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相立
听觉器官老化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过2亿,其中约三成老人(6000万)有听力问题。人到60岁左右即可出现耳聋现象,这是由于听觉器官退化衰老,如耳蜗基底膜增厚、变硬等原因造成,医学上称为老年性耳
聋。听力损失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上升,一般70岁时维持一个常数,不再变化。
错误的护理方法也是导致听力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如掏耳朵时棉签太往里伸或用力过大,从不清洁耳朵,长时间待在嘈杂、喧闹的环境里,听力下降时不自觉地提高如电视音量等。
很多老人有慢性病,也是导致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为耳动脉血管细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动脉硬化,易引起内耳供血不足和营养障碍,影响内耳的血液供给,造成体内有毒物质排泄障碍,内耳感受器变性,听器官退变,导致听力下降而产生耳聋。如老年人患糖尿病损害了耳蜗神经细胞,导致患者神经细胞代谢失调,从而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会引起缓慢、渐进性、双侧对称性的神经性耳聋。
经常遇到有患者家属说,家里老人喊三遍都不答应;收音机、电视机开得声音特别大等现象。但是老人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听力下降了。
专家建议,55岁以上人群定期通过在生活中自我检查初步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
1.听不见或听不清楚频率较高的声音,如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孩的说话声、用指甲刮擦玻璃的声音等。
2.在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如餐厅、音乐厅或超市里。
3.常觉得其他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
4.常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5.家人常抱怨您将电视机或收音机音量调的太大。6.接听电话时常听不清对方说的话。7.常听不见别人在背后喊您。
8.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跟上别人说的话。
如上述情况有多条同时且持续出现,就要引起重视,尽快到专业机构进行听力检测,明确听力受损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障碍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障碍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康复的前提。一般认为,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实现更好的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
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通过处理、放大声信号,使听障患者听到、听清声音。选配助听器是目前听障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
使用助听器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从出生数周的婴儿到高龄老年听障人士都可使用。选配助听器需注意:
1.选配前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根据听力损失性质及程度选配适合的助听器。2.在正规的听力康复机构选配助听器,不可自行购买,随意配戴,以免加重听力损失。
3.听从医嘱,定期调试助听器。
4.选配助听器后,要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当听力损失程度达到重度以上、助听器补偿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以获得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它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使人产生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