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毅
【摘要】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國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五力”;场景效应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1],“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从而在国际上建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作为中国文化重要传播载体之一的海外华文教育,在“载道”“传声”“化人”方面有着自身独具的性质和功能,尤其在现实场景的直接传播效能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功用,是完善中国国际传播新格局、建立中国大外宣体系、建设中国国际形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海外华文教育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载体的视角,以海外华文场景教学为实证样本,将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结合起来,探究海外华文教育现场实景传播效能对创建中国多元化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助推中国国际传播“五力”(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的赋能作用。
二、海外华文教育赋能国际传播“五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借助海外华文教学场景,可以透视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要实现高质量赋能作用和动力价值、形成有效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在此背景下,海外华文教育具有的现场实景直接交流传播功能则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并助力主流媒体与多种传播渠道结合,“广开言路”,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层次立体的中国文化大传播格局。
(一)助力弥补主流媒体自身局限与短板之处
大众传播因媒体形式局限,其传播功效往往是延时的、间接的;而海外华文教育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在同一空间内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直接人际传播,不仅具有现场面对面交际的直入、灵活、高效,且具有人际传播天赋的亲和力、感召力与直接说服的优势。笔者曾在欧洲大学有四年海外华文教学实践,教学中曾有学生问中国有无信仰?信仰是什么?作为场景教育工作者可以即时给予肯定回答,并在教学中适时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文化精神,以及优秀的文化人物、文化经典著作分享传播给海外受众,如孔子、老子;《论语》《庄子》及其主要思想等,告知这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民族核心信仰,是融化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可以扭转外国学生意识观念中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曲解,起到建树中国正面形象、传播中华文化正能量的作用。
由于师生间特定的人际关系,师者的言行观念不仅能成为影响学生的无形力量,也能密切师生间的情感,讲台上的师者与其受众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感召力与说服力,这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相对于其他外宣渠道所独有的传播特性,可与中国国际主流传播体系形成互补之势,在实现国际传播“五力”上,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助力参与主流媒体不便明说或介入的敏感领域
由于社会体制、民族文化、生活背景、认知态度及方式等的差异,中西方民众在许多领域和问题上都存在着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这势必导致彼此间的沟通不畅和理解上的曲解、误解,其中有的方面或问题,是大众传媒不便言说或明说的。这时候,相对空间内的小众课堂教学就可以发挥其延伸补充作用。
有位学生写关于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论文,求证中国现在的医保、养老、住房等社会福利制度,及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同。笔者的解释也改变了她的一些错误认识。这些案例说明,西方受众就像他们时常不相信本国媒体及报道那样,对来自他国的媒体报道,也常带有不信任感,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从普通民众或新闻事件当事人那里去获取信息,以便得到佐证。因此,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要想产生有效影响力,建树有力的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增强对外传播的公信力,加强西方受众群体的信任感培育是大众国际传播面临的新任务之一。由于海外华文教育可与海外受众直接展开场景交流和实时信息传播,信息要素流动更易被海外受众采信和接受,故此,海外华文教育可发挥其“后台”信息的补正作用,加强对海外受众的信任度建设,与传统主流媒体一道形成更为有效有力的传播合力。
(三)助力补充主流媒体传播内容的强化与完善
大众传媒因其形式与渠道容量限制,对传播信息必须进行适当的内容剪裁和加工,且对其中涉及的某些细节或背景内容,常常无法做出详细解释和介绍。而海外华文教育就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优势,对传播信息涉及的方方面面,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受众娓娓道来,做较为详尽的说明和介绍。
笔者在四年的欧洲华文教学和中国文化宣传推广中,目睹了部分当地青年学生及民众对中国认知程度和态度的变化,从陌生无知,到有所知;从知之甚少,到有所了解;从不愿接触,到产生兴趣;从以前有误解,到误解化解并能理解;甚至有些当地民众,成为中国人的朋友,中国文化的拥趸。以笔者所教学生为例,有位2014级学生,因当年报考的日语系不招生,改学了汉语。第一年除了上课,她拒绝参加所有的活动;第二年,她开始与笔者对话,有时还会问询一些问题;第三年,在一次校方与中国使馆联合举办的活动中,笔者看到她出现在活动现场,意外之余,笔者更多的是欣慰和开心。
笔者所在欧洲大学汉语系的本土教师都是在汉学领域颇有造诣的汉学家。“汉学家是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力量,发挥着沟通中外、深化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作用”。[3]当然对于如笔者,由政府外派的华文教师而言,站好这个海外讲台,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信息、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大众国际传媒坚强后盾的生力军。海外华文课堂教学,既可正向传播中国文化能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友好、善意的形象,又可借此反观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业态和传播效能,获取精准传播反馈,以便更好地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对国际舆情和传播学研究也有借鉴价值。
(四)助力主流媒体海外受众群体建设
按照施拉姆的观点:在制定重大的发展决策中,人际传播机制和群体意见(即组织传播)的转变,对改变那些顽固不化的观念和习俗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大众传媒在这种过程中仅能起到间接的辅助作用。[4]他也提到,大众媒介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大众媒介尽可能地方化;一个是根据大众媒介的特殊性质,因事制宜地加以运用。[5]由于地方特色不是大众传媒的显著性质,按照施拉姆的理论,结合中国大外宣格局海外建构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中国主流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应寻求中国文化已有的海外力量支持,如可聘请既懂当地文化又懂中国文化的人参与节目制作,向懂得或认同中国文化的受众群体搜集对中国大众传媒外宣节目的有效反馈等,海外华文教育的受众群体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社会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主流媒体海外传播的有力支撑和外宣搭档。
