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蒙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4)
现代农业示范区由国家农业部于2009年提出,是在我国传统农业转型、现代化农业起步的转折期,对农业产业化、乡村产业振兴的最初探索。10 a来,无论是国家政策文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庄园,还是家庭农场、共享农庄,均是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索。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其中产业振兴放在首位。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引擎阵地。
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现代农业示范区选址主要集中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大中城市郊区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大城市郊区由于其城乡关系的特殊性,承担着农业生产、基本农田保护和市民休闲多重功能,导致大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结构、功能和内涵较为复杂。同时,当前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策略、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1],关于农业产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产业选择、产业集群分析,缺乏有针对性的对大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由此,本文以武汉市乡村振兴和东西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切入点,总结适合大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高级农业产业形态的规划体系及规划策略。
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均属于农业产业功能区的一种,但是由于政策出台背景不同、部门不同,因此在功能、规模、产业方面的要求侧重也不同,应厘清相关概念[2]。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为根本方向,规模较大,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的规模比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小,主要侧重农业和旅游业、社区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家庭农场、共享农庄则更微观,着重对提升农业组织方式和加强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探索。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最大,内部可由若干个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构成。
在梳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家庭农产对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组织方式提升、农场社会化服务等的相关政策要求,总结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为: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理想的乡村环境”的农业产业功能区,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新鲜的农副产品,发挥农业特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为市民营造生存所需的绿色生态环境,提供城市人心目中的乡村生活[3]。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侧重以下两点:
一是强调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的集群化、特色化、科技化。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为根本方向,以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农业功能拓展为主要任务,其主体和落脚点是现代农业。
二是强调三产融合,实现三生和谐发展。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各类政策都支持和鼓励将精深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与传统农业结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复合型功能体系,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生产方式、技术需求也有较大变化。国外现代农业园区基本都是通过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人们展示新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ion Farm);一种是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Vacation Orholiday Farm);还有一种是农业科技园区(Agri.& Tech.Park),主要以科技展示、示范、产业孵化为主体,集中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产业开发与培训等[4]。
我国则经历了由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农业,发展到90年代中期的城郊农业,90年代后期的都市农业,至21世纪开始的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现代农业示范区呈现转型发展的趋势:一是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数量趋于平缓,开始由过热阶段转向理性发展的阶段,园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二是民营企业对农业产业功能区的投入为园区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三是农业产业功能区正由观赏型、形象型园区向效益型、引导型园区转变。
武汉市东西湖区是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区,也是传统农业强区。东西湖区将城市开发边界以外、总规模213 km2、6个街道的区域划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作为全区的农业产业功能区统筹考虑(见图1)。作为大城市近郊农业生态地区,东西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特征具有普遍意义。
从国营农场到蔬菜大棚建设,再到“菜篮子”工程,东西湖区现代都市农业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设施逐步现代化。示范区先后从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发展到种植蔬菜,再从普通蔬菜升级到附加值更高的精品果蔬等产品。但是示范区目前也存在农业科技转化不足、与二三产联系度较弱的问题。
示范区农业科技研究主要依靠位于柏泉街道的农科所,研究方向集中在育苗育种、农技培训、示范生产展示等,在农业领先科技技术的研究以及农业技术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园区的农业科技生产主要围绕园区各企业开展,受到市场销路影响,各农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尽相同,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较传统的育苗、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机械化、精准化乃至智能化农业应用较少。整体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的科技要求相比,区域农业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
