《论语》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论语》(第二篇);英译;关联理论;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4-009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4.031
一、引言
《论语》的用语精简凝练,但内涵丰富,这对于译者把握作者意图以及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格特将关联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笔者认为,以关联理论来指导《论语》的翻译以及解释其翻译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从关联理论的视角,针对《论语》(第二篇),对比研究笔者自己的译文和清末学者辜鴻铭的译文。笔者学识有限,并无与辜先生一较高下之意,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论语》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关联理论
斯珀伯和威尔逊于1986年在他们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理解话语阐释的理论框架,也是人类交际的认知理论,以交际中的意图和推理意义为基础,应用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而后,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学生格特在其《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创造性地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具有开拓性意义。
(一)明示——推理交际
斯珀伯和威尔逊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从交际者的角度出发,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交际者产出一种刺激,使得交际者和听者双方能够互明,通过这种刺激,能够使一系列的假设明示或更加明示给听者(Sperber & Wilson, 1995: 63)。”所谓“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从听者的角度出发,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听者根据交际者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获得语境效果,并获悉交际者的意图。
(二)语境
关联理论中所指的语境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有所不同,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认知环境或者语境假设。“语境是一系列用来阐释话语的前提,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话人对世界进行假设的子集(Sperber & Wilson, 1995: 15)。”“……相同的事实和假设可能在两个不同的人的认知环境中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认知环境相交,它们的交集就是这两个人共享的认知环境。两个人的总体共享认知环境是两个人的总体认知环境的交集(Sperber & Wilson, 1995: 41)。”所以,讲话人尽量以交际双方共有的假设来进行交际和听话人能否从中选择实际的、符合说话人意图的假设对于交际的成功来说尤为重要。
(三)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最佳关联
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中另外四个重要概念。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类含意会导致听者对话语的不同理解,但听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理解话语的各个方面。他只以一种单一的、普通的标准来感知话语,而这种标准足以使听者识别出一种独特的、可行的理解,这就是关联性。关联性是关联理论的核心部分,而语境效果是衡量关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大。处理努力是衡量关联性的第二个因素,如斯珀伯和威尔逊所说,“在特定语境中,一个假设的语境效果并不是评估这个假设相关性程度时所考虑的唯一因素。语境效果是由心理过程引起的。心理过程,就像所有的生物过程一样,包括一定的努力,一定的能量消耗。在评估相关性的程度时,涉及达到语境效果的处理努力是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Sperber & Wilson, 1995: 124)。”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信息所付出的努力越大,关联性就越小。而交际所寻求的就是最佳关联。
(四)关联原则
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了两个关联原则,(1)“人类的认知倾向于相关性的最大化(Sperber & Wilson, 1995: 260)”;(2)“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达了一个假设,即其自身的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 1995: 158 & 260)”。
格特指出:“关联理论的核心主张是,人类交际创造了一种最佳关联的期望,即听者期望他的解释尝试能够以最小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Gutt, 2004: 31-32)。”
交际是由获得资源优化的愿望所决定的。优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尽量减少付出的努力,这意味着话语接受者将自然地倾向那些他们最容易理解的语境假设。另一种是获取利益,关联理论认为,人类总是倾向于提高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人类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对世界的假设。因此,他们期望花在理解上的努力会以某种方式调整交际中的语境假设。
综上,成功的交际就是要寻找最佳关联性,而最佳关联性的获得需要以不必要的信息处理努力和足够的语境效果来保证。也可以说,一个话语,有了最佳关联性,听话人就可以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一种关注人类言语交际和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而翻译也是一种交际,也遵循人类交际的原则。格特将关联理论引入到翻译中,使翻译研究从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转向了对人的认知机制和心理机制的研究。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也可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过程。翻译活动包括两轮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轮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展示自己的交际意图,译者试图根据原文的语境和关联理论来推断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者,其主要任务是推断作者的交际意图。完成此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轮明示-推理过程,在这一点上,译者充当了信息发出者的角色,他根据自己对原作者意图的理解,给目标语读者再现了原作者欲表达的意义。因此,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具有双重身份,即交际者和接受者。
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论语》(第二篇)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所使用的语言为文言,并且《论语》在用词方面言简而意赅。因此,译者需要先进行语内翻译,也就是要将《论语》中的文言翻译为白话,要在大脑中形成对《论语》内容的白话认知模式,之后才能进行语际翻译。在第一轮明示-推理过程中,译者要将自己置身于孔子生活的时代,结合孔子的主要思想和主张,认真剖析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交际意图,调动自己的百科知识,不断接近原文作者的认知环境,寻求最佳关联,将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而后,在第二轮明示-推理过程中,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以符合译文读者认知环境和其最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再现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笔者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以自己的英译本和辜鸿铭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在笔者的英译本方面,旨在阐释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在辜鸿铭的英译本方面,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解释作用。
辜鸿铭通晓英、德、法、意、希、拉等多种语言,熟悉西方文化。辜鸿铭为了改变西方对中国人偏见和以往的态度,以及方便西方读者了解儒家哲学,译文采用典型的英文模式,甚至运用西方的一些概念来解释原文的一些概念。
例1
原文:2.12子曰:“君子不器。”
笔者译 Confucius said, “A learned person shouldn't be like a utensil of only one use, but of many.”