四年间,笔者受所教欧洲学生之请,为申请到中国交换学习者写推荐信达四十余封,平均每年推荐十余名学生到中国学习,占该系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其中有三位学生2018年本科毕业时,经笔者推荐,成为中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据该系主任雅娜教授说,这是该系历史上首次有学生到中国读研。这既是中国文化富有感召力的说明,也是海外华文教育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果。
教育的对象多为青少年受众群体,他们未来将会成为其所在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活动主体,这对未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体系及叙事体系的建构及表达力度,能起到很好的受众支撑作用,这也再次彰显了海外华文教育在助推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的补充与完善作用。
三、海外华文教育助推国际传播“五力”的方法及建议
为使海外华文教育能有效助力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在系统性、专业化方面的优化与深化,笔者对海外华文教育赋能中国国际传播“五力”的建设,提出如下方法及建议:
(一)优化配置文化资源
对海外华文教育体系进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其对大众传媒主力的补充和协同效用。连络有效、有益的多元、多主体传播渠道,选择、利用好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平台,提高传播效能,可更好地协同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建构,营建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完善国际传播“立体式多元化传播主体的整合”[6],实现有效精准传播。
对海外华文教育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师资的优化配置。海外华文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展示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是整个教学传播过程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应严格把好人选关。除政府对外派教师人选把关外,这里比较难以掌控的是外方本土教师人选,因其复杂性,这里不再讨论。其次是教具的优化配置。这可谓海外华文教育的传播工具,是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物质基础,包括书籍图像、教材教具、影视资料等,选择能真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优秀民族精神的教学产品,助力实现向国际受众传播好的中国声音和中国形象,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再次是海外华文教育平台体系的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三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方能对国际传播助力赋能,扩大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強化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增强中国话语的说服力、聚焦国际舆论的引导力。
(二)发挥教育平台优势
充分发挥海外华文教育平台文化传播与人际信息交流的优势,改善国际传播格局与主流媒体话语环境。海外华文教育体系的实质,就是有效传播中国文化,传扬中国声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这是“新闻舆论战线和国际传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7]建立健全现代海外华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发展华文教育文化传播机制,构建适应中国文化传播体系的教育平台,也是中国文化海外有效精准传播面临的新任务之一。
伴随着“新公共外交时代”的来临,“国际传播主体需从一元向多元转换,从官方拓展至全民参与”[8],以建构起与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体系与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海外华文教育也一直在努力。据中新社消息,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个孔子学院,1193个孔子课堂,5665个汉语教学点[9]。加上世界各国大学中开设的汉语系,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平台对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补充力量相当雄厚。
(三)建立分众教育模式
配合多元文化传播机制的体系建设,建立对应海外华文分众教育模式。从海外华文课堂教学观察,中国国际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应注意以什么样的态度、角度、姿态、风格、方式等叙事模式展开国际话语交流;提示海外华文教育分层分众分区域采用不同的文化教育传播形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今后招收外国留学生赴华学习,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留学生甄选机制,了解外国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与态度,从受众构成上做好基础性社群工作。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新任务下,要花大力气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仍需三大体系合力:一是进一步构建、组织中国文化国际大众主流传播体系,二是完善、补充海外华文教育等其他多元化传播渠道,三是甄选与分层次健全国际受众(海外华文教育群体)体系。应在这三大体系上同时布局,共同着力,构成有机结合整体,形成有效外宣环境与和谐的国际“舆论场”,争取较多的海外受众“文化共识圈”,力避中国文化在传播中可能遇到的水土不服、曲解误解、心理排斥等负面影响,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体系,让中国文化继续在世界和平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正能量,在这些方面,海外华文教育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0-08-26].人民网,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5267497426629197602&item_id=526749742662919
7602VW001.026.20180822.007.
[2]习近平.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21-12-30].人民网,https://www.xuexi.cn/lgpage/
detail/index.html?id=3249678025183638103&item_id=32496780251836
38103VW001.026.20210531.003.
[3]王馨艺,孙宜学.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传播阐释及启示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12):62-64.
[4]何庆良.施拉姆的传播理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4):16-31.
[5]施拉姆.大众媒介和国家发展[M].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4:123.转自何庆良.施拉姆的传播理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4):16-31.
[6]黄娴,丁柏铨.论国际传播“五力”: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闻爱好者,2021(9):18-23.
[7]童兵,任桐.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学习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论述[J].新闻爱好者,2021(8):14-17.
[8]黄娴,丁柏铨.论国际传播“五力”: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闻爱好者,2021(9):18-23.
[9]贺劭清.全球已建548所孔子学院 遍布154个国家和地区[EB/OL].[2018-12-03].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cn/hr/2018/12-03/8691543.shtml.
(作者为河南省轻工业职工大学副教授)
编校:郑艳