同时,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商贸等产业联系度较弱,与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要素融合度、产业链整合度有待提升。紧邻示范区有一处国家级食品加工园,但是加工园与示范区之间并无产业联系,示范区内的农产品均未通过农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而是仍然处于初级生产的状况。
示范区内有若干个1 hm2~20 hm2左右的现代农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东山、柏泉两镇,沿东柏路、湖陈路两侧发展,集聚规模初步形成。其他镇街园区个数较少,分布也比较零散。但现代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大多规模较小,产业辐射力有限,产业空间拓展无序(见图2)。
示范区大部分位于生态底线区和生态限建区,建设要求严格,建设用地指标匮乏。农业建设用地严控与农业功能拓展延伸、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进一步调优的矛盾突出。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必须的农业生产、休闲相关配套,而另一方面政策却不允许新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标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实施建设。
大部分农业园区受到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影响,均制订了相关规划,并将农业旅游纳入其中,但却难以解决农业旅游拓展的矛盾。现在发展较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仍主要依靠农业,旅游业仅属于单个园区的依附性功能,大多数示范区仍不具备旅游功能[5]。
目前,东西湖的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农业和旅游业有了初步融合,已经出现了“四季吉祥”“石榴红村”“柏泉古镇”和柏泉农业嘉年华等乡村休闲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板块,乡村休闲游客每年以20%速度递增。但目前各镇街还停留在各自发展的阶段,差异性、主题和品牌不明显,呈现均质、单一的特征。
东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对大城市近郊农业地区乡村振兴有一定借鉴意义。在政府主导、资本进入、集体参与的共同基础上,规划应明晰适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扎实的空间用地支撑。针对“融合度低、小而不优、落地难、业态同质”的现实发展困境,规划通过“明晰产业、结构优化、空间集聚、分类分策”四大策略,引导现代农业示范区合理发展,达到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社会全面振兴。
以东西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根据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律,以产业链环节和产业附加值为划分标准,结合产业链的生产、流通、休闲、创新四大环节,提出现代农业产业金字塔模型,反映产业等级结构特征。现代农业产业金字塔分为四级(见图3),越往上附加值越高,每个层级有一个主导产业,同时包含若干细分产业[6]。
在产业金字塔模型的理论下,示范区结合东产业发展基础和周边联动产业相结合,筛选出和农业相融合的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四大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包括辛安渡、新沟为主的循环种养核心产业集群;慈惠、走马岭为主的农展贸延伸产业集群,柏泉为主的农旅文复合产业集群,东山为主的农科创战略产业集群(见图4)。产业集群的划分,不仅尊重了产业发展规律,同时有助于各镇街差异发展,找到各自发展的重点,还有助于全区在产业链上进行产业高度协调,避免同质竞争。
在产业空间布局的指引下,还需要构建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空间体系结构。鉴于农业生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特殊任务,应遵循生态优先,底线管控的原则,所有开发空间应构建于地方生态安全格局“绿底”和“蓝底”之上。
结合示范区现状自然、人文特征,提出“生态筑底、一脉镶城、四区共生、绿园蓝网”的空间格局。
生态筑底即以大片农田、林地、园地等生态要素为底,构筑绿色生态空间基底。
一脉镶城,以汉江、汉北河、沦河、府河为水脉,通过水脉+绿道+节点形成百里环东西湖生态旅游观光带,串联各个功能分区。
四区共生,即以特色自然要素为资源,以优势现状产业为基础,结合各区特色和功能,形成浅山伴水文化区、百果乐园创意区、田园牧歌循环区、花香水巷展贸区四大功能区(见图5)[7]。
同时以绿色农田为基本单元、以水网为框架,形成蓝绿交织的绿园篮网生态网络。预留两条生态保护通廊,隔离各个功能区,锚固生态空间格局。
在当前耕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下,以及鼓励租赁农村存量用地发展新业态的背景下,如何盘整存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成为了当前用地规划的技术重点。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盘整现状建设用地资源,结合迁村并点方案,明确腾挪后的剩余建设用地规模、可建设空间,同时结合各镇街用地需求、发展意向,对用地布局进行优化。
示范区用地分为田、水、路、林、村、腾挪用于产业发展用地、其他用地等7大类。同时,特别针对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将田细分为农业种养和农业休闲两类用地,结合规模化农田、成片连片农田布局农业种养用地,结合村、镇、产业建设用地布局农业休闲用地,通过杠杆效应,以建设用地带动非建设用地产业发展(见图6)[8]。
一个有能级、有载体、有认同的示范区,需要相关的土地机制保障实施。通过研究相关农业示范园区的三种土地利用机制,结合不同的用地类型,采取常规征用、土地征用流转、互惠模式三种相结合的方式。
常规征用模式,主要用于土地整治腾挪出来的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实现土地由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土地租用流转模式,主要适用于园区各类非建设用地,如采摘园、科普园、研发园,由街道与农民签订流转租用协议,规定未来创造的就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农民,同时按每亩一定租金标准补偿给农民。互惠模式主要适用于个体参与合作社经营的农户,农民依据规定,经营拥有的土地,但必须服从于园区发展的需要,耕作安排应符合整体园区规划与景观设计,作为交换,园区管委会为农户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向农民提供培训和指导。
面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背景和驱动力变化,规划师应做出响应,从而对乡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适合乡村振兴的规划策略。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市东西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践进行策略探索,未来可针对规划编制层面,探讨大城市近郊乡村地区的产业功能、用地布局、设施配套和保障措施,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并指导规划实施,协调各政府部门、各街乡、企业、村民的发展诉求,合理引导建设行动,加强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