辜译 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
原文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只有一种用途的器皿,应该具备多种用途。”此句不可按照字面意思翻译,需要将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出来。笔者根据关联理论,通过增译补充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目标语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辜的译文也是通过再现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将信息明示给目标语读者,准确定位出译文与目标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成功地搭建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
例2
原文:2.22子曰:“……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笔者译 Confucius said, “...If a large carriage and a small one are not equipped with their crossbars, how could they be made to proceed?”
辜譯 Confucius remarked, “...A cart without a yoke and a carriage without harness, ——how could they go?”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虽简短的两句话,但要将其描述清楚到位,则需不少的文字。“大车”意为:“1.古代乘用的牛车。亦特指大夫所乘之车。2.泛称牲口拉的两轮或四轮车(《现代汉语词典》,2016:238)。”“小车”意为:“1.马拉的轻车。与牛拉的‘大车’对言。2.形体小的车子(《现代汉语词典》,2016:1431)。”“輗”意为:“(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 the crossbar at the end of a carriage pole (《英汉大词典》(第3版),2009:1179)”“軏”意为:“(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的关键) a crossbar in carriage hitched to two parallel bars for guiding direction (同上:2024)”据此,要将这两句话包含的信息面面俱到地描述出来是难以做到的,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会使得译文冗长,反而增加了目标语读者的处理努力。根据关联理论,当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不可兼得时,留交际意图,以此来保证译文的翻译效度。据此,笔者在译文中保留了原文的“大车(large carriage)”和“小车(small one)”,在此基础上,以交际意图为主,将关键词“輗軏(crossbars)”明示,表达出了原文的交际意图。
在辜的译文中,辜将“大车”和“小车”分别译为“cart”和“carriage”,将“輗”和“軏”分别译为“yoke”和“harness”,其做法也是在信息层面保留部分,以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为主,较好地寻找到了译文与目标语读者间的关联性。
五、结论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简凝练,其丰富的内涵流转于简短的字词间,又因其历史年代久远,《论语》的翻译工作对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关联理论以人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阐释了人类的交际行为,同样作为交际过程的翻译,关联理论的应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核心就是译者不仅需要推理原文作者的意图,还要能够在译文和读者之间找寻最佳关联性,获得翻译交际的成功。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研究了笔者自己对《论语》(第二篇)的英译本以及辜鸿铭的英译本。在笔者的英译本方面,笔者阐释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即:在保证准确推理出原文作者意图的前提下,译者如何在众多的语境假设中选择与趋于与译文读者相同的语境假设,寻求最佳关联,使目标语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使译文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在辜鸿铭的英译本方面,说明了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解释作用,即: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下来解读译文是否具有最佳关联性,也就是说,译文是否再现了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或更为重要的交际意图,使得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能够通过译文这个“媒介”取得成功的交际。分析研究证明,关联理论对指导翻译和解释翻译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译者的认知努力对翻译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3]Wehmeier,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Z].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9.
[4]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5]杨树增.《论语》校释译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
[6]王宏.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7]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8]吴光华.汉英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作者简介:
王煜阳,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口、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